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研究

作 者: 杨婷
导 师: 刘旭霞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区域规划 可持续发展 必要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分类号: F32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稻米是世界大多数人口的主食,中国作为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其水稻产量关系着世界粮食安全。农业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产业,生产周期长,风险性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大。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影响的增强,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的资源限制性越来越明显。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迅猛的发展态势,让人们意识到大面积地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显著减少化肥、农药、水及劳动力的投入。同时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也能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实现水稻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湖北省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转基因水稻安全审批的省份,竞争优势明显,这将是全省水稻生产发展面临的一个机遇。但是不管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的特性将会长期存在。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农业生态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另外,由于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转基因水稻有关的生态风险、贸易风险事件偶见报端。因此,湖北省在商业化推广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过程中,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充分考虑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分布规律,研究政府政策导向、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体系等对水稻生产所起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科学合理地规划转基因水稻在湖北省的生长以及空间布局,构建全面系统的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各要素与转基因水稻生产之间的影响,保障区域规划的有效实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为此,本研究在理论支撑下,沿着“水稻→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区域布局规划”的步骤进行分析。水稻是湖北省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转基因水稻在湖北省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而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能够实现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的友好共存,既发挥转基因水稻的技术优势,又不损害传统水稻种植者的利益,三者之间有着天然紧密的内部联系。首先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自然资源、现有基础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明确区位优势及制约因素,为转基因水稻的出现埋下伏笔;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的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借以明晰优势与机遇,但也要运用区域规划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进而得出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具有必要性;最后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首先,从转基因水稻区域规划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入手,深入剖析转基因水稻、区域规划、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内涵与特征,对农业区位理论、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为研究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市场基础与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与理性考察,发现湖北省水稻生产面临资源约束增强、病虫危害严重;劳动力转移、集约化水平低;生产成本增加、品种优势不明显三个层面的问题,这为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完善提供了动力支持。再次,通过考量湖北省稻作区域划分、优势水稻带分布以及区划实施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探寻湖北省种植转基因水稻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与贸易风险,结合种植区划对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得出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具有必要性、紧迫性的结论,为科学规划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提供压力指导。此外,对影响湖北省种植转基因水稻的优势和发展机遇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归结出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是科学可行的。因此,应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选择适合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生产发展的宏观举措与应对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探讨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政策建议。从明确区划目标、遵循区划原则入手,注重科学布局转基因水稻种植、共存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稻田与高产示范稻田建设: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撑,重视生物技术创新、落实稻田和水资源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公众参与监管。以期保证现代生物技术的理性发展,彰显转基因水稻技术发展与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持续张力。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1 导论  13-21
  1.1 研究缘起  13-15
    1.1.1 问题的提出  13-14
    1.1.2 选题的目的  14
    1.1.3 选题的意义  14-15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19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5-16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6-19
    1.2.3 研究述评  19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9-20
    1.3.1 研究方法  19-20
    1.3.2 研究路线  20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0-21
    1.4.1 研究的创新点  20-21
    1.4.2 研究的难点  21
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26
  2.1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  21-24
    2.1.1 转基因水稻  21-22
    2.1.2 区域规划  22-23
    2.1.3 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23-24
  2.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理论基础  24-26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4-25
    2.2.2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  25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6
3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的分析  26-36
  3.1 湖北省水稻生产自然资源条件  26-28
    3.1.1 耕地资源  26-27
    3.1.2 气候资源  27
    3.1.3 水资源  27-28
    3.1.4 病虫害分布  28
  3.2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市场基础  28-31
    3.2.1 湖北省近年大米产量的发展趋势  29
    3.2.2 湖北省大米畅销品牌与企业  29-31
    3.2.3 湖北省大米销售网络  31
  3.3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1-34
    3.3.1 粮食生产投入政策  32
    3.3.2 劳动力要素  32-33
    3.3.3 交通要素  33-34
    3.3.4 技术要素  34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  34-36
    3.4.1 资源约束增强,病虫危害严重  34-35
    3.4.2 劳动力转移,集约化水平低  35
    3.4.3 生产成本增加,品种优势不明显  35-36
4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区域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36-44
  4.1 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划现状  36-39
    4.1.1 湖北稻作区域划分  36-37
    4.1.2 优势水稻带分布  37-38
    4.1.3 区划实施状况  38-39
  4.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可能存在的风险  39-42
    4.2.1 生态风险  39-40
    4.2.2 贸易风险  40-42
  4.3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重要意义  42-44
    4.3.1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2-43
    4.3.2 降低种植风险,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43
    4.3.3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43-44
5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44-50
  5.1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的优势  44-48
    5.1.1 湖北省区域生态适宜性佳,转基因水稻种植区位优势明显  44-45
    5.1.2 湖北省科研力量雄厚,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科技优势突出  45
    5.1.3 湖北省稻区虫害严重,转基因水稻技术优势明显  45-46
    5.1.4 农民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高,种植意愿强  46-48
  5.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面临的发展机遇  48-50
    5.2.1 安全审批证书的发放  48-49
    5.2.2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趋势的刺激  49
    5.2.3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49-50
    5.2.4 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  50
6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政策建议  50-64
  6.1 明确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目标  51-53
    6.1.1 发展思路  51-52
    6.1.2 发展目标  52-53
    6.1.3 主要任务  53
  6.2 遵循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原则  53-56
    6.2.1 市场导向原则  54
    6.2.2 比较优势原则  54-55
    6.2.3 规模经济原则  55
    6.2.4 突出重点原则  55-56
  6.3 开展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具体措施  56-60
    6.3.1 科学布局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56-57
    6.3.2 大力建设转基因水稻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  57-58
    6.3.3 加快建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共存法律体系  58-59
    6.3.4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  59-60
  6.4 推进区域布局的保障措施建设  60-64
    6.4.1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撑体系  60-61
    6.4.2 重视生物技术创新研究,落实稻田和水资源保护政策  61-62
    6.4.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公众参与监管  62-64
7 结语  64-68
  7.1 研究结论  65-66
  7.2 研究展望  66-68
参考文献  68-73
附录1 调查问卷样卷  73-74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74-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8.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9.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0. 主栽抗病品种对RSV的抗性特征和抗病转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S511
  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2.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3.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4. 水稻Rho GDP解离抑制因子OsRhoGDI2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S511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6.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7. W公司X产品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F426.72
  18. 民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F832.4
  19. 辉发河梅河口市段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X522
  2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2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种植业 > 粮食作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