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琉球处分”与近代中琉日关系研究

作 者: 陈伏由
导 师: 赖正维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琉球 萨摩藩 宗藩关系 清朝
分类号: K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琉球古国大致位于现今日本的冲绳县,散在大洋之上,介于中日之间。早期经历了“按司”也即原始社会部落酋长的时代,在中国元朝时期,形成了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是为明代第一次遣琉使节。从此拉开了明清两代长达五百多年的中琉友好往来的历史。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萨摩藩的藩主岛津氏在业经幕府许可的情况下,出兵琉球,即日琉历史上的“庆长之役”,从此琉球不得不向日本萨摩藩以及幕府称臣纳贡,但同时维系着与明清延绵不断的藩宗关系。十九世纪中期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行,强大起来的日本于是推行向外扩张的方针,于是近在咫尺的琉球成为了日本的首个吞并目标。1871年,日本在国内推行废藩置县的同时,将琉球王国变为了日本的琉球藩,这是日本吞并琉球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日本又利用1871年琉球漂流船民在台湾遭牡丹社土著杀害要求惩办生蕃为借口于1874年公然出兵台湾。由于日本在台湾战事不利,转而与中国谈判,最后签定了《北京专条》。日本获得了“保民义举”的承认和50万两白银。在此后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于1879年正式发布“琉球处分”,宣布废琉球藩为冲绳县。从此琉球国变为了日本的一个县。为此清王朝同日本展开了谈判。由于中国坚持琉球复国,而日本坚持把琉球问题当作内政处理。使得清朝最终采取了“延宕之法”。即把琉球问题拖延下去,不与日本签定协议。日本于是采取单方面行动正式吞并琉球。揭示了明治维新后日益崛起的日本对传统东亚宗藩关系体制的冲击以及国力日衰的清廷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因此琉球古国的历史悲剧无法避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5
目录  5-6
绪论  6-8
  一、课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6
  二、课题研究的学术回顾  6-7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7-8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中琉日关系  8-18
  第一节 中琉册封关系的确立  8-9
  第二节 “庆长之役”与琉萨关系  9-11
  第三节 明治初期日本凯觎琉球  11-15
  第四节 日本将琉球国改为琉球藩  15-18
第二章 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吞并琉球  18-38
  第一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蕃地处分要略》  18-22
  第二节 美国等对日本侵台活动的支持  22-29
  第三节 日本入侵台湾与《北京专条》的签定  29-33
  第四节 日本废琉球藩为冲绳县  33-38
第三章 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  38-48
  第一节 琉球向清廷求援  38
  第二节 驻日公使何如璋的强硬立场  38-40
  第三节 清廷重臣李鸿章的妥协退让  40-43
  第四节 “分岛改约案”的提出  43-48
第四章 结论  48-50
附录  50-52
参考文献  52-54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4-56
致谢  56-58
个人简历  58

相似论文

  1. 清代家具的镶嵌工艺研究,TS664.05
  2. 清朝官员致仕制度研究,D691.4
  3. 康熙朝治理黄河研究,K249.2
  4. 清朝前期盛京城镇的兴起与繁荣,K249
  5. 竹添光鸿与清末中国,K252
  6. 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K249
  7. 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K249
  8. 夏子阳使琉球及其对中琉友好关系的贡献,K248
  9. 清代闽籍册封琉球使及其著作考,K249
  10. 1697-1760年布鲁特与清朝政治关系研究,K249
  11. 哈萨克与准噶尔政治关系史研究:1680—1745年,K249
  12. 清代中国哈萨克族伊斯兰教研究,B969
  13. 清朝对蒙古立法中“顺俗而治”问题析论,K249
  14. 清朝康熙时期陛辞研究,K249
  15. 言行无愧的生哀死荣,K249
  16. 清朝的衰落与西方中国观的转变,K249.3
  17. 清代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研究,D925.2
  18. 中法越南交涉中的文化冲突,K256
  19. 袁世凯在朝鲜的活动与近代中朝日关系,K256
  20. 清朝至民国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演化,K28
  21. 清朝中期满汉关系与政风研究,K24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