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向三维集成的硅通孔互连信号完整性与电气建模研究

作 者: 贺翔
导 师: 曹群生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关键词: 三维集成 硅通孔 传输性能 串扰 信号完整性 等效电路模型 耗尽层 MOS电容
分类号: TN405.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几十年以来,电子系统一直朝着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和多功能的趋势发展。为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三维集成逐渐成为满足应用需求的关键技术。在三维集成系统或三维芯片中,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是其核心技术,它能够为堆叠芯片实现短的垂直互连。本论文针对三维集成中的硅通孔互连技术从高速信号完整性、硅通孔电气建模与硅通孔MOS电容效应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对TSV集成技术和工艺技术进行了学习和调研,在此基础上,建立TSV互连通道的三维全波仿真模型,对其结构和材料参数进行详细的频域仿真分析,对比研究各项参数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指导意见。二、在对串扰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TSV互连之间的串扰问题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在频域仿真的基础上,利用SPICE仿真工具从时域角度更为直观地评估TSV结构和材料配置对串扰的影响;2)分析多攻击线对串扰噪声的影响;3)仿真研究不同TSV阵列布局对TSV之间串扰的影响,并为抑制串扰提供技术参考。三、针对后通孔工艺制作的带微凸块地-信号-地硅通孔互连通道,基于物理结构的RLGC解析公式,对通道的各个部位建立参数可调的等效电路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中的每个元件都代表着明确的物理意义。此外,结合三维场求解工具对该TSV互连通道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该等效电路模型在0.1-20GHz宽频带内的准确性和可伸缩性。四、针对TSV的MOS电容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基于耗尽层完全耗尽的近似分析,得出TSV内外表面耗尽层的半径和电容的计算公式,对比研究TSV各项参数对TSV电容的影响。基于详实的研究数据,最后初步总结可用于信号传输网络、电源配送网络和变容器的TSV设计指南。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3
第一章 绪论  13-21
  1.1 三维集成发展背景  13-17
    1.1.1 三维集成技术  13-14
    1.1.2 三维集成互连技术  14-15
    1.1.3 三维集成中的硅通孔互连技术  15-17
  1.2 基于硅通孔的三维集成设计挑战  17-19
    1.2.1 三维集成电路的信号完整性研究  17-18
    1.2.2 三维集成封装和互连等效建模  18-19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9-21
第二章 硅通孔互连通道传输特性分析  21-34
  2.1 硅通孔技术  21-25
    2.1.1 硅通孔类型  21-23
    2.1.2 硅通孔集成技术  23
    2.1.3 硅通孔工艺技术  23-25
  2.2 硅通孔互连通道的传输特性仿真分析  25-33
    2.2.1 硅通孔仿真模型  25-26
    2.2.2 时域仿真分析  26-28
    2.2.3 硅通孔通道的结构和材料参数仿真分析  28-33
  2.3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硅通孔互连通道的串扰研究  34-47
  3.1 串扰基础  34-36
  3.2 单攻击信号  36-42
    3.2.1 上升沿时间  37-38
    3.2.2 硅通孔直径  38-39
    3.2.3 硅通孔高度  39
    3.2.4 氧化物隔离层厚度  39-40
    3.2.5 硅通孔之间间距  40-41
    3.2.6 硅衬底类型  41-42
    3.2.7 防护线  42
  3.3 多攻击信号  42-45
    3.3.1 多攻击信号的影响  43-44
    3.3.2 同步开关模式的影响  44-45
    3.3.3 开关时延的影响  45
  3.4 不同 TSV 阵列布局的影响  45-46
  3.5 本章小结  46-47
第四章 硅通孔互连通道等效建模  47-63
  4.1 硅通孔等效模型及参数提取方法  47-54
    4.1.1 π形等效电路模型  47-48
    4.1.2 T 形等效电路模型  48-49
    4.1.3 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49-51
    4.1.4 交流方法  51
    4.1.5 准静态方法  51
    4.1.6 解析法  51-54
  4.2 硅通孔互连通道的可伸缩等效模型  54-60
    4.2.1 等效电容参数  56-58
    4.2.2 等效电导参数  58-59
    4.2.3 等效电阻参数  59-60
    4.2.4 等效电感参数  60
  4.3 硅通孔通道等效模型的仿真验证  60-62
  4.4 本章小结  62-63
第五章 硅通孔的 MOS 电容效应研究  63-80
  5.1 硅通孔 MOS 电容概述  63-66
    5.1.1 硅通孔电容结构  63-64
    5.1.2 电容-电压特性  64-65
    5.1.3 频率特性  65-66
  5.2 硅通孔耗尽层近似分析  66-72
    5.2.1 导体外表面耗尽层  66-69
    5.2.2 导体内表面耗尽层  69-72
  5.3 参数扫描分析  72-76
    5.3.1 硅通孔直径  72
    5.3.2 氧化物隔离层厚度  72-73
    5.3.3 氧化物隔离层材料  73-74
    5.3.4 硅通孔中心导体材料  74-76
  5.4 考虑耗尽层的电磁仿真  76-78
  5.5 设计指南初步总结  78-79
    5.5.1 硅通孔应用于信号传输网络  78
    5.5.2 硅通孔应用于电源配送网络  78-79
    5.5.3 硅通孔用作变容器  79
  5.6 本章小结  79-80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80-83
  6.1 总结  80-81
  6.2 展望  81-83
参考文献  83-87
致谢  87-8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8

相似论文

  1.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2. 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高速数采卡设计,TP274.2
  3. 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特性,TN722
  4. 高速互连信号完整性研究,TN41
  5. PCB板导通孔的高速信号特性研究,TN41
  6. 低驱动电压RF MEMS电容式开关设计及分析,TM564
  7. 三相异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的研究,TM343
  8. 基于Intel Calpell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主板设计,TP368.32
  9. 双通道3GSPS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TP274.2
  10. 基于TSV的MEMS圆片级真空封装关键技术的研究,TP211.4
  11. 高速PCB板过孔电磁模型优化研究,TN41
  12. SCTP多路径传输性能研究,TN915.04
  13. 电场诱导二氧化钒薄膜相变研究,O484.5
  14. 硅基纳米线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TN252
  15. 一种新型边预击穿抑制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研究,TN364.2
  16. 基于剥层算法的Fabry-Perot腔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时分复用串扰抑制技术,TP212
  17. 加载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TN31
  18. 基于终端开路同轴反射法的高频段生物组织介电特性测量探索,Q64
  19. 多核处理器下三维片上存储结构研究,TP333
  20. 测试系统光互连接口模块研究,TN253
  21. 高性能卫星导航手持式终端硬件设计与实现,TN967.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 > 一般性问题 > 制造工艺 > 互连及多层布线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