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各地聚类分析之视角

作 者: 王慧
导 师: 王绪瑾
学 校: 北京工商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环境责任保险 民事侵权责任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责任保险已成为国际保险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保险业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的工业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尽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推出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经营,特别是从2007年年底以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在实务中环境责任保险还没有完全发挥出环境治理和环境风险管理的功能。本文试图全面、深入地分析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和实质,研究其在我国特定的经济、法律等条件下的发展路径,为我国发展环境责任保险提供建议。本文力图通过从法学和经济学的两个角度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不同的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政策、法律等诸多因素,选取各地保费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模型,评估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不同地域的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希望本研究能使相关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和作用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对我国发展环境责任保险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文章从政策、法律和技术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
  1.2 文献综述  8-14
    1.2.1 国外研究现状  8-11
      1.2.1.1 环境责任保险概念的理论界定  9
      1.2.1.2 保险与环境风险管理的关系  9-10
      1.2.1.3 环境责任保险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10
      1.2.1.4 保险与其他政策工具选择  10-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4
      1.2.2.1 强制或者任意模式的选择  12-13
      1.2.2.2 政府的作用  13-14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6
    1.4.1 主要内容  14-15
    1.4.2 创新之处  15-16
第二章 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理论  16-24
  2.1 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理解  16-18
    2.1.1 概念  16-17
      2.1.1.1 责任保险  16
      2.1.1.2 环境责任保险  16-17
    2.1.2 环境责任保险的特点  17
    2.1.3 环境责任保险的类型  17-18
  2.2 环境责任保险的理论基础  18-24
    2.2.1 经济学理论基础  18-21
      2.2.1.1 外部性理论  18-19
      2.2.1.2 准公共品理论  19-21
    2.2.2 法学理论基础  21-24
      2.2.2.1 风险社会化理论  21-22
      2.2.2.2 利益衡量理论  22
      2.2.2.3 公共行政法责任理论  22-24
第三章 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模式  24-33
  3.1 美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  24-26
    3.1.1 环境责任保险的独立化  24-25
    3.1.2 环境责任保险的强制化  25
    3.1.3 保险公司潜在风险的扩大化  25-26
  3.2 法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  26-27
    3.2.1 承保环境责任保险的主体共保化  26
    3.2.2 环境法律体系的法典化  26-27
    3.2.3 企业主投保自愿化  27
    3.2.4 行政部门权限明确化  27
  3.3 德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  27-29
    3.3.1 环境责任保险的担保化  28
    3.3.2 环境责任保险的高标准化  28-29
    3.3.3 环境责任保险适用范围的扩展化  29
  3.4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与上述模式比较  29-33
    3.4.1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  29-31
    3.4.2 我国实践与外国模式的比较  31-33
第四章 我国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证模型  33-42
  4.1 实证模型的前提条件  33-34
    4.1.1 环境责任风险分布的区域化  33
    4.1.2 环境责任保险供需的区域化  33
    4.1.3 环境责任保险外部环境的区域化  33-34
  4.2 聚类分析模型的原理  34-36
    4.2.1 聚类分析的概述  34
    4.2.2 聚类分析的计算步骤  34-35
    4.2.3 聚类分析的技术难点  35-36
  4.3 聚类分析的指标选取说明  36-39
    4.3.1 指标的选取标准  36
    4.3.2 数据来源  36-37
    4.3.3 指标详解  37-39
  4.4 聚类分析实证结果及说明  39-42
    4.4.1 实证结果  39-40
    4.4.2 实证结果分析  40-42
      4.4.2.1 聚类的结果  40-41
      4.4.2.2 结论分析  41-42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路径  42-46
  5.1 政策层面  42-43
    5.1.1 加强地方政府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能力构建  42
    5.1.2 完善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模式  42-43
  5.2 法律层面  43-44
    5.2.1 制订并完善法律法规  43
    5.2.2 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的介入  43-44
  5.3 技术层面  44-46
    5.3.1 科学组建承保机构  44
    5.3.2 建立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  44-46
参考文献  46-4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7.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8.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9.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0.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1.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2.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13.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S543.9
  14. 融合粒子群和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TP18
  15.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6. 基于分治法的聚类方法研究,TP311.13
  17. 面向社区教育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1.6
  18. 基于多因素模糊聚类的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TD745
  19.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446.5
  20. 基于强化学习的蚁群聚类研究及应用,TP18
  21. 基于水平集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