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

作 者: 沈坤
导 师: 章兢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PQ下垂控制 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分类号: TP27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预测控制是一类源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优化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对系统建模精度要求低、鲁棒性强、在线滚动优化以及对系统控制目标及约束综合处理灵活等诸多优势。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是当前研究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变流器系统,具有优良控制性能的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是绿色电力系统实施的基本保障。而将两者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针对三相逆变器以及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预测控制算法,基于预测控制算法对系统模型的鲁棒性以及对系统控制的综合优化性能改善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减少输出电压的跟踪误差;提高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输出电压的控制精度及并联逆变器的均流性能。最后针对DC600V列车辅助供电系统进行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工程实践。采用基于控制增量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跟踪问题的预测控制研究。在dqo旋转坐标系下构建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的直流增量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控制系统预测模型。依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指标,并给出了最优控制增量的解析表达式,采用根轨迹法确定了预测控制器系数。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分析了传统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的保守性,提出一种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同时考虑最优开关函数组合及次优开关函数组合并确保在两个控制周期内所选开关函数组合最优的多步预测的FCS-MPC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Multi-Step Prediction, FCS-MPCMSP)。采用理论分析及实时仿真测试,分析FCS-MPCMSP算法的在线计算量。对比仿真及实验表明FCS-MPCMSP算法改善了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提高了系统控制性能。针对传统变流器FCS-MPC算法未考虑系统建模误差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反馈校正思想的具有建模误差补偿特性的FCS-MPC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Predictive Control with Modeling Error Compensation, FCS-MPCMEC)。在FCS-MPCMSP算法基础上嵌入FCS-MPCMEC算法思想,进行了有、无补偿算法的对比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基于控制增量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在dqo旋转坐标系下构建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基于控制增量的预测模型。根据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优化性能指标,通过优化性能指标求解及并联逆变器热插拔设计,给出了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控制器结构框图,并采用根轨迹法确定预测控制器的参数。通过仿真及实验对所设计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优越性及可实现性进行了验证。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下垂控制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结合起来,构建三相并联逆变器无互连线预测控制结构。由下垂控制器提供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参考电压信号,以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对参考电压的跟踪误差构建模型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指标,实现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互连线模型预测控制。针对现有DC600V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在可靠性及系统冗余上的不足,确定了基于PQ(有功和无功)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方案。给出了系统控制结构及控制量的计算过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改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并联逆变器的均流性能,改进了下垂控制策略,将并联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的积分项引入系统下垂控制策略中。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构建并联逆变器功率控制环的小信号模型,应用根轨迹法确定了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下垂控制器参数,通过对比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策略的优越性。最后,基于控制器开发流程的“V”模式,构建基于dSPACE实时仿真器的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为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深入研究及系统测试打下了工程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插图索引  14-18
附表索引  18-19
第1章 绪论  19-35
  1.1 三相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概述  19-22
    1.1.1 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  20-21
    1.1.2 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21-22
  1.2 变流器预测控制  22-26
    1.2.1 预测控制概述  23-24
    1.2.2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24-25
    1.2.3 变流器传统预测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25-26
  1.3 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  26-29
    1.3.1 主要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  26-28
    1.3.2 逆变器并联系统无互连线控制研究现状  28-29
    1.3.3 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29
  1.4 DC600V 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及 dSPACE 实时仿真技术  29-33
    1.4.1 DC600V 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简介  30-32
    1.4.2 dSPACE 实时仿真技术与控制系统设计简介  32-33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33-35
第2章 变流器预测控制及逆变器并联下垂控制理论基础  35-57
  2.1 引言  35
  2.2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35-44
    2.2.1 基于控制增量的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36-38
    2.2.2 基于控制增量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分析  38-44
    2.2.3 基于有限控制集的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44
  2.3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44-50
