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元末明初隐逸研究

作 者: 李方
导 师: 张德建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元末明初 隐逸 思想 行为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隐逸是一种针对仕宦而产生的概念与行为,它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士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心理都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元明鼎革及明初刑法苛严等为背景,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隐逸发展状况进行大致勾画并做出粗浅的分析,以期更加深刻的了解元末明初士人的生存状况,拓展这一时期的研究视野。本论文绪论部分考察了历代隐逸的流变轨迹,分阶段、分层次地展示不同历史阶段隐逸呈现出的不同风貌,揭橥不同风貌下隐逸的文化蕴涵及其历史动因;梳理了近现代以来有关隐逸的研究;指出了对元末明初隐逸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元末明初隐逸兴盛的背景。首先,元末兵戈扰攘的时局和明初以猛治国、刑用重典的政策是这一时期隐逸盛行的社会原因;其次,士人以道自任的精神传统是元末明初隐逸兴盛的思想原因;最后,元政府对文化思想的控制较为松弛和明初尚无系统的文化政策是该时段隐逸兴盛的文化原因。第二章集中论述了元末明初的隐逸思想。根据士人心性趣味、人生经历等不同,这一时期的隐逸思想大致可分为:“待时而隐”、“抱道以隐”和“适意之隐”三种类型。通过对以上三种类型思想的具体阐述,本章力图展现当时的隐逸思想风貌。第三章从书画创作、文会雅集、著述讲学和参禅悟道等几方面关注元末明初士人的隐逸行为和活动,以期更完整的论析这一时期隐逸的内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绪论  6-17
  一、隐逸的历史观照  6-13
  二、近现代研究状况综述  13-17
第一章 元末明初隐逸兴盛的背景  17-30
  第一节 元末兵戈扰攘和明初刑法苛严的社会状况  17-23
  第二节 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士人选择  23-26
  第三节 文化思想控制松弛  26-30
第二章 元末明初隐逸思想研究  30-39
  第一节 待时而隐  30-34
  第二节 抱道以隐  34-37
  第三节 适意之隐  37-39
第三章 隐逸行为与活动  39-59
  第一节 隐于书画  39-42
  第二节 文人雅集  42-49
  第三节 著书讲学  49-55
  第四节 参禅悟道  55-59
结语  59-60
主要参考文献  60-63
后记  63

相似论文

  1.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2.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3.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4.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5.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6.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7.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8.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9.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10. 风险视角下新浪微博融资行为研究,F49
  11. 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B844.1
  12.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1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4.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15.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6.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17.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18.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9.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20.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21.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