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

作 者: 孔静
导 师: 王淳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主体间性 高校德育 课堂交往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主客二分的德育理念以及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观照下,灌输的方法在传统的高校德育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德育主体素质存在着不足与欠缺的地方,致使传统高校德育陷入困境。当前的高校德育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方面,将受教育者从原有的“主—客”二分的德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避免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与发挥而出现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主体间性既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之上的一种属性,又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超越和规约,是衡量主体性发展的合理尺度。因此,主体间性是传统高校德育走出主客二元对立困境的必然选择。主体间性生成于人的交往之中,交往是高校德育转向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和客观基础,该理念要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需要通过交往来实现。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主体间性走向体现了高校德育理念的人文关怀、增强了高校德育课堂的实效性、推动了高校德育课堂面向时代的发展。根据传统高校德育课堂的困因,当前的课堂交往必须把握民主和谐性原则、启发探究性原则、自我发展性原则和双向建构性原则,从德育理念、目的、方法的更新,课堂主体素质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入手,才能使主体间性在高校德育课堂交往中从理论走向现实。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前言  7-12
  一、问题的缘起  7-8
  二、研究综述  8-9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9-10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0-11
  五、研究的框架  11-12
第一章 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困境分析  12-21
  一、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特征与困境  12-15
    (一) 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特征  12-13
    (二) 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困境  13-15
  二、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致困的原因  15-21
    (一) 主客二分的德育理念  15-17
    (二) 高校德育目的错位  17-18
    (三) 高校德育主体素质现状  18-19
    (四) 高校德育方法单一化  19-21
第二章 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主体间性走向  21-28
  一、传统高校德育课堂交往走出困境的出路:主体间性  21-24
    (一) 主体间性的理论内涵  21-22
    (二)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德育课堂的应用  22-24
  二、主体间性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内涵  24-26
  三、主体间性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基本特征  26-28
第三章 高校德育课堂交往走向主体间性的价值  28-36
  一、体现高校德育理念的人文关怀  28-31
    (一) 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观  28-29
    (二) 体现生成性高校德育观  29-30
    (三) 体现生活化的高校德育观  30-31
  二、增强高校德育课堂的实效性  31-33
    (一) 遵循高校德育规律  31-32
    (二) 提升高校师生的主体性  32-33
  三、推动高校德育课堂面向时代发展  33-36
    (一) 推动高校德育课堂面向全球化  33-34
    (二) 推动高校德育课堂面向网络化  34-35
    (三) 推动高校德育面向和谐社会  35-36
第四章 主体间性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生成  36-46
  一、主体间性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基本原则  36-40
    (一) 民主和谐性原则  36-37
    (二) 启发探究性原则  37-38
    (三) 自我发展性原则  38-39
    (四) 双向建构性原则  39-40
  二、主体间性下高校德育课堂交往的实现路径  40-46
    (一) 课堂主体间性理念的确立:共生性生存  40-41
    (二) 课堂教学目的的更新:人与社会的融合  41-42
    (三) 课堂主体素质的提升  42-43
    (四)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话  43-45
    (五) 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和谐性  45-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1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3. 人性化高等教育的德育价值发掘研究,G641
  4. 从主体间视角研究英语报刊的批评性阅读,H315
  5. 学术语篇中功能性言语对主体间性的建构,H052
  6. 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G420
  7. 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G641
  8.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G641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定位分析及路径选择,G641
  10. 当代学校主体间性德育实施研究,G641
  11. 从主体间性看翻译文本阐释,H059
  12.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B712.7
  13. 翻译批评主体间性多元动态体系研究,H059
  14. 论交往的实践本性和主体性特征,B089.1
  15.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G641
  16. 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G641
  17.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建立及其实施策略研究,G641
  18.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道德建设研究,B82-052
  19. 我国高校功利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G647
  20. 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G641
  21. 现代性语境下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思考,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