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中群体特征的研究

作 者: 张庆
导 师: 张洪程;戴其根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关键词: 单季晚粳 产量类型 生产力演进 群体特征
分类号: S51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选择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施纯氮17.5Kg/亩(最高生产力出现概率较高的施氮水平)水平下,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品种类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物质生产特性、营养元素吸收特征以及若干株型指标之间的差异,为指导水稻(超)高产栽培以及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通过聚类分析按照产量由低到高分为A、B、C、D、E五种产量类型,变幅分别为:A类494.8-551.9Kg/亩,平均值528.5Kg/亩;B类569.7-599.3Kg/亩,平均值583.3Kg/亩;C类614.9-624.9Kg/亩,平均值618.4Kg/亩;D类639.0-672.5Kg/亩,平均值657.1Kg/亩;E类684.5-736.5Kg/亩,平均值为702.8Kg/亩,五种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单季晚粳五种产量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每亩穗数先增加后减少,每穗粒数、亩颖花量以及千粒重则均表现增加的趋势,亩颖花量对各类型产量的形成作用最显著。2、五种品种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皆表现为增加趋势,类型间单季晚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拔节期前、拔节到抽穗期和抽穗到成熟期三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五种产量品种类型由A向E演进总体上表现增加的趋势。A类在各个阶段都低于其余四个产量类型,而以抽穗到成熟期最为明显,生产力由C类向D、E类型研究过程中,拔节到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较明显。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产量越高的类型,其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总生育积累量的比例就越大,相应的拔节前积累比例减少,而拔节到抽穗期积累比例类型之间的差异不大。3、五种单季晚粳产量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在拔节期、抽穗期的植株含氮率增加,而成熟期含氮率减少。拔节前、拔节到抽穗期以及抽穗到成熟期三个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抽穗到成熟期氮素积累比例随生产力演进而增加,同时氮素利用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五种单季产量类型晚粳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植株含磷率随生产力由低到高演进而增加,而拔节前、拔节到抽穗期、抽穗到成熟期三个阶段磷素积累量都同时增加。五种产量类型的植株含钾率差异不明显,含钾量则随单季晚粳由A向E生产力演进而增加。高产类型单季晚粳在抽穗期到成熟期钾元素积累比例比低产高,而在拔节前则比低产类型低,后期较多的钾元素积累,能增强植株茎秆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确保高产获得。4、五种单季晚粳产量类型水稻株型特征差异表现为,高产类型品种的上3叶相对于低产类型品种较短而宽,长宽比偏小,株高差异则不明显,抽穗期在110cm-123cm范围内。最高产量类型(E)株高较高,一般抽穗期为120-125cm。单季晚粳高产类型一般为中间型或钩型穗姿态(主茎穗与茎夹角30°-60°或夹角大于60°)、穗叶平头或草盖头群体顶层形态(剑叶田间生长自然最高点高于穗自然最高点或两者持平)、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松紧度(最外侧分蘖与主茎夹角小于30°或夹角30°-60°)。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1 研究背景  12-15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3 参考文献  16-19
第二章 单季晚粳产量演进及其构成研究  19-30
  1 材料与方法  19-21
    1.1 供试地点  19
    1.2 供试品种  19
    1.3 试验设计  19-20
    1.4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20-21
    1.5 数据分析  21
  2 结果与分析  21-26
    2.1 供试晚粳品种(系)产量的聚类分析  21
    2.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产量差异  21-22
    2.3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产量构成差异  22-25
      2.3.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每亩有效穗数差异  22-24
      2.3.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每穗粒数差异  24
      2.3.3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颖花数差异  24-25
      2.3.4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千粒重差异  25
      2.3.5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间结实率差异  25
    2.4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颖花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26
  3 小结与讨论  26-27
    3.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特征  26-27
    3.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结构差异  27
  4 参考文献  27-30
第三章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物质生产特性  30-41
  1 材料与方法  30-31
    1.1 供试地点  30
    1.2 供试品种  30
    1.3 试验设计  30
    1.4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30-31
    1.5 数据分析  31
  2 结果与分析  31-38
    2.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茎蘖动态及成穗率分析  31
    2.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点  31-34
      2.2.1 拔节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31-32
      2.2.2 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32-33
      2.2.3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33-34
    2.3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特点  34-38
      2.3.1 拔节到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  34
      2.3.2 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特点  34-37
      2.3.3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比例特点  37-38
    2.4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经济系数差异  38
  3 小结与讨论  38-39
  4 参考文献  39-41
第四章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养分的积累、吸收特性  41-50
  1 材料与方法  41-42
    1.1 供试地点  41
    1.2 供试品种  41-42
    1.3 试验设计  42
    1.4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42
    1.5 数据分析  42
  2 结果与分析  42-47
    2.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氮素吸收特征  42-44
      2.1.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的主要生育期植株吸氮特征的差异  42-43
      2.1.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43-44
    2.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磷素吸收特征  44-45
    2.3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钾素吸收特征  45-47
  3 小结与讨论  47-48
    3.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氮元素吸收特性  47
    3.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磷、钾元素吸收特性  47-48
  4 参考文献  48-50
第五章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若干株型特征研究  50-57
  1 材料与方法  51
    1.1 供试地点  51
    1.2 供试品种  51
    1.3 试验设计  51
    1.4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51
    1.5 数据分析  51
  2 结果与分析  51-54
    2.1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上三叶叶片形态差异  51-52
    2.2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株高差异  52-53
    2.3 单季晚粳不同产量类型植株外观描述性指标差异  53-54
  3 讨论  54-55
  4 参考文献  55-57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57-61
  1 结论  57-59
    1.1 单季晚粳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57
      1.1.1 单季晚粳产量特征  57
    1.2 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过程中物质生产特征  57-58
    1.3 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过程中营养元素吸收特征  58
    1.4 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过程中若干株型指标特征  58-59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9
  3 讨论  59-60
  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60-61
致谢  61-6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分析,B844.2
  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G643
  3. 陪都时期重庆法律人群体的特征研究,D929
  4.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S511.31
  5. 美国影坛华裔影人群体初探,J905
  6.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G715
  7. 凌叔华笔下“新闺秀”形象的典型意义,I207.42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征研究,G122
  9. “70后”现代工笔画现象的研究,J212
  10. 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群体特征分析与组织探测研究,TP393.092
  11. 初探我国高中生群体动力与英语自主学习行为的相关性,G633.41
  12. 地质类大学生群体现状及对策研究,G645.5
  13. 论80年代老作家的忆旧散文创作,I207.67
  14.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图像识别研究,TP391.41
  15. 超高产栽培中粳稻群体与养分吸收特征,S511.22
  16.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研究,F842.6
  17. 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研究,F592
  18. 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及历史使命,D663.5
  19. 不同营养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室内模拟研究,X173
  20.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按米的粘性分 > 粳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