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

作 者: 付俊超
导 师: 诸克军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产学研 动力机制 运行机制 合作绩效 模糊积分综合评价
分类号: G3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各种创新要素优化组合、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对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提升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打破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垄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以经济主体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推动技术研发的投入,有效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提高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效率,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经济主体更好更快地发展。产学研合作是联系科技创新各个环节之间的纽带,不仅可以加强各个环境之间的衔接,从源头提高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推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经济主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同时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水平较低,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动力不足等问题,没有形成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学研方的技术供给与产方的技术需求存在脱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对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归纳、总结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其次,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解构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协同机制和学习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再次,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评估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模型与方法;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包括:第一,产学研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如果产方提出的合作研发方案符合学研方的经济利益时,学研方接受产方提出的方案,双方选择签订契约来约束彼此的行为;如果学研方经过分析,不接受产方的方案,则双方各自独立进行技术研发工作。当产方提出购买学研方的研究成果且学研方愿意出售时,双方都能受益,但受益比合作收益低;当产方选择直接购买学研方的科技成果、但学研方不同意时,博弈双方则各自研发新的科学技术,互不影响。第二,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源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不断变化的过程,更源于产学研内部各合作方对合作预期产生的共同利益的追求。影响产学研动力机制的因素包括两个层面,外部层面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的供给需求状况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等,内部层面因素主要包括内部边际收益和非物质利益等,问卷调研显示,上述因素对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三,根据产学研合作的阶段和过程,可以把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划分为利益分配机制、协同机制以及学习机制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其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合作各成员作为利益主体对合作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进行分配的一整套制度或契约安排,其关键在于根据合作中各方贡献的大小,公平合理地对利益进行分配;同时,合作各方应该参与利益获取方式的决策和监督。协同机制是指产学研合作主体围绕共性目标结合自身功能与资源优势通过协调分工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实现途径包括政策协同、技术协同、制度协同以及风险协同等。学习机制是指针对合作各阶段,明确合作学习规则,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系统内部学习的有关制度、规则与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其实现途径包括:建立相互学习的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流动、适当的创新激励、质疑的可能性等。第四,影响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因素包括要素因素和过程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要素因素包括合作主体、技术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过程因素包括合作模式、合作行为和合作关系等。据此,从产学研合作环境、产学研合作投入、产学研合作产出、产学研合作的运行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效果五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和步骤。通过对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就分项指标而言却有明显的短板。一是产学研合作环境对合作绩效的负面影响较大,二是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三是产学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同样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提升等。为此,提出促进湖北产学研合作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

