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运行效果动态评价研究

作 者: 王一刚
导 师: 姜振寰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 形成机理 运行效果 阶段递进 动态评价
分类号: F276.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综观当今特别是未来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当高新技术企业或产业必须以现实或潜在市场为导向研究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而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时又很难以自有力量实现高新技术创新目标,特别是以结盟的形式联合起来开展高新技术创新的优势,已使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所形成的产业开始或正在或继续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在我国,虽然近年来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已有了很大发展,有的不仅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而且还取得了相当多甚至是世界瞩目的高新技术成果,但与应实现目标特别是与国际先进相比较,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仍然存在很多诸如适应设立能力不强,成员方合作力不强,科技资源整合利用水平不高,创造正向影响因素能力不强,研发能力较弱,运行效果不理想,评价管理水平较低,适时出台相应策略能力较弱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瞻性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应从形成机理角度增强适应设立能力,培育良好的合作博弈关系,创造正向影响因素,强化评价管理,适时出台相应策略。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社会责任视角,运用多种最新特别是交叉理论和方法,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前瞻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形成动因问题,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关系、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运行效果的评价模型、运行效果的提高策略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理论和方法,为有关方面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概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基础理论构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技术与高新技术,技术联盟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概念、特点、分类、运行效果及其运行效果评价等基础理论问题的内涵或要义。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动因。在逐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成本动因、价值链动因、资源基础动因、技术创新能力动因、风险控制动因和社会责任动因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资源基础模型、技术创新能力耦合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运行过程中的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并构建了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体系,按阶段递进关系,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动态合作博弈体系中各阶段的博弈模型及其合作博弈对策体系。从微观和宏观及内部和外部多角度,在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识别原则及分析视角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有效运行在创立阶段、运行阶段、终止阶段及运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了创立阶段、运行阶段、终止阶段及运行环境,特别是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阶段递进式影响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在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效果的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分别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在高新技术研究阶段、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阶段、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阶段的评价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运行三阶段评价模型的阶段递进式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最后,基于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特别是实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尚未有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剖析分别基于创立质量、运行质量、终止质量和运行环境质量,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效果的集成提高策略。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及有效运行效果评价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同时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问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实践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8
第1章 绪论  18-39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8-21
    1.1.1 研究背景  18-20
    1.1.2 问题提出  20-21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21-23
    1.2.1 研究目的  21-22
    1.2.2 研究意义  22-2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3-35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32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2-35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5-39
    1.4.1 研究内容  35-36
    1.4.2 研究方法  36-37
    1.4.3 研究技术路线  37-39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运行的理论基础  39-67
  2.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运行相关理论问题界定  39-55
    2.1.1 技术与高新技术  39-44
    2.1.2 技术联盟与高新技术产业  44-48
    2.1.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特点与分类  48-50
    2.1.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运行  50-54
    2.1.5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效果及其评价  54-55
  2.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运行的相关理论  55-66
    2.2.1 交易成本理论与价值链理论  55-56
    2.2.2 资源基础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  56-59
    2.2.3 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  59-66
  2.3 本章小结  66-67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  67-93
  3.1 形成的成本动因分析  67-69
    3.1.1 技术交易的“市场失灵”  67-68
    3.1.2 自行研究的“组织失效”  68-69
    3.1.3 降低创新成本的驱动  69
  3.2 形成的价值动因与资源基础动因分析  69-78
    3.2.1 价值链动因分析  70-71
    3.2.2 资源基础动因分析  71-77
    3.2.3 基于价值链的资源基础模型的构建  77-78
  3.3 形成的技术创新能力动因分析  78-83
    3.3.1 各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征分析  78-82
    3.3.2 技术创新能力耦合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82-83
  3.4 形成的风险控制动因分析  83-89
    3.4.1 风险控制协同度概念的提出  83-85
    3.4.2 风险控制协同度模型的构建  85-87
    3.4.3 风险控制协同度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87-89
  3.5 形成的社会责任动因分析  89-92
    3.5.1 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89
    3.5.2 社会责任动因体系构成  89-92
  3.6 本章小结  92-93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运行中的动态合作博弈研究  93-118
  4.1 形成运行中的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体系  93-98
    4.1.1 博弈体系与博弈模型的关系  93-94
    4.1.2 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体系与博弈模型的关系  94-95
    4.1.3 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体系的构建  95-98
  4.2 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体系中各阶段博弈模型的构建  98-116
    4.2.1 创立阶段动态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  98-103
    4.2.2 高新技术研究阶段动态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  103-108
    4.2.3 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阶段动态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  108-112
    4.2.4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阶段动态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  112-116
  4.3 阶段递进式动态合作博弈对策体系的构建  116-117
    4.3.1 合作博弈对策体系的构建  116-117
    4.3.2 合作博弈对策体系的功能  117
  4.4 本章小结  117-118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有效运行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118-147
  5.1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视角  118-119
    5.1.1 影响因素的识别  118-119
    5.1.2 影响因素的分析视角  119
  5.2 创立阶段影响因素及其模型的构建  119-125
    5.2.1 创立阶段的影响因素  120-124
    5.2.2 创立阶段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124-125
  5.3 运行阶段影响因素及其模型的构建  125-132
    5.3.1 运行阶段的影响因素  126-131
    5.3.2 运行阶段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131-132
  5.4 终止阶段及运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模型的构建  132-136
    5.4.1 终止阶段及运行环境的影响因素  132-135
    5.4.2 终止阶段及运行环境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135-136
  5.5 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阶段递进式影响关系模型的构建  136-138
    5.5.1 阶段递进式影响关系分析  136-137
    5.5.2 阶段递进式影响关系模型的构建  137-138
  5.6 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38-145
    5.6.1 问卷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  138-139
    5.6.2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139-143
    5.6.3 基于相对加权平均模型的影响权重计算  143-144
    5.6.4 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结构权重模型  144-145
  5.7 本章小结  145-147
第6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147-176
  6.1 运行效果的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47-156
    6.1.1 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48-149
    6.1.2 阶段递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149-150
    6.1.3 阶段递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0-156
  6.2 运行效果的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模型的构建  156-165
    6.2.1 高新技术研究阶段运行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157-159
    6.2.2 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阶段的运行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159-160
    6.2.3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阶段的运行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160-162
    6.2.4 基于三阶段评价模型的阶段递进式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62-165
  6.3 运行效果的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模型的适用  165-166
    6.3.1 适用的前置要件  165
    6.3.2 适用流程的设计  165-166
  6.4 基于运行效果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166-175
    6.4.1 实证研究概述  167-168
    6.4.2 实证研究过程  168-173
    6.4.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173-175
  6.5 本章小结  175-176
第7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效果的提高策略  176-190
  7.1 基于创立质量与运行质量的提高策略  176-186
    7.1.1 基于创立质量的提高策略  176-181
    7.1.2 基于运行质量的提高策略  181-186
  7.2 基于终止质量与运行环境质量的提高策略  186-189
    7.2.1 基于终止质量的提高策略  186-187
    7.2.2 基于运行环境质量的提高策略  187-189
  7.3 本章小结  189-190
结论  190-193
参考文献  193-206
附录  206-21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213-215
致谢  215-216
个人简历  216

