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层状钙钛矿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作为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

作 者: 曲丽娜
导 师: 刘毅
学 校: 贵州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层状钙钛矿钴氧化物 阴极材料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导率 小极化子 热膨胀
分类号: TM9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称SOFC)被称为第四代燃料电池,是目前国际公认具有发电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燃料使用面广,余热利用价值高的燃料电池。但是,SOFC在高温下(800—1000℃)运行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电池封接困难、寿命短、造价高等,极大的限制了SOFC的推广和使用。因此,研究工作温度为500—800℃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变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阴极材料是ITSOFC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使用温度的降低,将导致传统阴极材料的极化电阻增大、电导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电池的性能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寻找新的能在中温(500—800℃)条件下工作的阴极材料对于发展SOFC中温化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的ITSOFC阴极材料YBa1-xCaxCo2O5+δ(x=0~0.3),系统地研究了样品体系的晶体结构、热膨胀性能和电输运性能,Ca2+的Ba位掺杂对晶体结构、电输运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还考察了阴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的高温粘附性和它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所制样品体系在1100℃高温烧结后具有3×1×1型层状钙钛矿结构,属四方晶型,空间群为P4/mmm。Ca2+的Ba位掺杂明显地改变YBa1-xCaxCo2O5+δ的热膨胀性能,随着X的增大,掺杂样品在200℃—800℃内的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其中YBa0.7Ca0.3Co2O5+δ与电解质材料8YSZ的热膨胀系数较为接近,说明它与电解质材料8YSZ有良好的匹配性;YBa1-xCaxCx2O5+δ(x=0~0.3)体系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导电率,YBa0.7Ca0.3Co2O5+δ在800℃时的导电率较高约为41.33Scm-1;掺杂样品在中低温下(室温—450℃)的Ln(σT)与1/T近似呈直线关系,其电输运机制符合半导体小极化子模型。另外YBa0.7Ca0.3Co2O5+δ与8YSZ电解质间的高温粘附性能较好,在820℃左右时,阴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电阻很小约为4.86Ω·cm2,说明该阴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有利于ITSOFC的正常工作。

全文目录


目录  3-6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34
  1.1 引言  9-10
  1.2 燃料电池的基本介绍  10-16
    1.2.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0-12
    1.2.2 燃料电池的种类  12-13
    1.2.3 燃料电池的特点  13-14
      1.2.3.1 发电效率高  13
      1.2.3.2 发电环境友好  13-14
      1.2.3.3 动态响应性好、供电稳定  14
      1.2.3.4 应答速度快,运行质量高  14
      1.2.3.5 方便耐用、用途多  14
      1.2.3.6 燃料来源广泛  14
    1.2.4 燃料电池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14-16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16-34
    1.3.1 SOFC的工作原理  16-17
    1.3.2 SOFC的特点  17-18
    1.3.3 SOFC的关键材料  18-22
      1.3.3.1 电解质材料  19-20
      1.3.3.2 阳极材料  20-21
      1.3.3.3 连接材料  21
      1.3.3.4 阴极材料  21-22
    1.3.4 SOFC阴极材料的反应步骤及机理  22-23
    1.3.5 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3-26
      1.3.5.1 电子导电阴极  24
      1.3.5.2 离子-电子混合导电(MIEC)阴极  24-26
    1.3.6 SOFC的研究开发  26-31
      1.3.6.1 SOFC的结构类型  26-28
      1.3.6.2 SOFC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28-30
      1.3.6.3 SOFC的中温化  30-31
    1.3.7 本文的研究背景、技术路线及特点  31-34
      1.3.7.1 研究背景  31-32
      1.3.7.2 技术路线及特点  32-34
第二章 实验部分  34-44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34
  2.2 实验原料  34-35
  2.3 样品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  35-38
    2.3.1 溶胶—凝胶法简介  35-37
    2.3.2 样品YBa_(1-x)Ca_xCo_2O_(5+δ)的制备过程  37-38
  2.4 样品的性能表征  38-44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38-39
    2.4.2 电输运性能测试  39
    2.4.3 热膨胀性能测试  39-40
    2.4.4 电极的显微结构分析(SEM)  40-41
    2.4.5 交流复阻抗以及交流阻抗谱的测试原理  41-44
第三章 阴极材料YBaCo_2O_(5+δ)的性能研究  44-53
  3.1 引言  44-46
  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46-47
  3.3 电输运性能测试  47-50
    3.3.1 电导率测量结果  47-49
    3.3.2 小极化子模型  49-50
    3.3.3 电导活化能  50
  3.4 热膨胀性能测试  50-51
  3.5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Ba位掺杂对YBaCo_2O_(5+δ)性能的研究  53-62
  4.1 引言  53
  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53-55
  4.3 热膨胀性能测试  55-57
  4.4 电输运性能测试  57-60
  4.5 本章结论  60-62
第五章 YBa_(0.7)Ca_(0.3)Co_2O_(5+δ)作为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62-68
  5.1 引言  62
  5.2 阴极-电解质双层结构的样品制备  62
  5.3 复合阴极层的显微结构分析  62-64
  5.4 界面电阻测量  64-67
    5.4.1 界面电阻与催化活性  64
    5.4.2 界面电阻的测量  64-67
  5.5 本章小结  67-6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8-71
  6.1 结论  68-69
  6.2 展望  69-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8
附录  78-79

相似论文

  1. 基于超声波的泥浆密度测试机理的研究,TE256.7
  2. LSGM电解质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1.4
  3. 拟南芥神经酰胺酶基因的功能分析,Q943
  4. 堇青石结合的莫来石制品性能研究,TQ175.71
  5. 双取代负热膨胀材料Zr1-xAlxMoW1-yVyO8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TB34
  6. 纳米苯基硅树脂的制备与应用,TB383.1
  7. 不锈钢纤维及织物的防辐射性能研究,TS106
  8. 平面涡流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TP212
  9. 高强度高电导率铸造铝合金的研制与性能研究,TG292
  10. 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研究,TB383.1
  11. 环氧塑封材料的导热通道构造和性能研究,TQ174.1
  12. 提高有机材料发光效率的途径,TB322
  13. Bi系Fe、Co氧化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O614
  14. 添加剂对超铁电池性能影响,TM919
  15. Rashba效应影响下量子点中束缚极化子的性质,O471.1
  16. 共轭高聚物中极化子形成的自洽迭代收敛性,O469
  17. 导电高聚物复杂链结构及其传导性质的动力学研究,O469
  18. 压缩真空场在EIT原子气体中的传输和存储,O431.2
  19. 二嵌段高聚物分子弹性效应研究,O631.1
  20. 高压下过苯胺黑极化子浓度和迁移率,O631.3
  21. PrBaCo_(2-x)Ni_xO_(5+)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材料研究,TM9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