    2.3.1 变流器对象的有限控制集特性  45
    2.3.2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原理  45-46
    2.3.3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特点  46-47
    2.3.4 三相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47-50
  2.4 逆变器并联下垂控制原理  50-55
    2.4.1 并联逆变器的功率传输特性  50-53
    2.4.2 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跟踪控制原理  53-55
  2.5 本章小结  55-57
第3章 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  57-73
  3.1 引言  57
  3.2 三相逆变器建模及控制性能指标  57-61
    3.2.1 三相逆变器建模  58-59
    3.2.2 三相逆变器控制性能指标  59-61
  3.3 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61-66
    3.3.1 三相逆变器预测模型  61-62
    3.3.2 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及结构  62-64
    3.3.3 预测控制器参数设计  64-66
  3.4 仿真及实验  66-72
    3.4.1 仿真  66-71
    3.4.2 实验  71-72
  3.5 小结  72-73
第4章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改进  73-95
  4.1 引言  73
  4.2 基于多步预测的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73-81
    4.2.1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保守性分析  73-75
    4.2.2 基于多步预测的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75-76
    4.2.3 算法计算量分析  76-77
    4.2.4 仿真及实验  77-81
      4.2.4.1 仿真  77-80
      4.2.4.2 实验  80-81
  4.3 基于建模误差补偿的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81-93
    4.3.1 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建模误差影响分析  81-82
    4.3.2 基于建模误差补偿的变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82-83
    4.3.3 仿真及实验  83-93
      4.3.3.1 仿真  83-92
      4.3.3.2 实验  92-93
  4.4 两种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对比分析  93-94
  4.5 小结  94-95
第5章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95-110
  5.1 引言  95
  5.2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建模及控制性能指标  95-98
    5.2.1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建模  96-97
    5.2.2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性能指标  97-98
  5.3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98-104
    5.3.1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模型  98-99
    5.3.2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及结构  99-102
    5.3.3 预测控制器参数设计  102-104
  5.4 仿真及实验  104-109
    5.4.1 仿真  104-108
    5.4.2 实验  108-109
  5.5 小结  109-110
第6章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无互连线预测控制  110-125
  6.1 引言  110
  6.2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无互连线预测控制  110-118
    6.2.1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无互连线预测控制算法结构  111-113
    6.2.2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无互连线下垂控制设计  113-115
    6.2.3 三相并联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  115-118
  6.3 仿真及实验  118-122
    6.3.1 仿真  118-121
    6.3.2 实验  121-122
  6.4 两种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算法的对比分析  122-124
  6.5 小结  124-125
第7章 基于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125-144
  7.1 引言  125
  7.2 基于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125-132
    7.2.1 三相辅助逆变器并联系统下垂控制算法  126-128
    7.2.2 仿真与实验  128-131
      7.2.2.1 仿真  128-130
      7.2.2.2 实验  130-131
    7.2.3 小结  131-132
  7.3 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下垂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  132-139
    7.3.1 三相辅助逆变器并联系统下垂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132-136
    7.3.2 仿真与实验  136-138
      7.3.2.1 仿真  136-137
      7.3.2.2 实验  137-138
    7.3.3 小结  138-139
  7.4 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研究  139-143
    7.4.1 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  139-141
    7.4.2 实验结果分析  141-143
  7.5 小结  143-144
总结与展望  144-146
参考文献  146-155
致谢  155-156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156-157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157

相似论文

  1.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2.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3. 网络控制系统显式模型预测控制,TP273
  4.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在电力电子及电力系统中的应用,TM76
  5. 多模型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研究,TP273
  6.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改进及其仿真研究,TP273
  7. 三相逆变器SVPWM调制研究,TM464
  8. 数字控制航空400Hz三相AC-AC静止变流器研究,TM464
  9. 内编队轨道保持控制方法研究,V448.2
  10. 无拖曳卫星控制方法研究,V448.2
  11.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过热汽温SVM预测控制,TK323
  12.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在非线性控制中的应用,TP13
  13. 铝合金轮毂虚拟低压铸造过程的控制研究,TG249.2
  14. 基于FPGA的预测控制算法并行加速研究,TP301.6
  15. 巨型液压机同步平衡系统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TG315.4
  16. 混合系统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N941
  17. 9KVA 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的研制,TM464
  18. 原料蔗糖成分在线检测控制系统,TP273.5
  19. 灰色预测控制模型的病态性研究,N941.5
  20. 基于OPC技术的温度预测控制研究,TP273.5
  21.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混杂系统建模及其模型预测控制,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系统 >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