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带观测窗的高温高压生物培养釜结构分析与补强研究

作 者: 魏光超
导 师: 李世伦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培养釜 支撑环 开孔补强 高温高压 观测窗
分类号: Q-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经济的时代。深海开发不仅对于海洋生物、微生物、海洋矿产以及其它资源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地球结构和运动的地质研究是必须的。在海底热液环境与深海生物活动模拟实验研究中,支撑技术的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对极端环境模拟系统中培养釜的研制,将解决我国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研究开发中一个重要技术瓶颈。同时,将提高我国极端环境重大装备开发的能力,积累从元部件到系统开发的原始创新能力。针对设计的培养釜必须具有以下功能:能够承受极端环境的高温(0~400℃)高压(0~60MPa);操作便捷,快速开启功能;密封安全可靠。论文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培养釜的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研究分析了支撑环结构的接触压力分布,得出了三角形分布更为符合实际接触应力分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基于准等强度准则的分析设计方法,对支撑环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使筒体各部分应力分布更加合理,安全裕度趋于一致,在保证培养釜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然后分别以圆形开孔补强结构和长椭圆形开孔补强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内压圆柱形容器不同开孔方式的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问题,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并将之应用于微生物培养釜的开孔结构设计中,取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最后选取单釜平台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系统集成性能,为展开系统性能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打下了基础。并完成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系统的集成与调试工作,进一步考察系统的各种性能,完全达到了课题要求。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绪论  10-20
  1.1 课题背景  10-14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3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3-14
  1.2 培养釜研究及应用现状  14-15
  1.3 有限元方法介绍  15-16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9
    1.4.1 研究意义  16-17
    1.4.2 研究内容  17-19
  1.5 本章小结  19-20
2 支撑环结构优化研究  20-42
  2.1 支撑环结构  20-21
  2.2 支撑环结构接触压力的可能分布  21-22
  2.3 支撑环结构建模  22-31
    2.3.1 实体模型建立  22-29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9-31
  2.4 三角形接触压力分布  31-35
    2.4.1 接触压力分布  31-33
    2.4.2 两种接触压力分布对应力强度的影响分析  33-35
  2.5 支撑环结构优化设计  35-41
    2.5.1 优化分析的准等强度原则  36-38
    2.5.2 优化设计  38-41
  2.6 本章小结  41-42
3 大口径开孔应力集中补强研究  42-57
  3.1 大口径开孔应力集中  43-45
  3.2 补强设计方法  45-46
  3.3 圆形大开孔应力集中补强研究  46-52
    3.3.1 有限元模型  47-49
    3.3.2 仿真结果分析  49-50
    3.2.3 应力分离及强度评定  50-52
  3.4 长椭圆形大开孔应力集中补强研究  52-55
    3.4.1 有限元模型  53-54
    3.4.2 仿真结果分析  54-55
  3.5 两种类型大开孔比较分析  55-56
  3.6 本章小结  56-57
4 高温高压生物培养釜系统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57-74
  4.1 系统平台  57-64
    4.1.1 硬件平台  59-62
    4.1.2 软件平台  62-64
  4.2 系统仿真分析  64-68
  4.3 系统实验研究  68-73
    4.3.1 压力控制研究  69-70
    4.3.2 温度控制研究  70-72
    4.3.3 试验结果分析  72-73
  4.5 本章小结  73-74
5 总结与展望  74-76
  5.1 总结  74-75
  5.2 展望  75-76
参考文献  76-81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1

相似论文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2. 深海环境模拟装置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TP274
  3. 高压高温探究合成β-FeSi_2热电材料,TN304.2
  4. 高温高压油井完井管柱及其密封件设计研究,TE925.3
  5. 速生杨木压缩及新型添加剂对其性质的影响,TS653
  6. 适用于热采分层注汽工艺的高温高压试验系统设计,TE357.7
  7. 高温高压下掺S体系中金刚石的合成与研究,TQ164
  8. 优质立方六面体金刚体大单晶的生长及表征研究,TQ164
  9. 熔融盐固体介质三轴压力容器的轴压摩擦标定及流体促进裂隙愈合的实验模拟,P584
  10. 高品级粗颗粒金刚石的研究,TQ164
  11. 大型模爆器强度分析的有限元精细化数值模拟与水压试验,TH49
  12. 基于参数化有限元的潜水器结构优化设计,U674.941
  13. 高温高压下天然斜绿泥石的拉曼谱峰特征,P584
  14. 铁基触媒组织与金刚石单晶合成的相关性研究,TQ164
  15. 金刚石-TiC复合超硬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64
  16. Na填充型和Fe置换型CoSb3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制备和热电特性研究,TB34
  17. 含硼金刚石聚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性能研究,TQ164
  18. 铁—镍—碳体系低氮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TQ164
  19. 晶种法柱状金刚石的高温高压生长与研究,TQ164
  20. 大鼠背部微循环活体观测模型及在失血休克—复苏研究中的应用,R459.7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生物学实验与生物学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