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01—2011: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作 者: 韩秀娟
导 师: 肖平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真人秀电视节目 节目形态 演变 改造 发扬
分类号: G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世纪的头十年,作为新形态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我国兴起并繁荣发展,在一个又一个的奇观生产中,节目形态不断地交替更迭。时至今日,真人秀节目的强大吸引力,并没有因为节目的周期性、必然的兴衰变换以及对其一直以来的诟病而减弱消退,相反,节目形态的探索与创新在不断进行。因而,研究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逻辑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将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研究置于形态的框架之下,阐述了“形态”的范畴,提出了真人秀形态的两大构成,并以此作为节目分析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的研究始终把握动静结合的原则,将核心建立在宏观的动态研究层面上,同时动态研究的纵向又建立在横向的静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一些焦点节目的形态解析,在纵横向的比较之中串联起真人秀节目形态的演变历程。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在于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改造发扬,所有关于概念的阐述、动态和静态的分析讨论最终都归结于此,也即体现本文的研究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论题的提出与意义  9-13
    1.1.1 论题的提出  9-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现状  13-16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9
第二章 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界定与发展梳理  19-30
  2.1 作为形态的真人秀节目  19-22
    2.1.1 “形态”概念的提出与辨析  19-21
    2.1.2 “真人秀形态”的范畴  21-22
  2.2 真人秀节目的形态构成  22-26
    2.2.1 物质形态  22-25
    2.2.2 精神形态  25-26
  2.3 形态角度下的节目发展梳理  26-30
    2.3.1 兴起与徘徊  26-27
    2.3.2 繁荣与趋同  27-28
    2.3.3 多元与延伸  28-30
第三章 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演变  30-64
  3.1 生存的智慧——初识真人秀形态节目  30-33
    3.1.1 打破“规则”的游戏  30-31
    3.1.2 节目设计的限定性  31-32
    3.1.3 节目形态的“翻译”  32-33
  3.2 选秀的魔力——真人秀形态在综艺领域的演绎  33-36
    3.2.1 “粗糙”的原生态  33-34
    3.2.2 晋级制与“合力”驱动  34-35
    3.2.3 平民参与的理念表达  35-36
  3.3 从呈现到调解——日常生活情感的真人秀表达  36-41
    3.3.1 复现的现场  37-38
    3.3.2 材料的布局  38-40
    3.3.3 窥私偏执与功能诉求  40-41
  3.4 从相亲到求职——真人秀形态与社会热点的对接  41-46
    3.4.1 独特的形象系统  42-43
    3.4.2 无形的空间  43-44
    3.4.3 节目内核的移植  44-46
  3.5 “达人”的维度——才艺表演秀的多元呈现与情感开启  46-50
    3.5.1 “秀”的多元扩张  46-47
    3.5.2 “被设计的”的原生态  47-49
    3.5.3 故事凸显与情感表达  49-50
  3.6 心灵的力量——才艺表演秀的主题转换与意义承载  50-54
    3.6.1 作为主线的故事  51-52
    3.6.2 差异化的形象系统  52-53
    3.6.3 文化声誉的补偿  53-54
  3.7 行走的气质——真人秀形态在旅游领域的演化  54-59
    3.7.1 不被编导设计的时空  54-56
    3.7.2 双重的故事  56-57
    3.7.3 “在路上”的变体  57-59
  3.8 基层的召唤——真人秀形态在新闻领域的延伸  59-64
    3.8.1 真实的情境  60
    3.8.2 特写的“人”  60-62
    3.8.3 生动的过程  62-64
第四章 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改造发扬  64-72
  4.1 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改造  64-67
    4.1.1 元素的置换  64-65
    4.1.2 异化的娱乐  65-66
    4.1.3 积极的“媚美”  66-67
  4.2 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发扬  67-72
    4.2.1 环境的辨识  67-69
    4.2.2 娱乐的转向  69-70
    4.2.3 形态的延伸  70-72
结语  72-73
参考文献  73-76
致谢  76-77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7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3.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4.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5. 天津传统产业改造战略研究,F426.81
  6. 原油装车系统改造项目管理研究,F284
  7. 三网融合下我国广电网络发展战略研究,G220
  8. 论藏族传记文献价值及其演变,K28
  9. 陕西关中地区唐代陵墓石刻侍臣像造型研究,K878.8
  10. 肃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及其特证,J607
  11. 阜阳市城中村产生机理与治理对策研究,TU984.114
  12. 长春市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及优化策略,TU984.113
  13.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F299.2
  14. 英语从屈折语向孤立语演变的语言类型研究,H314
  15. 长春商业区域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K928.6
  16. 解读美国华人刻板形象的演变,K712
  17. 可口可乐品牌要素构成及其演变情况研究,F416.82
  18. 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871.2
  19. 清代吉林、宁古塔两城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K928.6
  20. 我国“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D630
  21. 从甲骨文到小篆,H1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