相似论文

  1. 三种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动态评价,R725.6
  2. 岱庄煤矿4325轨顺陷落柱发育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3. 旋飞切割毁伤元高压驱动形成机理研究,TJ811
  4. 我国政府雇员制的运行效果及制度完善研究,D630.3
  5. 智能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TM76
  6. 大直径SI-GaAs中缺陷的微观特性及其分布,TN304.2
  7.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TU43
  8. 600MW机组循环水泵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工程应用及效果分析,TM921.51
  9. 原位(Ti,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TB331
  10. 印台山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分析,P642.22
  11. 西安高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机理数值分析,P642.26
  12. 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控制研究,TU755.7
  13. 复杂制造环境下企业动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F272
  14. 泰安市岩溶塌陷的水岩耦合模型研究,P641.134
  15. 切削方向毛刺/亏缺形成的界限转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TG506
  16.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机制研究,U415.1
  17. 对外贸易中标准化战略的形成机理及其贸易效应分析,F203
  18. 天然萤石晶体电注入着色及其光谱特性,O73
  19. 超滤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运行效果及机理研究,X703
  20. 鞍钢股份公司无缝钢管厂QEO管理体系的应用,F426.31
  2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运行效果研究,D63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各种企业经济 > 联合企业经济 > 高新技术企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