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作 者: 孙勇智
导 师: 孙启明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黑龙江 涉农区域 涉农贷款 金融支持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人口达1889.8万人,占全省49.2%。全省所有的市县区都涉农,最大城市哈尔滨所辖区县的全部农业人口也超过了城市人口。农民要进城、农业要产业化、农村要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金融支持涉农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最基层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下同)做起,培育新的城市群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金融创新,而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金融工具不足,尤其是对三农的支持不足,有目共睹。黑龙江省经济在全国属于相对落后的省份,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银行垄断性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资产的形成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比重偏小,对三农的支持也一直力度不大,因此,为使黑龙江金融发展与三农经济发展相匹配,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等理论,研究黑龙江在总体城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及相关方面的问题,并收集黑龙江省各层次城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各层次城镇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探索构建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促进涉农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本文试图在黑龙江充分借助农垦系统经营、管理优势,实施“银垦合作,携手共赢”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破解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现阶段农贷发展难题。初步探索个人涉农贷款发展模式,以“益农贷”品牌为主体,积极拓展“农场种植贷”、“农房贷”、“农机贷”,继续探索“林农贷”、“农户贷”、“收购贷”等农业子产品。以金融支持三农社会最基层的微观主体---农民入手,来促进三农微型企业的成长,进而推进三农社会的城镇化的进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一、导论  10-14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2
    1.1.1 问题的提出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  12-13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
  1.4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13-14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综述  14-30
  2.1 相关概念  14-16
    2.1.1 涉农概念和涉农贷款  14
    2.1.2 三农社会与金融支持  14-16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16-30
    2.2.1 经济增长理论  16-17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17-26
    2.2.3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26-28
    2.2.4 国内涉农的金融支持理论及简要评述  28-30
三、黑龙江省不同层面的涉农经济发展现状  30-43
  3.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总量及其地位  30-37
    3.1.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特征  31-32
    3.1.2 黑龙江省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分类分析  32-37
  3.2 黑龙江省不同层面涉农经济发展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37-43
    3.2.1 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37-39
    3.2.2 黑龙江涉农垦区农场的特征及发展情况分析  39-41
    3.2.3 涉农县域及建制镇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  41-43
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供需分析  43-54
  4.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供给分析  43-48
    4.1.1 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结构分析  43-45
    4.1.2 金融供给主体能力不足的结构分析  45-46
    4.1.3 金融支持与供给不足的因素分析  46-47
    4.1.4 金融供给主体的不同金融约束  47-48
  4.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分析  48-51
    4.2.1 金融需求主体结构分析  48-50
    4.2.2 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50
    4.2.3 县域金融抑制的因素分析  50-51
  4.3 金融供求矛盾分析  51-54
    4.3.1 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特点  51
    4.3.2 金融供求不均衡的矛盾分析  51-54
五、黑龙江省涉农经济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54-68
  5.1 涉农资金来源  54-56
    5.1.1 农业财政资金  54-55
    5.1.2 农户自筹资金  55-56
    5.1.3 农业信贷资金  56
    5.1.4 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投入的农业资金  56
  5.2 黑龙江省农业信贷资金结构分析  56-58
  5.3 黑龙江涉农金融支持的实证过程及结论  58-68
    5.3.1 指标的选取  59
    5.3.2 实证研究过程  59-65
    5.3.3 研究结论的因果关系检验  65-67
    5.3.4 实证结论  67-68
六、黑龙江金融支持的涉农贷款的创新模式设计  68-81
  6.1 黑龙江省涉农贷款创新模式  68-71
    6.1.1 黑龙江省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设计思路  68-70
    6.1.2 土地经营收益权担保贷款概念  70
    6.1.3 土地经营收益权担保贷款运作思路  70-71
  6.2 担保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71-72
  6.3 涉农贷款创新发展模式构想及保障措施  72-74
    6.3.1 涉农贷款创新发展模式构想  72-73
    6.3.2 推进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措施  73-74
  6.4 政府设立农贷担保机构资金需求的银行融资模式  74-77
    6.4.1 政府设立农贷担保机构的资金需求  74-75
    6.4.2 银行集合信托的融资模式  75-76
    6.4.3 银行集合信托融资模式的成本测算  76-77
  6.5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效应及风险分析  77-81
    6.5.1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效应分析  77-79
    6.5.2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风险分析  79-81
七、黑龙江省涉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方略与对策  81-100
  7.1 黑龙江省金融体系构建原则  81-82
  7.2 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主体  82-87
    7.2.1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及增强国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82-84
    7.2.2 建立股份制地区性商业银行,促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长  84
    7.2.3 进行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  84-85
    7.2.4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  85-87
  7.3 金融支持涉农区域微型企业的发展  87-94
    7.3.1 黑龙江涉农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7-92
    7.3.2 金融支持涉农微型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  92-93
    7.3.3 金融支持涉农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93-94
  7.4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94-100
    7.4.1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侧重点  94-96
    7.4.2 金融支持黑龙江县域经济保持生态发展  96-97
    7.4.3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  97-98
    7.4.4 金融支持黑龙江县域产业的发展路径  98-100
八、结论与展望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05
附录  105-120
后记  120-121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121

相似论文

  1. 黑龙江省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3. 黑龙江省的俄罗斯民俗文化研究,G151.2
  4. 新余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F832.2
  5. 促进黑龙江省民间投资发展研究,F832.48
  6. 黑龙江省投资吸收能力研究,F224
  7.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中介支持研究,F832;F224
  8. 论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F592.7
  9.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04.49
  10. 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G862.6
  11. 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24
  12. 金融支持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F124.3;F224
  13. 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健美操选项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31.3
  14. 依兰地区黑龙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岩相古地理意义,P588.3
  15. 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G841
  16.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17. 桦南地区黑龙江杂岩的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P58
  18. 黑龙江省艺术体操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34
  19. 公路对黑龙江省林区有蹄类动物的影响,Q958
  20.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S565.1
  21. 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对黑龙江省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S51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