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禀赋差异、配置效应与机制创新-双重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绩效与激励研究

作 者: 徐洪水
导 师: 林坚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双重约束 金融绩效 机制激励
分类号: F832.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户禀赋不足、农业高风险低收益以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贷约束与金融缺口。按照“禀赋差异-配置效应-机制激励”这一线索,借助于空间计量、MNL、OLM等计量模型,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调查数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以及有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本文对供需双重约束、农村金融绩效、农村金融缺口以及缓解市场失灵的机制激励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如下:在导论、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两章之后,具体分析的行文安排如下:第3章主要利用多项Logit选择模型,对农户禀赋、金融认知等相关因素对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4章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村金融网点省域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第5章在对供给型信贷约束、需求型信贷约束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t选择模型(OLM)、Logit模型分别对供给型信贷约束、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估算农村金融市场低水平均衡下1985-2012年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第7章利用Heckman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分别对信贷约束下的农户获贷效应、农户福利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第8章利用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变量的关系,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农村金融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第9章利用激励模型对扶持机制的重要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对我国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措施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10章利用信号模型与博弈模型论证征信机制的重要性,并对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11章先通过Heckprob模型计量分析非正规借款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然后论证金融联结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七点主要结论:第一,农户禀赋与金融认知对融资意愿有重要影响。农户家庭储蓄水平有助于增强从国有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从信用社以及从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借款的意愿;提高金融认知有助于农户从正规金融获贷。第二,我国省域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省域创新水平、金融市场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技术水平对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第三,农户融资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与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规模、年龄、教育、对获贷因素的认识、存在正规金融网点、进行信用评级以及存在民间借贷等因素有助于减少供给型信贷约束;外出劳动时间、对获贷因素的认识、存在正规金融网点等因素有助于减少需求型信贷约束;相比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明显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东部、中部地区明显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第四,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低位均衡状态,存在较大的金融缺口。2003年农信社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以来,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尚处于有效供需不足、贷款利率水平偏高的低水平均衡状态。1985-2012年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仍在快速扩大,金融缺口率平均为34.2%。金融缺口的存在说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局部失灵。第五,农户的财产水平与认知水平对申贷农户贷款可得性有重要影响,增加借贷金额可以显著地增加受信贷约束农户的收入。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对微型金融的认知以及对获贷因素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发生贷款申请有正向影响,稳定收入来源、家庭金融资产、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贷款金额有正向影响。对于申贷农户样本中的受信贷约束农户,增加一单位借贷金额可以显著地增加其收入。第六,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与农村贷款“非农化”现象,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1978-2010年间农村贷存比、农民受教育程度等能促进农民增收,但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贷款率、财政支农水平对农民增收作用有待提高。从配置效率看,2006-201O年间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效率一直在全国平均值以下;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受教育水平与农村金融配置效率明显负相关。第七,政策扶持机制、征信机制以及金融联结机制可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局部失灵与信贷约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措施,提高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的内生动力;我国初步形成了鼓励守信、惩戒失信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金融联结能增加农贷信贷量,提高农村金融的普惠程度。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得出五点政策建议,以期为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局部失灵与信贷约束、提高农村金融普惠程度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9
Abstract  9-10
目录  10-15
图目录  15-16
表目录  16-18
1 导论  18-30
  1.1 问题的提出  18-2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3
    1.2.1 研究目的  22
    1.2.2 研究意义  22-23
  1.3 相关概念界定  23-25
    1.3.1 农村金融与涉农贷款  23-24
    1.3.2 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24
    1.3.3 农贷绩效与配置效率  24-25
    1.3.4 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25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25-28
    1.4.1 技术路线  25-27
    1.4.2 论文结构  27-28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28-30
    1.5.1 可能的创新点  28-29
    1.5.2 存在的不足  29-30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0-44
  2.1 理论回顾  30-34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0
    2.1.2 农业金融市场论  30-31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1-32
    2.1.4 局部知识论  32-33
    2.1.5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33-34
  2.2 文献综述  34-44
    2.2.1 金融发展理论  34-35
    2.2.2 农户与农户金融  35-37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  37
    2.2.4 农村信用社改革  37-39
    2.2.5 农村金融配置绩效  39-41
    2.2.6 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41-44
3 农户行为、金融需求与融资意愿  44-62
  3.1 引言  44
  3.2 农户行为与农户借贷模型  44-47
  3.3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47-51
    3.3.1 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  47-49
    3.3.2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49-51
  3.4 农户禀赋对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  51-61
    3.4.1 农户决策的MNL模型  51-53
