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研究

作 者: 王现民
导 师: 文淑惠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住房抵钾贷款证券化 模式 证券化工具 定价模型
分类号: F8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资产证券化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但其广为人知却是在30多年后的2008年。经历了次贷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天然地与金融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我国在10多年前就有过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但因次贷危机的发生,到2008年逐渐停滞。2008年后,随着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负债的稳定性趋于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显现,银行面临资本金充足率约束、平台贷进入密集还款时期、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集中出现。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盘活存量,释放资本占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重新受到高度关注。今年,央行和银监部门多次在官方场合表明,资产证券化将逐步走向常态化,这意味着中国将踏上资产证券化的新的征程。我国有多种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但从目前的条件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是目前最有安全保障的资产之一,无论从实施环境,还是从资产管理角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必将成为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开展对整个房地产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通行的几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证券化工具品种及证券化产品的定价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现有宏观与微观环境对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了对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与建议,认为在我国现有阶段适宜采用表外证券化模式,因为我国在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时,虽然表内模式将证券化的一般结构和过程进行了简化,有利于迅速积累证券化的经验,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但是其固有的一些弊端有悖于证券化的初衷。在证券化运作工具的选择上,文章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证券化工具,基于分析与我国客观金融环境的结合,得出了抵押转付债券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想运作工具。文中还对证券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化产品定价模型分析为基础,为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结合建行发行建元1号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案例分析,对发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主要包括对市场参与主体、证券化运作流程、证券产品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构思与设想,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对我国推进住房抵押证券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引言  11-15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  12-1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4
  1.4 创新之处  14-15
    1.4.1 创新点  14
    1.4.2 不足点  14-15
第二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的现状  15-21
  2.1 相关概念  15
  2.2 发展现状分析  15-17
  2.3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17-19
  2.4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19-21
第三章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与选择  21-31
  3.1 运作模式分析与选择  21-24
    3.1.1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运作模式  21
    3.1.2 不同运作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21-22
    3.1.3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  22-24
  3.2 证券化运作工具的浅析与选择  24-26
  3.3 产品定价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26-31
    3.3.1 静态现金流模型  26-27
    3.3.2 路径定价模型  27
    3.3.3 利率二叉树模型  27-29
    3.3.4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价方法的选择  29-31
第四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实施方案优化设想  31-41
  4.1 建元1号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案例分析  31-34
    4.1.1 建行首发MBS的运行模式介绍  31-32
    4.1.2 建行首发MBS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32-34
  4.2 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方案优化的设想  34-41
    4.2.1 参与主体  34-37
    4.2.2 流程或步骤  37-38
    4.2.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品种选择  38-39
    4.2.4 信用增级手段  39-41
第五章 结论  41-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5

相似论文

  1.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2.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3.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4.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5.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6.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7.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8.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9.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10.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11.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2.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4.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15.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16. 毽球运动训练模式的研究,G849.9
  17.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F320.1
  18.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19. 面向受众需求的电视购物节目编排策略研究,G222.3
  20.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G206
  21. 羊绒与羊毛纤维鉴别系统的研究,TS101.9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信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