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晋察冀边区的革命戏剧与政治动员

作 者: 郭赟林
导 师: 郭卫民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革命戏剧 政治动员
分类号: J8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战前晋察冀边区所在的河北、察哈尔、山西地处华北腹地,环境闭塞。戏剧是民众重要的公共娱乐方式,也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着全民族战争的严峻局势。战争话语下,农民的平静生活被打破。戏剧不但没有退出乡村的舞台,反而在边区更为“繁荣”地上演,1937-1947年间的晋察冀曾一度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不同的是,“民间戏剧”变成了“革命戏剧”。“民间戏剧”与“革命戏剧”二者看似迥然相异,如抛开其外在表现,在实质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因为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而存在的。民间戏剧是人们传统的社会娱乐方式之一,革命戏剧并没有完全摒弃民间戏剧的娱乐性因素,而是以另一种面貌将之继承下来。革命戏剧还有效利用了传统资源,广泛应用了旧形式如秧歌旧剧等,并且充分利用年节庙会等时机进行政治动员,符合民众欣赏水平与欣赏习惯,易于被民众接受且效果较好。另外,晋察冀革命戏剧除精神方面的动员外更注重农民物质生活问题的解决。生存是农民最为迫切的需要。晋察冀革命戏剧社会动员是以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为先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上,来引导、动员成千上万的农民的,由此也就影响到他们的政治认同。在中国共产党共的领导下,革命戏剧成为根据地民众政治动员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文艺与政治并不是绝对的介入与服从、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有时它们之间是一种合作与共赢的关系。中共通过革命戏剧对边区广大民众进行政治动员,取得了他们对革命的支持;而民众通过革命戏剧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鼓舞与愉悦,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状况获得了改善,“翻身”了。晋察冀革命戏剧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成效,是当时各种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晋察冀边区通过革命戏剧进行的乡村政治动员,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他们与抗日、建国紧密相连。革命戏剧的功利性既是民众政治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也使得戏剧本身的艺术性受到了很大限制,遏制了革命戏剧本身的发展。在中共的主导下,晋察冀乡村的戏剧舞台虽一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这种繁荣并不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达到充分发展而达到的文化繁荣,因此必定是暂时的。随着战争结束及各种条件的变化,1947年后,晋察冀戏剧运动逐渐“退潮”,革命戏剧退出了乡村戏剧舞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1
引言  11-15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3
  3. 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13-15
第一章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的组织实施  15-22
  1.1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5-17
    1.1.1 利用革命戏剧进行政治动员的必要性  15-16
    1.1.2 利用革命戏剧进行政治动员的可能性  16-17
  1.2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的组织实施特点  17-22
    1.2.1 组织性和秩序性  17-18
    1.2.2 目的性和功利性  18-19
    1.2.3 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19-22
第二章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效果透视  22-39
  2.1 通过戏剧促进新政策的推行  22-25
    2.1.1 宣传新政策纲领  22-23
    2.1.2 动员农民交公粮  23
    2.1.3 动员减租减息政策的执行  23-25
  2.2 通过革命戏剧构建战时新伦理  25-27
    2.2.1 亲人变为民族敌人  25-26
    2.2.2 同志比亲人还要亲  26-27
  2.3 通过革命戏剧塑造战时民众的死亡观  27-30
    2.3.1 对中国传统死亡观资源的利用  27-28
    2.3.2 通过个体生命群体化克服死亡恐惧  28-30
  2.4 通过革命戏剧动员不同群体参加抗战  30-39
    2.4.1 对青壮年的动员  30-32
    2.4.2 对妇女的动员  32-35
    2.4.3 对儿童和老人的动员  35-39
第三章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成功原因分析  39-49
  3.1 晋察冀革命戏剧政治动员与农民实际利益密切相关  39-41
    3.1.1 革命戏剧以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为先导  39
    3.1.2 革命戏剧没有给农民增加经济负担  39-40
    3.1.3 通过革命戏剧农民可以获得切身利益  40-41
  3.2 晋察冀革命戏剧的娱乐性能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  41-45
    3.2.1 娱乐性:革命戏剧中传统娱乐精神的延续  42-44
    3.2.2 娱乐性:农民参与革命戏剧的最初目的  44-45
  3.3 晋察冀革命戏剧有效利用了传统资源  45-49
    3.3.1 革命戏剧对旧形式的应用  45-46
    3.3.2 革命戏剧的演出对年节庙会等时机的利用  46-49
结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5
发表文章目录  55-56
致谢  56-57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7-58

相似论文

  1. 晋察冀边区集市研究,K265
  2.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K265
  3.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231
  4. 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币问题研究,K265
  5.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晋察冀边区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D231
  6. 重构农村:“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K27
  7.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K265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621
  9. 晋察冀边区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1942—1948),K269.6
  10.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粮食贸易研究,F326.11;F729
  11. 论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动员,K263
  12. 晋察冀边区民众动员工作的考察(1937-1940年),D231
  13. 山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中的民众政治动员研究(1937-1945),K265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绥蒙地区的政治动员研究,D231
  15. 政治动员的表现逻辑,D0
  16.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政治动员概述,D231
  17.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G629.29
  18.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研究,K269.5
  19. 中国共产党争取伪军工作述论,K265
  20. 《晋察冀日报》中的批评性报道研究,G212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戏剧艺术理论 > 戏剧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