    3.4.2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择  53-54
    3.4.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54-61
  3.5 本章小结  61-62
4 农贷禀赋、省域差异与空间分布  62-80
  4.1 引言  62
  4.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描述  62-64
  4.3 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  64-78
    4.3.1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模型  64-67
    4.3.2 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7-70
    4.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70-78
  4.4 本章小结  78-80
5 供给配给、需求压抑与双重约束  80-100
  5.1 引言  80-81
  5.2 供需双重约束的理论分析  81-88
    5.2.1 供给配给型的信贷约束  81-85
    5.2.2 需求压抑型的信贷约束  85-88
  5.3 供需双重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88-99
    5.3.1 信贷约束的确定与分析  88-91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91-93
    5.3.3 OLM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93-99
  5.4 本章小结  99-100
6 局部失灵、低位均衡与金融缺口  100-114
  6.1 引言  100-101
  6.2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局部失灵  101-105
    6.2.1 农村金融发展成效  101-103
    6.2.2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分析  103-105
  6.3 局部失灵下的市场低位均衡  105-106
  6.4 低位均衡下的农村金融缺口  106-113
    6.4.1 农村资金需求量分析  106-108
    6.4.2 农村资金供应量分析  108-110
    6.4.3 农村资金缺口与金融缺口  110-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4
7 基于信贷约束的农贷绩效微观计量  114-132
  7.1 引言  114-115
  7.2 信贷约束下农户获贷效应:Heckman回归  115-123
    7.2.1 自我选择与样本选择模型  115-116
    7.2.2 变量设定  116-119
    7.2.3 模型分析  119-122
    7.2.4 信贷约束下的农户信贷缺口  122-123
  7.3 信贷抑制下的农户福利效果:ESRM分析  123-129
    7.3.1 模型构建  123-125
    7.3.2 变量描述  125-127
    7.3.3 估计分析  127-129
  7.4 本章小结  129-132
8 基于统计数据的农贷绩效宏观实证  132-164
  8.1 引言  132
  8.2 农户增收效应的因素检验:VAR估计  132-149
    8.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3-136
    8.2.2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36-140
    8.2.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40-149
  8.3 农村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DEA-Tobit两步法  149-162
    8.3.1 DEA-Tobit模型  149-153
    8.3.2 变量与数据选取  153-155
    8.3.3 实证结果分析  155-162
  8.4 本章小结  162-164
9 涉农金融使命漂移与扶持机制  164-174
  9.1 引言  164
  9.2 涉农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  164-165
  9.3 涉农金融机构的激励模型  165-169
    9.3.1 模型假设  165-166
    9.3.2 模型求解  166-168
    9.3.3 模型结论分析  168-169
  9.4 我国正向激励的政策扶持机制  169-172
    9.4.1 财税扶持政策  169-170
    9.4.2 金融扶持政策  170-172
    9.4.3 政策激励需关注的问题  172
  9.5 本章小结  172-174
10 农贷市场信号显示与信息机制  174-192
  10.1 引言  174-175
  10.2 农贷市场的“搭便车效应”  175-178
    1 O.2.1 信息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5-176
    1 O.2.2 信息不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6-178
  10.3 农贷市场的信号显示  178-185
    1O.3.1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  178-179
    10.3.2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号显示  179-185
  1O.4 农户自动履约激励与征信机制  185-188
    1O.4.1 基于声誉激励的银农博弈  185-187
    10.4.2 引入征信机制的银农博弈  187-188
  1O.5 我国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  188-190
    10.5.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88
    10.5.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  188-190
    10.5.3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关注的问题  190
  10.6 本章小结  190-192
11 非正规金融生态位与联结机制  192-212
  11.1 引言  192
  11.2 格乌司原理与非正规金融生态位  192-194
    11.2.1 格乌司原理  192-193
    11.2.2 非正规金融竞争优势  193-194
  11.3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  194-203
    11.3.1 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  194-199
    11.3.2 非正规融资与农户信贷约束  199-203
  11.4 金融联结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  203-206
    11.4.1 农贷市场特征与软信息激励  203-204
    11.4.2 金融联结模型  204-206
  11.5 软信息激励的金融联结机制分析  206-210
    11.5.1 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基本情况  206-208
    11.5.2 宁波象山“村民集团授信”创新案例  208-210
    11.5.3 金融联结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0
  11.6 本章小结  210-212
1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2-216
  12.1 研究结论  212-213
  12.2 政策建议  213-216
    12.2.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支农良好环境  213-214
    12.2.2 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体系,努力缓解农村市场信贷约束  214
    12.2.3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纾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  214-215
    12.2.4 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杠杆效应  215
    12.2.5 探索农村金融分层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215-216
参考文献  216-22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26

相似论文

  1.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2.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制研究,F832.48
  3. 深圳市税务系统激励机制研究,F812.42
  4. 周口师范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G657.2
  5. 中山联社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F832.2
  6. 论税务公务员的激励机制,D630.3
  7. 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研究,G642.0
  8. 基于硬时间窗的军车管理优化调度系统设计与研究,TP311.52
  9. 中美职业竞技体育市场化比较研究,G807.3
  10. 中职教师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G717
  11. 高科技企业核心人才激励机制研究,F276.44
  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3.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630.3
  14. 建军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研究,F272.92
  15. 企业绩效管理运行问题研究,F272
  1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F832.33
  17.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研究,F275
  18. 知识产权国际调节机制分析,D997.1
  19.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绩效影响分析,F832.1
  20.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647.2
  21. P2P网络安全信任模型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信贷 > 农业信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