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作 者: 张琳
导 师: 聂建中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 自主学习
分类号: H3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诸多弊端并对外语教学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而,新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以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更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全面推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贯彻现代教育新理念,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强调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转变的同时,还倡导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应用学习档案记录、课堂活动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成性评价手段来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形成性评价理念的提出既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实践上的飞跃。形成性评价是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及其对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遗憾的是,他们探讨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课堂,尤其是中小学数学与科学课堂的形成性评价,但对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则是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将形成性评价理论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索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及其相应的实施原则,方法和工具。这无论对丰富和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理论还是对指导当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本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前言,叙述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背景,并指出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回顾国内外教育评价理论的历史和现状。其次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总结了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最后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方法。第三章介绍了研究方法。笔者于2008年9月在山西大学进行了一次形成性评价实验。本次实验采取问卷调查,定性的方法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后学习活动,比较学生在实验前后学习行为方式的变化。第四章分析了本次实验结果。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模式。第五章是结论。本章介绍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以及实施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形成性评价已然成为目前教学评价的主流评价方式,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还不成熟,还需要一个被认可和接受的过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它将不断发展和完善,真正成为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评价方法。文章最后对大学英语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丰富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然而,由于本研究受其样本来源、范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把它的研究结果任意推广,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结果。

全文目录


Abstract (English)  4-7
Abstract (Chinese)  7-9
Contents (English)  9-12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12-14
Contents (Chinese)  14-17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7-24
  1.1 Introduction  17-18
  1.2 Research Background  18-20
  1.3 Purpose of the Study  20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20-22
  1.5 Research Questions  22
  1.6 The Outline of the Paper  22-24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4-43
  2.1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24-26
    2.1.1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24-25
    2.1.2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25-26
      2.1.2.1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the West  25
      2.1.2.2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25-26
  2.2 Formative Assessment Studies in China and West  26-28
    2.2.1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hina  26-27
    2.2.2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the West  27-28
  2.3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28-34
    2.3.1 The Defini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28-29
    2.3.2 The Definition of Summative assessment  29-30
    2.3.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30-31
    2.3.4 The Procedur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31-34
  2.4 Theoretical Base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  34-36
    2.4.1 Humanism  34-35
    2.4.2 Constructionism  35-36
    2.4.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36
  2.5 The Method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36-43
    2.5.1 Class Observation  36-37
    2.5.2 Portfolios  37-40
    2.5.3 Questionnaires  40
    2.5.4 Interviews  40-41
    2.5.5 Journals  41-43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43-49
  3.1 Objectives  43
  3.2 Participants  43-45
  3.3 Instruments  45-47
    3.3.1 Pretest and Pretest Questionnaire  45
    3.3.2 Portfolio  45-46
    3.3.3 Posttest and Posttest Questionnaire  46
    3.3.4 Interview  46-47
  3.4 Data Collection  47-49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9-62
  4.1 Data and Findings Through Questionnaire  49-57
    4.1.1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of the Pretest Questionnaire  49-53
    4.1.2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of the Posttest Questionnaire  53-57
  4.2 Analysi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57-58
    4.2.1 The Comparison of Band two Between the E.C and C.C Before the Experiment  57
    4.2.2 The Comparison of Band Three Between the E.C and C.C After the Experiment  57-58
    4.2.3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arks  58
  4.3 Analysis from Portfolio  58-59
  4.4 Analysis from An Interview  59-62
    4.4.1 Motivating Learners' Interest  60
    4.4.2 Stimulating Learners' Autonomy  60
    4.4.3 Fostering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Strateg  60-62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2-66
  5.1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62-64
  5.2 Im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64
  5.3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64-65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65-66
Bibliography  66-71
Appendices  71-74
Publications  74-75
Acknowledgements  75-76
Personal address  76-77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3.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4.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5.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6.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7. 自主学习与高中语文(粤教版)现当代散文教学,G633.3
  8. 录音档案袋评价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G623.31
  9. 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听力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G633.41
  10. 时间管理倾向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间的中介分析,B842.3
  11. 高中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G633.51
  12. 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G633.8
  13.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实验研究,G633.55
  14. 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持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G434
  15. 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G633.6
  16. 基于任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67
  17. 语文“活动单导学”模式研究,G633.3
  18.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发展对策,G807.4
  19. 基于词汇教学法的词汇笔记本教学模式,H319
  20. 信息技术与高三生物自主学习整合的实证研究,G633.91
  21.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研究,G633.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