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良肤软膏的药学研究

作 者: 高亚男
导 师: 杨明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良肤软膏 瘙痒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药效学 止痒机理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良肤软膏是由牡丹皮、白鲜皮、薄荷脑三味药的相关有效成分提取物制备而成的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透皮给药制剂。本论文对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初步药效学及止痒机理进行了研究。参考文献,本研究制备了与饮片对应的相关药效成分丹皮酚、白鲜皮提取物。经检查,丹皮酚符合国家标准;而对尚无国家标准的白鲜皮提取物质量制定了其内控标准。对提取物的水溶性能及油/水分散系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二者水溶性均比较差,属微溶或者不溶的范畴;其油/水分散系数分别为2.49,2.53,表明透皮性能良好。以经典稳定性、分散相液珠形态、流变性为考察指标,对乳化剂种类、用量、加入方式及乳化温度进行考察;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对促透剂进行筛选,最终筛选的处方为:硬脂酸100g,液体石蜡200g,白凡士林135g,三乙醇胺30g,甘油100g,丙二醇50g,嘉兰丹10g,水375g。结合水溶解性能,拟采取的工艺路线为:丹皮酚、白鲜碱提取物、薄荷脑分别用少量乙醇溶解备用;将油相(硬脂酸,白凡士林、液体石蜡)与水相(三乙醇胺,嘉兰丹,丙二醇,甘油,水)分别加热到80℃,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并搅拌,待两相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丹皮酚、白鲜碱提取物,边加边搅拌,待温度降至40℃,加入薄荷脑,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了方中各味药的薄层鉴别和丹皮酚、白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三批样品的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本制剂稳定性良好。初步药效学结果显示,良肤软膏对4-氨基吡啶和右旋糖酐导致的小鼠瘙痒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肉芽肿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抗瘙痒和抗炎效果显著。量子化学的研究表明,丹皮酚离子有可能与组胺离子相结合而降低内源性组胺的含量,初步揭示了其止痒的机理。综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控、稳定性良好、药效显著。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2.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3. 清热头痛软胶囊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TQ461
  4.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5.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6.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7.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8. 复方防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制剂质量标准研究,TQ461
  9. 连翘炮制和连翘酯苷A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TQ461
  10.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1. 福安特纳米口服颗粒剂的研究,R286.0
  12. “四黄注射液”对动物热证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S853.7
  13. 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R94
  14.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设计及质量标准的研究,R94
  15. 肾复舒颗粒定量、指纹图谱及体外溶出研究,R286.0
  16. 阿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及有效期的研究,R286
  17.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18. 姜附汤干预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损伤大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R285.5
  19.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R283
  20. 鼻窍通汤药学及药效学实验研究,R285.5
  21.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的药效学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