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光与墙——《美国人》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作 者: 林晓筱
导 师: 张德明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詹姆斯 美国人 文化身份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美国人》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作品,被认为是詹姆斯国际题材写作系列中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旨在从小说中体现出的“光”和“墙”这两个基本意象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作者詹姆斯本人的文化身份建构过程,继而发掘詹姆斯在此问题上对我们的启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相关的哲学著作入手,分析有关身份认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关“光”和“墙”的哲学依据,指出凝视的“光”包含了想象、欲望投射和背后凝聚着的社会话语;“墙”则象征着相遇双方在想象与认同之间存在的隔阂。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光”这个视觉隐喻在小说人物和作家本人的身份认同过程中体现的功能。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章节来阐述。第一章涉及的是小说场景分析和人物关系分析这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了小说人物纽曼与贝勒伽德一家相互之间的文化身份想象和欲望投射过程。在第二章里,我们将关注点落在詹姆斯身上,通过分析他对屠格涅夫等人作品的互文性阅读,来发现他自身的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第三章是对前两章的总结,通过分析詹姆斯的文学主张和当时欧-美的社会语境来分析詹姆斯追寻文化身份的原因和动机。第三部分相应地突出了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融合的隔阂。这个部分也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文本内部出现的“墙”的类型,文中一共出现了两种墙,第一类墙是古迹上的墙,它是纽曼和詹姆斯凝视欧洲文化的象征;第二类墙是分隔人物的文化隔阂之墙,这两类墙相应地,在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凝视”和“隔阂”的功能。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巴黎贵族瓦伦丁,通过对他的种种行为的考察来发现纽曼在他身上投注的美国梦,以及后者对这种异地文化的回应。第三章通过对比白考克和纽曼这两类在巴黎的美国人的异同,来具体考察詹姆斯心中的美国人形象。通过全文写作,我希望为理解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为我们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之中更好地找到自身文化的定位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7
ABSTRACT  7-9
导言  9-12
1、"凝视"下的想象与隔离  12-16
2、光与文化认同视野  16-36
  2.1 巴黎人与美国人:黯淡的认同视线  17-24
  2.2 《美国人》的互文性:模糊的巴黎  24-30
  2.3 "商人"纽曼与"作家"亨利·詹姆斯:美国文化的"失焦"  30-36
3、墙:居间的隔离地带  36-45
  3.1 墙的隐喻  37-39
  3.2 梦在墙外的欧洲人  39-42
  3.3 旅居欧洲的美国人  42-45
4 结语  45-46
附录1:文献综述  46-51
附录2:参考资料  51-59
后记  59-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3.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4.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5. 平顶山烤烟综合质量评价及与美国烤烟的对比分析,S572
  6.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7. 中美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职工队伍比较研究,G649.2
  8.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9. 冷战后中印地缘战略关系中的美国角色分析,D822.335.1
  10. 美国篮球运动演绎的文化,G841
  11.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12. 美国办公家具设计理念研究及实践,TS665.5
  13. 美国从越南和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问题比较,K153
  14.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15. 克拉拉·巴顿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K712
  16.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7. 目前美国专利法的若干议题研究,DD913
  18.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与欧、中、美气候政策分析,X321-09
  19.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20. 美国中小学州级统一考试制度探析,G639.712
  21.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G64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