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地·权益·情感:现代华北乡村的地权实践

作 者: 何燕
导 师: 张思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土地 权益 情感 地权实践 华北乡村
分类号: F32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能也无法避开农村土地问题,尤其是地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对现代中国乡村地权问题的清晰认识。时至今日,农村地权关系仍是问题重重、亟待解决,学界对于地权改革莫衷一是、观点各异。改革和完善农村地权制度,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中国乡村的地权逻辑实质上包含了三个层面:国家的地权逻辑,农民的地权实践,还有一个则是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与心态,三者共同影响中国地权道路的走向。对现代华北乡村乃至中国乡村地权问题的探讨,离不开对上述三个逻辑的考察。本论文中,一至四章重点考察共和国时期的乡村地权变迁历程,五至七章则讲述发生在乡村里的有关地权变迁的故事,如农民的宅基地实践、村庄里的土地契约行为以及国家建设征地在乡村的推行。六十余年来,中国农村地权关系的不断调整,反映着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反复变化。可以说,国家权力正是通过地权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革,平衡着国家与农民、农村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另外,20世纪后半期华北乡村所走过的地权变迁道路图景,也并非简单的对国家条文下的村庄复制。面对国家在农地问题上收权与放权的数次变化,农民以其日常智慧与生存技能,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反映与对策,并多有创新之举,他们的每一次探索都反映着农民对自身权益的理解与珍视。从事地权问题研究,同样绕不开对农民的地权意识与情感认知的理解。合理有效的地权安排定要考虑农民的情感接受与权益维护。共和国时期的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变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农村的地权制度设计及其实施,不仅与中国农村千千万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密切相关,而且直接作用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关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与败。六十余年来,我国所进行的历次土地制度改革与调整,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地权制度的调整与变迁过程中,既有成功之处,又有惨痛的教训与经验。中国农村的地权制度设计及其实践过程表明,现有地权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因素与社会背景。集体化时代及其相应的制度设计并未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而戛然中止,它的影响仍然体现在农村方方面面,浸润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考察中国农村的地权制度变迁,需要有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目光。中国六十余年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地权明晰,农村就得发展;地权混乱,农村发展就将受阻。当前形势下,改革农村地权制度,关键在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克服与消除城乡对土地利用的不经济与不对称性。简单来说,在保持土地国家所有与农民集体所有的二元体制下,首先应赋予土地使用者平等的财产权。深化我国的地权改革,首先要明晰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农民与集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及其各自的产权权能。政策制定者应尊重农民的地权意识,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农民意愿,在国家、乡村与农民之间形成较为清晰的地权分割,给农民一定比例的土地权益。另外,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不失为当前地权改革的一个有效措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绪论:土地·权益·情感:现代华北乡村的地权实践  12-45
  一、选题缘起  12-15
  二、概念与主题  15-18
  三、先行研究回顾  18-33
  四、相关理论  33-37
  五、个案选择与资料介绍  37-41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41-45
第一章 分田:村庄土改与地权之变  45-78
  第一节 中共土地政策的形成与演进  45-49
  第二节 村庄土改的实施:以昌黎县为例  49-67
  第三节 地权之变: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67-75
  小结  75-78
第二章 收田:合作化时期的地权变动  78-106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乡村实践  78-82
  第二节 从互助组走向到初级社  82-87
  第三节 互助组与初级社时期的地权制度与社会绩效  87-93
  第四节 走向高级社:土地入社与农民应对  93-103
  小结  103-106
第三章 权益之争:公社时期的乡村地权及其绩效  106-130
  第一节 公社时期概况  106-111
  第二节 博弈:自留地、开荒地、生产责任制及其他  111-126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地权分析  126-128
  小结  128-130
第四章 地权多元化:后集体化时代的地权变迁  130-154
  第一节 昌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初步推行  130-141
  第二节 前南峪:分与不分的考量  141-145
  第三节 新时期农村地权制度与地权实践考察  145-148
  第四节 在集体所有制下改革农地地权制度  148-153
  小结  153-154
第五章 1949年以后的宅基地制度变革与村庄里的宅基地实践  154-165
  第一节 共和国时期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  154-156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农村宅基地问题探析:以沈家村为例  156-162
  第三节 有关宅基地问题的几点思考  162-165
第六章 村庄里的契约实践与地权变迁:以前南峪为例  165-182
  第一节 前南峪文书概况  166-175
  第二节 乡村的契约秩序与村民的实践创新  175-180
  第三节 不应忽视的农民实践逻辑  180-182
第七章 沈家村与侯家营土地征收的故事  182-198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的国家建设征地实践:以山东省淄博市沈家村为例  182-191
  第二节 聚焦侯家营:2000年以来的征地风波  191-194
  第三节 完善土地征收的制度创新与制度构建  194-198
结语:地权视角下的乡村社会  198-210
  第一节 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重建:以地权调整为切入点  198-201
  第二节 关注农民的地权意识、地权实践及其对土地的情感  201-203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地权问题的几点思索  203-210
参考文献  210-217
致谢辞  217-218
个人简历  218

相似论文

  1.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2.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3.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5.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6. 语音情感识别的特征选择与特征产生,TP18
  7. 我国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F249.2
  8.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9.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10. 基于土地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F301.2
  11.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X171
  12. 肢体残疾人家务产品设计的情感价值探讨,TB472
  13. 农村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923.2;F301
  14. 工作时间劳动基准的除外适用,D922.5
  15. 论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F724.6
  16.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F724.6
  17. 论权益侵害不当得利,D913
  18. 诉讼中侵犯律师执业权益问题的案例分析,D925.2
  19. 中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欣赏探究,G633.955
  20. 对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F321.1
  21.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 土地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