全文目录


作者简介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4
第一章 绪论  14-24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4-15
  §1.2 研究综述  15-19
    1.2.1 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综述  15-17
    1.2.2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17-19
    1.2.3 简要评价  19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9-22
    1.3.1 研究思路  19-20
    1.3.2 研究内容  20-22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2-24
    1.4.1 研究方法  22-23
    1.4.2 创新点  23-24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  24-31
  §2.1 交易成本与产学研合作  24-27
  §2.2 知识耦合与产学研合作  27-28
  §2.3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28-29
  §2.4 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  29
  §2.5 产业集群与产学研合作  29-30
  §2.6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31-40
  §3.1 产学研合作利益相关者分析  31-34
    3.1.1 企业  31-32
    3.1.2 高校与科研机构  32
    3.1.3 科技中介机构  32
    3.1.4 政府  32-34
  §3.2 产学研合作的博弈基础  34-36
    3.2.1 博弈要素  34-35
    3.2.2 博弈分类  35
    3.2.3 博弈基础  35-36
  §3.3 产学研合作的动态博弈  36-39
    3.3.1 假设  36
    3.3.2 博弈过程  36-38
    3.3.3 博弈分析  38-39
  §3.4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及合作模式  40-61
  §4.1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40-42
    4.1.1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概念界定  40
    4.1.2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基本功能  40
    4.1.3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体系构成  40-42
  §4.2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  42-54
    4.2.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43-45
    4.2.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45-46
    4.2.3 研究假设及验证  46-54
  §4.3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划分  54-60
    4.3.1 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模式  54
    4.3.2 技术转让模式  54-55
    4.3.3 合作开发模式  55
    4.3.4 校办企业模式  55-56
    4.3.5 大学科技园模式  56-57
    4.3.6 案例分析  57-60
  §4.4 本章小结  60-61
第五章 产学研合作过程的运行机制  61-82
  §5.1 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构成  61-64
    5.1.1 根据产学研合作过程划分  61
    5.1.2 根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划分  61-64
  §5.2 利益机制的运行机理及作用方式  64-69
    5.2.1 产学研合作中利益的基本类型  64
    5.2.2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含义  64-65
    5.2.3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65
    5.2.4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65-66
    5.2.5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模式划分  66-69
  §5.3 协同机制的运行机理及作用方式  69-74
    5.3.1 协同机制的含义及特点  69-70
    5.3.2 产学研合作协同的必要性  70
    5.3.3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70-73
    5.3.4 产学研合作协同机制的实现途径  73-74
  §5.4 学习机制的运行机理及作用方式  74-77
    5.4.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学习行为  74
    5.4.2 产学研合作学习机制的基本内涵  74-75
    5.4.3 产学研合作学习机制的实现途径  75-77
  §5.5 案例分析  77-81
    5.5.1 调研思路及方法  77
    5.5.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77-78
    5.5.3 问卷分析与整理  78-81
  §5.6 本章小结  81-82
第六章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82-94
  §6.1 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  82-85
    6.1.1 要素因素  82-84
    6.1.2 过程因素  84-85
  §6.2 产学研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85-89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85-86
    6.2.2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86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6-89
  §6.3 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  89-93
    6.3.1 各指标评判值  89-91
    6.3.2 各评价层面评价值  91-92
    6.3.3 总评价值  92-93
  §6.4 本章小结  93-94
第七章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94-106
  §7.1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94-99
    7.1.1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条件  94-95
    7.1.2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领域  95-97
    7.1.3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效  97-99
    7.1.4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  99
  §7.2 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  99-102
    7.2.1 总体绩效  99-101
    7.2.2 分项指标绩效  101-102
  §7.3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102-104
    7.3.1 基本结论  102-103
    7.3.2 对策建议  103-104
  §7.4 本章小结  104-106
第八章 促进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建议  106-115
  §8.1 中国产学研合作基本现状评价  106-111
    8.1.1 合作主体方面  106-109
    8.1.2 运行机制方面  109-110
    8.1.3 合作绩效方面  110-111
  §8.2 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建议  111-113
    8.2.1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111
    8.2.2 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111-112
    8.2.3 加快完善运行机制  112-113
    8.2.4 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113
    8.2.5 加强资金投入保障  113
  §8.3 本章小结  113-115
结束语  115-117
致谢  117-118
参考文献  118-125
附件1: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125-126
附件2:湖北省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及合作绩效调研问卷  126-129

相似论文

  1.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2.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3.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4. WEO: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研究,X321
  5.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F426.82
  6. 重庆市南岸区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的探讨,R197.1
  7. 网络视角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F270.7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政策效果分析,R197.1
  9. 老工业城区转型中产学研结合机制研究,G322.7
  10. 论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及运行机制,D092
  11. 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426.84
  12. 虚拟组织模式下的大型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研究,F293.3;F224
  13. 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研究,R197.1
  14. 我国企业慈善行为长效发生机制研究,D632.9
  15. 煤炭城市转型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F299.2
  16. 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匹配动力研究,F273.1
  17. “地铁房地产”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F572
  18.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研究,F203
  19. 基于参与观察的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媒体组织中团队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研究,G206
  20. 产业共性技术R&D合作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F273.1
  21. 甘肃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发展研究,F5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