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地租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研究

作 者: 程芳
导 师: 魏胤亭
学 校: 天津商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地租理论 征地补偿 土地所有权 保障制度
分类号: F32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与城市化同步的必然是大量的农地被征用,农民失地问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阐释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核心思想。首先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地租主要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和农业雇佣工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本质是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农业雇佣工人的剥削。其次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因为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土地价格的实质是按一定利率还原的地租。最后地租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级差地租I,因为土地肥力和位置的不同使得等量资本在等面积的各级土地上使用时产生的结果不同。另一种是级差地租II,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有差异。绝对地租产生的前提是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因为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及其垄断,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就会存在绝对地租。第二部分为我国农民失地的基本现状及其原因分析。这部分首先描述了农民失地后的现状,农民权利的丧失和身份转变后的困扰,农民失去土地后,生存、发展和财产利益等权利也相继失去,生活得不到保障。同时也面临着身份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生存、发展方面都有很多困扰。根据其现状,本文从级差地租与征地补偿、绝对地租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征用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产生的级差地租不同,所以在征地补偿方面也应有所差异;我国仍然存在土地所有权,就存在绝对地租,但因为我国土地所有权不清晰,造成补偿归属不明确;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表现在土地征用行为不规范、不公正和不合理,侵害了农民的权益。第三部分是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一些启示。这部分首先说明了马克思地租理论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在今日中国仍然有指导意义。然后在农民失地问题上,分别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明晰土地所有权、完善征地制度、建立失地农民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通过对农民失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确保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研究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合理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失地问题有重要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2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9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9-12
    1.2.1 国内文献综述  9-10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0-12
第二章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核心思想  12-16
  2.1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2
  2.2 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12-13
  2.3 地租的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13-16
第三章 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  16-30
  3.1 我国农民失地现状分析  16-20
    3.1.1 农民由失地到失去应有的权利  16-18
    3.1.2 农民由失地到身份的转化  18-20
  3.2 失地农民的级差地租分配与征地补偿存在的问题  20-23
    3.2.1 运用级差地租理论,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级差收益现象  20-21
    3.2.2 农民应当参与级差地租的分配  21-23
    3.2.3 级差地租与农地补偿  23
  3.3 绝对地租与土地所有权问题  23-27
    3.3.1 土地所有权是绝对地租存在的主要原因  23-24
    3.3.2 农民失地的根源是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  24-27
  3.4 农民失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  27-30
第四章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启示  30-39
  4.1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我国现状的适用性  30-31
    4.1.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级差地租  30
    4.1.2 社会主义存在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  30-31
  4.2 完善征地制度及农地补偿标准  31-32
    4.2.1 明确征地安置责任主体,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31
    4.2.2 提高农地补偿标准  31-32
  4.3 明确土地所有权,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32-34
    4.3.1 明晰土地的产权  32-33
    4.3.2 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33
    4.3.3 稳定土地承包制,确保级差地租 II 归土地承包者所有  33-34
  4.4 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34-39
    4.4.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34-36
    4.4.2 建立失地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机制  36-37
    4.4.3 建立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权保障机制  37
    4.4.4 加快城市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  37-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2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2-43
致谢  43-44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3. 豆月梅征地补偿纠纷案案例分析,D923
  4.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人制改造,D922.3
  5.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F301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问题研究,F301
  7. 山区县征地制度存在缺陷与对策研究,F301
  8. 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路径选择,F301
  9.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问题研究,F301
  10. 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执行研究,F301
  11. 常州市征地补偿政策研究,F301
  1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01
  13. 环境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632
  14.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669.6
  15. 我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管理风险研究,F842
  16. 赣州市住房保障制度政策研究,F293.3
  17. 我国城市限价房问题研究,F293.3
  18. 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学思考,F293.3
  19. 山东省农地征用与补偿制度研究,F301
  20. 长沙市征地补偿改革研究,F301
  21.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F29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收入与分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