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灰色系统的城市经济能级评价方法研究

作 者: 孙术磊
导 师: 郑文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城市经济 能级评价 灰色聚类分析 灰色能级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可以借助城市间合作的辅助和城市带的协同发展来促进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要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化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在区域经济框架内的不同属性、不同能级的城市间合作方式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释放某个城市在某个领域的核心功能,并以此对周边的城市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对不同的城市按照其功能划分成不同的能级,才能更好地谋取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范围效应和带动效应,以便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继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和以来,中国沿海的三大经济集群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主力军,逐步发展成为参与国际化经济产业发展的三大典型经济群。合作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经济产业链条,但在规模和速度上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学者对城市经济研究大多停留在经济发展均衡程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结构调整等常规的经济发展角度。正因为如此,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价城市经济的能级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城市经济及其能级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能级转移理论和与城市能级之间的理论联系和理论意义,继而分析了其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分析解释了城市辐射能力度量的相关指标和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其次,分析解释城市的能力、基本构成要素对城市的能级结构的巨大影响,并以此做出具体的阐述。分析我国各大城市的能级水平,通过对城市发展现状的进一步阐述,凸显了城市经济在我国国际地位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指标体系,从生产规模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服务指数和城市集聚指数四个纬度,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个城市能级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度量和分析。采取了灰色聚类法对我国的城市经济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最后,针对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瓶颈和制约性问题,提出若干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方案,旨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15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2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问题  12
  1.4 研究方法的选择  12-13
  1.5 论文的框架  13-14
  1.6 本章小结  14-15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15-22
  2.1 城市能级内涵的界定  15
    2.1.1 不同领域内能级的概念  15
    2.1.2 本文能级内涵的界定  15
  2.2 能级评价的概念  15-17
    2.2.1 国内外有关能级评价研究  15-16
    2.2.2 能级评价理论的研究评述  16-17
  2.3 能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7-20
    2.3.1 能级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17
    2.3.2 国内有关能级评价方法研究  17-19
    2.3.3 能级评价方法的总述  19-20
  2.4 基于灰色系统的能级评价  20-21
    2.4.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20
    2.4.2 能级评价方法的选择  20-21
  2.5 本章小结  21-22
第3章 灰色系统能级评价模型构建  22-47
  3.1 灰色系统的引入  22-23
  3.2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3
  3.3 指标的筛选与数据处理  23-24
    3.3.1 数据的收集  23-24
    3.3.2 数据的处理  24
  3.4 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4
  3.5 聚类分析过程与结果  24-44
    3.5.1 指标的赋权和相关性问题  24-26
    3.5.2 我国城市经济的总体概况  26-27
    3.5.3 我国城市经济的能级评价  27-32
    3.5.4 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  32-44
  3.6 聚类分析结果的综合评述  44-46
    3.6.1 双核-城市合作模式  44-45
    3.6.2 核心城市辐射模式  45-46
  3.7 本章小结  46-47
第4章 实例分析-以青岛和天津为例  47-54
  4.1 能级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47
    4.1.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7
    4.1.2 能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7
  4.2 能级评价的聚类分析  47-52
    4.2.1 聚类分析的计算过程  48-49
    4.2.2 聚类分析结果  49-51
    4.2.3 聚类结果的分析  51-52
  4.3 青岛和天津合作方式的选择  52-53
    4.3.1 物流领域  52
    4.3.2 高新技术领域  52-53
    4.3.3 制造业领域  53
  4.4 本章小结  53-54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4-56
  5.1 本文结论  54-55
  5.2 进一步展望  55-56
参考文献  56-60
致谢  60-61
附录  61-67

相似论文

  1. 白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F299.27
  2. 大连港与城市经济相关性的量化分析,F299.27;F224
  3. 沈阳经济发展的“土地财政”依赖与转型研究,F812.7
  4.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分析,F812.4;F299.2
  5. 世界城市建设视野下的北京经济开放水平研究,F299.27
  6. 郑州城市经济区五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F592.7
  7. 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TU986
  8. 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F812.0
  9.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淮南市经济结构调整,F127
  10.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F124
  11.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研究,F299.2
  12. 地铁沿线物业价格变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研究,F293.3
  13. 武汉市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研究,F293.3
  14.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中政府职能研究,D630
  15. 中国城市经济效益分析,F299.2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F299.2
  17.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F299.27
  18. 基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TBD 农村城市化途径研究,F127
  19.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F299.2
  20. 城市发展中规避“不经济性”的探讨,F299.2
  21. 资源型城市阜新经济转型问题研究,F29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