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俗体育项目:襄汾县“拉鼓车”的活动机制的个案研究-Taking Xiangfen County "Running Drum Cart" as an Example

作 者: 关华
导 师: 王铁新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民俗体育 传承 保护 拉鼓车
分类号: G85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本文选取襄汾县尉村拉鼓车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质的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农村民俗体育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把握影响农村民俗体育的因素,构建中国农村当代民俗体育活动机制的理想运行模式。以促进我国民俗体育全面发挥多元功能、内容形式保持地域特色、科学传承并且和所依附的社会形态与时俱进。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民俗体育的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农村体育、民俗体育功能及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较多,但是采用质的研究深入调查分析民俗体育活动机制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尉村蕴含着一种古朴、神秘、野性的远古文明。古老的北城门内侧城楼上还留有清朝康熙十二年镶嵌的匾额,书曰“鄂公堡”三个遒劲的大字,向世人宣讲着他的深邃与淳朴。尉村的鼓车文化历经2700余年的磨练,从“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以及在战场上为冲锋将士擂鼓助威、激励呐喊的鼓车演变为集鼓乐表演与体育竞技为一体的飞车擂鼓的艺术形式,从发展到辉煌,直至今日,依然保持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鼓车文化蕴含着雄伟的气魄、巨大的智慧和从容的风度,流布着一股旋乾转坤、搏击身心的审美情趣,蒸腾着经过文化洗礼的豪放和野蛮。正是基于此,尉村拉鼓车于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尉村按区域分布划分成五个院,也就是说拉鼓车的团体分五个院落,各霸一方,分别为:后院八卦鼓、西北院二龙戏珠鼓、东院角端鼓、南院秦琼打虎鼓、庙巷和合二仙鼓。此五院,明清时期已有分制,分属村内五大家族,五院分在村子的五个方向。五个鼓代表五行,五个鼓面图案都是依据村子的地型和相生相克的原理而得来。通过笔者在尉村的调查研究发现,拉鼓车,这千年文明的载体在传承过程中也出现了经费筹措困难,参加拉鼓车活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人年龄老化,技术传承即将断层等问题。深层次探析拉鼓车活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鼓车文化的传承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村委会或鼓车协会没有把鼓车文化的传承机制健全,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仍然以原始的言传身教的形式进行传承,把传承的责任放在不可控的因素——人身上。结合尉村鼓车发展的现实困境,笔者提出一些对策:政府宏观指导,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鼓车文化与经济联姻,走旅游化发展之路,也可以与景点联合专做演出,扩大影响和增加经费来源,充分调动民间力量搞投资,推动鼓车经济;传承人与鼓车协会成员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鼓车文化活动;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教育界给出科学合理指导促进鼓车文化的传承,使拉鼓车这项民俗活动整体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前言  10-12
  1.1 选题依据  10-11
    1.1.1 中国农村当代民俗体育活动机制研究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0
    1.1.2 中国农村当代民俗体育活动机制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据  10
    1.1.3 部分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正处于濒危状态  10
    1.1.4 民俗体育研究比较薄弱  10-11
  1.2 选题的目和意义  11-12
    1.2.1 选题的目的  11
    1.2.2 选题的意义  11-12
2 文献综述  12-16
  2.1 相关概念界定  12-13
    2.1.1 民俗体育的内涵  12-13
    2.1.2 机制的内涵  13
  2.2 国内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现状  13-16
    2.2.1 关于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14
    2.2.2 关于民俗体育的应用研究  14-16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6-20
  3.1 研究对象  16
  3.2 研究方法  16-18
    3.2.1 文献资料法  16
    3.2.2 逻辑分析法  16
    3.2.3 质的研究  16-18
  3.3 研究步骤(技术路线图)  18-20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0-43
  4.1 襄汾县拉鼓车的地理文化环境及历史流变  20-30
    4.1.1 尉村的地理位置  20
    4.1.2 尉村的文化特色  20-21
    4.1.3 鼓车与鼓车赛事  21-28
    4.1.4 鼓车赛事  28-30
  4.2 民俗体育——襄汾县尉村拉鼓车的活动机制  30-37
    4.2.1 政府宏观指导,村民自发参与,协会承担活动组织与管理  30-34
    4.2.2 活动经费的筹措以企业赞助,村民捐款为主  34
    4.2.3 借助民俗节日,使传承固定化,制度化  34-35
    4.2.4 通过制度的完善,使活动规范化  35-36
    4.2.5 活动由竞赛性向表演性转型,安全健康成为首要目标  36-37
    4.2.6 传承方式由口耳相传向专业培训转变,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度正在确立  37
  4.3 民俗体育——襄汾尉村拉鼓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7-40
    4.3.1 经费来源与保障问题  37-38
    4.3.2 安全问题  38-39
    4.3.3 年轻人的技术缺乏及热情不高等问题  39-40
  4.4 未来的发展对策及设想  40-43
    4.4.1 走旅游化发展之路  40
    4.4.2 外出表演,扩大影响和经费来源  40-41
    4.4.3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41-43
5 结论  43-45
致谢  45-47
参考文献  47-49
附录 A  49-51
附录 B  51-77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77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4.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5.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6.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8.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9.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0.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11.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12.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13.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14.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5. 基于windows日志的计算机取证模型设计,D918.2
  16. ATN中敏感信息保护技术研究,TP309
  17.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8. 颈段脊髓损伤的麻醉处理,R614
  19.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20. 渗灌灌水方法和施氮量对保护地黄瓜的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S642.2
  2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其他民族形式体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