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作 者: 王璐
导 师: 丁忠明
学 校: 安徽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 商业银行 经济政策
分类号: F83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前,中国经济过热被认为是流动性过剩作祟,随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流动性有短缺之嫌,而当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伴随着房价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的进一步上升,流动性过剩又开始出现在经济学界的视野之内。流动性如此困扰着中国经济,经济学家和普通百姓始料未及。宏观调控在流动性巨幅波动面前显得手足无措,异常被动。于是认真梳理并审视流动性及其相关问题,对宏观经济学进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设计与使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我们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并对经济增长充满渴求的国家更具有迫切的实践意义。流动性是一个金融学概念。进入21世纪后,流动性这一金融学概念被广泛引入到宏观经济学中,成为一种分析工具。当这种指标显示出的流动性规模超过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就构成了流动性过剩。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指出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并运用该指标对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规模进行了衡量,发现我国的流动性规模已经出现了过剩。因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所以本文分析了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宏观原因、微观原因,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特殊影响。同时,本文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商业银行的经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目前宏观调控较为乏力的局面,本文对当前我国货币管理当局应对流动性过剩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措施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防范可能会带来的流动性逆转。最后,本文既分别给出了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调控方法建议,也从微观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建立现代银行管理制度与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的方法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建议。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3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意义  10
    一、 理论意义  10
    二、 实际意义  10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0-12
    一、 国外文献综述  10-11
    二、 国内文献综述  11-12
  第三节 本题主要内容  12-13
    一、 主要内容  12
    二、 具体框架  12
    三、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2-13
第二章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综述  13-18
  第一节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涵义  13-14
    一、 国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定义  13-14
    二、 国内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定义  14
  第二节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涵义  14-15
    一、 国外对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论述  14
    二、 国内对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论述  14-15
  第三节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衡量  15-18
    一、 衡量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指标综述  15-16
    二、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实际衡量  16-18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18-30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近年流动性的情况比较  18-19
    一、 与历年流动性情况比较  18-19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宏观成因  19-27
    一、 美元贬值是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19-20
    二、 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20-27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微观成因  27-29
    一、 银行贷款基础逐渐改善  27
    二、 银行经营观念没有变化  27-28
    三、 市场贷款需求相对不足  28
    四、 居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  28-29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  29-30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30-34
  第一节 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0-31
    一、 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效率  30
    二、 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成本  30
    三、 刺激了地下金融的发展  30-31
  第二节 流动性过剩对银行自身的影响  31-32
    一、 影响银行正常的经营  31
    二、 削弱银行盈利的能力  31-32
    三、 加大银行面临的风险  32
  第三节 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2-34
    一、 资源使用率降低  32
    二、 通货膨胀压力大  32
    三、 经济过热预期强  32-34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调控分析  34-40
  第一节 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的评价  34-35
    一、 政策概述  34
    二、 政策评价  34-35
  第二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评价  35-36
    一、 政策概述  35
    二、 政策效果  35-36
  第三节 利率调控政策的评价  36-37
    一、 政策概述  36
    二、 政策效果  36-37
  第四节 汇率调控政策的评价  37-40
    一、 政策概述  37-39
    二、 政策效果  39-40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调控思路  40-45
  第一节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障  40-42
    一、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分化  40-41
    二、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41
    三、 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41-42
  第二节 防范全球流动性紧缩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42-43
  第三节 流动性过剩的治理是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  43-45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调控建议  45-56
  第一节 不同阶段应当采取的政策建议  45-52
    一、 短期政策  45-47
    二、 中期政策  47-49
    三、 长期政策  49-52
  第二节 宏观调控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  52-54
    一、 用财政手段管理流动性  52-53
    二、 用金融手段管理流动性  53-54
  第三节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  54-56
    一、 完善银行管理制度  54-55
    二、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55-56
参考文献  56-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2. 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922.68;F832.4
  3. JS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F832.2
  4. 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网点转型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研究,F832.2
  5. DB银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F832.2
  6.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研究,F832.33
  7. 工商银行盐城亭湖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研究,F832.2
  8.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F830.42
  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优化研究,F832.2;F224
  10. 江西省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F121.3
  11. 基于DEA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研究,F224
  12. 商业银行内部营销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F832.2
  13.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含量研究,F830.42
  1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15.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1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F832.5
  17.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研究,F832.2
  1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以招商银行为例,F832.2
  19.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832.2
  20.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流失状况及对策研究,F832.2
  21.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银行制度与业务 > 资金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