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城市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形式及其与城市功能的协同作用

作 者: 杨小彦
导 师: 路紫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电子工作者 空间分布形式 协同度 城市功能 协同作用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工作,这种电子工作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许多新的变化。本文以电子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威客网站获得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的数据,从全国范围、市域范围、社区范围三个角度分析了电子工作者的分布特征;同时在获取北京城市功能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度模型定量研究了电子工作者数量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协同度问题。研究发现:(1)电子工作者的分布仍受传统地理因素的影响,呈现商业集聚、交通集聚、智力资源和技术集聚、公共机构集聚等多种集聚形式。(2)当前,北京市电子工作者分布形式与城市功能两系统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建成早、设施发展成熟的社区,两系统协同度较高,反之较低。本文共有五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其次是国内外研究回顾,主要从电子工作者相关研究、城市功能结构以及协同作用研究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之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给出了电子工作者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章节框架。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和本文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研究电子工作者分布的集聚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以及探讨电子工作者分布与城市功能的协调程度的协同理论,为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特征及协同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之一,城市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特征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得出了电子工作者分布全国范围的科技集中性。北京市域范围内,电子通信技术使工作者的居住地分布离心化趋势增强,但是并非趋于分散化,而是在中心区周围形成集聚区,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构形式。北京社区范围内,电子工作者在北京市社区的分布显示其分布特征具有商业集聚、交通集聚、智力资源和技术集聚和公共机构集聚性。第四部分是文章的另一核心,进行了电子工作者分布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度研究。通过协同度计算,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协调程度,得出了各社区两系统之间均实现了协调发展,但是协调度不同的结论,通过对比协调度较低的社区的特点,验证了有利的工作环境对于电子工作者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对研究结果及今后有待完善之处进行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21
  1.1 研究背景  10-11
    1.1.1 互联网带来生活的变化  10
    1.1.2 威客网的崛起  10-11
  1.2 研究回顾  11-15
    1.2.1 电子工作者相关研究  11-12
    1.2.2 城市功能结构的相关研究  12-14
    1.2.3 协同论的相关研究  14-15
  1.3 研究内容  15-17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5-16
    1.3.2 研究对象特点  16-17
    1.3.3 研究内容  17
  1.4 研究意义  17-18
  1.5 章节结构  18-21
2 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  21-26
  2.1 基础理论  21-23
    2.1.1 集聚理论  21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22
    2.1.3 协同理论  22-23
  2.2 研究方法  23-26
    2.2.1 案例分析法  23-24
    2.2.2 模型分析法  24-26
3 城市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特征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6-33
  3.1 全国范围电子工作者分布形式  26-27
  3.2 北京市域范围电子工作者分布形式  27-28
  3.3 北京社区范围电子工作者分布形式  28-33
4 电子工作者分布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度研究  33-38
  4.1 电子工作者人数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学界定  33-34
  4.2 协同度模型的回顾与建立  34-35
  4.3 电子工作者人数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35-38
    4.3.1 协同度计算  35-36
    4.3.2 电子工作者人数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度结果分析  36-38
5 结论与讨论  38-39
  5.1 结论  38
  5.2 讨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3
图表清单  43-44
致谢  44-4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5

相似论文

  1. 增强材料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TQ333.7
  2. Ni/TiO2-Si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顺酐加氢性能研究,TQ225.2
  3. 自噬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厄洛替尼对A549细胞体外抑制中的作用研究,R96
  4.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胜利油田物资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研究,F426.22
  5. 松江新城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研究,F299.27
  6.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催化CH4选择性还原脱硝反应研究,O643.32
  7. 褐煤与高硫烟煤共热解过程的协同作用及其硫迁移,TQ530.2
  8. 稻草与强膨胀性煤共热解及共气化的特性研究,TQ530.2
  9. 区域人才聚集系统动态演进机制研究,C964.2
  10. 基于RFID技术的连锁零售企业协同研究,F721
  11. 棉型织物双氧水低温漂白体系的研究,TS192
  12. NZVI/SBA-15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中硝基苯去除机理研究,X703
  13. ANAMMOX与反硝化协同反应器运行特性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X703
  14. 生化/物化除磷的协同作用及机理初步研究,X703
  15. 不锈钢在脱硫环境下的耐蚀性能研究,TG142.71
  16. 唑来膦酸与紫杉醇协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R730.53
  17. 基于功能定位的国际现代化都市建设研究,F299.2
  18. miRNA多重调控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算法研究,Q522
  19.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养殖废水协同作用的研究,X703
  20. 羟基自由基与活化钙基脱硫剂协同脱硫实验研究,X701.3
  21. 液化法黄酒酿造新工艺的开发,TS262.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