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战时期《大公报》驻外记者群研究

作 者: 何梦颖
导 师: 林克勤
学 校: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公报》 驻外记者群
分类号: G21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派约了一支高素质的驻外记者队伍进行战时国际报道,这其中既包括由职业记者组成的国外特派记者,也包括一些临时供稿的国外特约记者(含评论员)。与早期的驻外记者相比,这批记者大多有着知名高校的教育背景、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更高的职业化程度以及忘我为大的敬业精神,在当时的国际采访报道中尤其引人瞩目。他们擅长运用形式多样的文章体裁,挖掘具有代表性的选题内容并以富有感染力的行文风格呈现给读者,帮助国人及时了解并把握世界局势的风云变换。《大公报》这支驻外记者队伍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因素:抗战前国内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这时期驻外记者增多的物质基础,《大公报》办报有方为驻外记者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驻外记者的个人素养与选择又成就了他们难得的出国契机。他们在国外的报道活动,不仅扩大了战时的议题范畴、促进了战时的国际交流、大大提升了《大公报》的影响力度,同时还是我国专职驻外记者向职业化驻外记者转变的体现,对我国驻外记者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现实启发。为了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勾勒出该群体在抗战时期的活动图景,本文还尝试利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对驻外记者群的话语实践进行文化思考,指出抗战时期《大公报》的驻外记者群是战时国际话语的争夺者、民族主义话语模式的践行者以及国家传媒软实力的建构者,他们是中国抗日宣传战中至关重要的一股力量,为巩固中国抗战话语权、协助军事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绪论  9-17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9-10
  1.2 研究现状  10-12
    1.2.1 关于《大公报》的研究现状  10-11
    1.2.2 关于驻外记者的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7
    1.3.1 研究方法  12
    1.3.2 研究界定  12-15
    1.3.3 创新与不足  15-17
2.我国驻外记者的源起和背景  17-25
  2.1 十九世纪末:“旧式”驻外记者兴起  17-18
  2.2 二十世纪初:专职驻外记者初现  18-25
    2.2.1 “通外情”之窗口著己论之可能  19-21
    2.2.2 记者构成:专职化倾向  21-22
    2.2.3 报道形式:通讯作品为主  22-25
3.抗战时期《大公报》驻外记者群整体分析  25-47
  3.1 驻外记者群的构成情况  25-41
    3.1.1 以萧乾、朱启平等职业记者为代表的国外特派记者  34-38
    3.1.2 以凌孝隐、周太玄等人士为代表的国外特约记者(含评论员)  38-40
    3.1.3 以留学生、中国远征军士兵等人士为代表的其他供稿人员  40-41
  3.2 驻外记者群的分布情况  41-43
  3.3 驻外记者群的特征辨析  43-47
    3.3.1 知名高校教育背景  44
    3.3.2 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  44-45
    3.3.3 更高的职业化程度  45
    3.3.4 忘我为大的敬业精神  45-47
4.抗战时期《大公报》驻外记者群的报道特色  47-59
  4.1 形式多样的文章体裁  47-52
    4.1.1 通讯作品大放异彩  47-49
    4.1.2 专电消息抢夺先声  49-50
    4.1.3 评论文章表达立场  50-52
  4.2 具有代表性的选题内容  52-55
    4.2.1 深入战地挖掘一手资料  52-53
    4.2.2 人物专访勾勒名家印象  53-54
    4.2.3 关注外媒凸显战时舆论  54-55
  4.3 富有感染力的行文风格  55-59
    4.3.1 新闻语言生动鲜活  55-56
    4.3.2 叙事视角以小见大  56-57
    4.3.3 细节表述详实饱满  57-59
5.抗战时期《大公报》驻外记者群的成因、影响及启示  59-73
  5.1 驻外记者群的成因  59-67
    5.1.1 社会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构成物质基础  59-60
    5.1.2 《大公报》内在因素:办报有方创造有利条件  60-66
    5.1.3 驻外记者个人因素:个人素养与选择成就出国契机  66-67
  5.2 驻外记者群的影响  67-70
    5.2.1 扩大战时议题范畴  67-68
    5.2.2 促进战时国际交流  68-69
    5.2.3 提升《大公报》影响力度  69-70
  5.3 对驻外记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70-73
    5.3.1 “以点带面”的驻外记者设置模式  70-71
    5.3.2 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用人方式  71
    5.3.3 增设海外刊物的业务拓展形式  71-73
6.关于抗战时期《大公报》驻外记者群的文化思考  73-83
  6.1 战时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者  73-77
    6.1.1 话语与话语权  73-75
    6.1.2 一场国际间的话语权争夺战  75-77
  6.2 民族主义话语模式的践行者  77-79
    6.2.1 民族主义  77-78
    6.2.2 从“自由”到“民族”的话语模式转向  78-79
  6.3 国家传媒软实力的建构者  79-83
    6.3.1 传媒软实力  79-80
    6.3.2 对国家传媒软实力的多面建构  80-83
7.结语:多重角色下的驻外记者群  83-85
参考文献  85-89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89-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科技活动及其价值探析,D231
  3. 论抗战时期张澜的民主宪政思想,K265
  4. 抗战时期的桂林《大公报》研究,G219.29
  5. 抗战时期四川农业贷款探析,K265
  6. 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K265
  7. 重庆抗战时期名人旧居研究,TU-092
  8. 重庆抗战时期建筑研究,K265
  9. 媒体视角下的大国意识(1943-1945),K265
  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研究,K265
  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研究,F729
  12.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日本人反战运动,K265.9
  13. 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K265
  14.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K257
  15. 抗战时期桂林媒介的“把关”行为研究,K265
  16.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K265
  17. 大后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和实践,I206.6
  18.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G219.29
  19. 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城市化进程研究,K265
  20. 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述论,K265
  21. 抗战时期安徽县政改革研究,K26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世界各国新闻事业 > 中国 > 新闻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