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郑州市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与优化

作 者: 陈珍珍
导 师: 夏安桃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郑州市惠济区 城乡结合部 教育设施 空间配置
分类号: G6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公平的教育政策。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却日益突出,具有典型二元结构的惠济区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人口分布密集混乱,教育设施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国内有关教育设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而以地理视角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兼具研究地理空间和人的社会属性的特质,对于研究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对郑州市惠济区城乡结合部教育设施以人文地理的视角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选择郑州市惠济区城乡结合部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作为研究内容。意在以人文地理的视角构建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惠济区城乡结合部进行针对性测量评价。本文首先构建了教育规模指示性指标、设施配置引导性指标、空间区位适宜性指标三大类的14项具体指标,作为教育设施配置水平的评价依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法测算了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然后从综合指标到单项指标对教育设施的空间配置水平进行分层评价。最后对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进行优化,一方面是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具体优化目标和方案,另一方面是从规划和政策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的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惠济区城乡结合部教育设施提供配置思路,并为类似城乡结合部地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1 绪论  10-2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0-12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9
    1.2.1 城乡结合部研究  12-15
    1.2.2 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研究  15-19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0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0-22
    1.4.1 研究方法  20-21
    1.4.2 技术路线  21-22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2-27
  2.1 相关概念  22-25
    2.1.1 城乡结合部  22
    2.1.2 中小学教育设施  22-23
    2.1.3 中小学教育设施配置标准  23-25
  2.2 相关理论基础  25-27
    2.2.1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25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5-26
    2.2.3 区位论  26-27
3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现状  27-36
  3.1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基本概况  27-28
  3.2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问题及其分析  28-32
    3.2.1 经济发展问题  28-29
    3.2.2 社会环境问题  29-31
    3.2.3 土地利用问题  31-32
  3.3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问题及其分析  32-36
    3.3.1 规模标准问题  33-34
    3.3.2 办学条件问题  34
    3.3.3 空间区位问题  34-36
4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  36-49
  4.1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方法  36-41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6-40
    4.1.2 教育设施配置水平测算方法  40-41
  4.2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评价  41-49
    4.2.1 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测算结果  41-45
    4.2.2 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45-49
5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  49-57
  5.1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49-54
    5.1.1 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目标  49-52
    5.1.2 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方案  52-54
  5.2 惠济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配置对策建议  54-57
    5.2.1 规划对策  54-55
    5.2.2 政策建议  55-57
6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57-59
  6.1 结论  57
  6.2 不足之处  57-59
参考文献  59-61
附录  61-62
致谢  62-63

相似论文

  1.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2. 南通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G633.7
  3.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文化建设研究,C912.8
  4. 城乡结合部农民社区参与行为研究,C912.82
  5.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问题研究及规划方法初探,TU984.14
  6.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F832.7
  7. 基于RS和GIS的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评估研究,F301.2
  8. 朝鲜时代(1392-1910)上流住宅建筑空间构成研究,TU-093
  9. 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研究,F293.2
  10. 晋西黄土区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S727.21
  11.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研究,F299.22
  12. 城乡结合部农地流转问题研究,F301.2
  13. 基于“3S”技术的区域林业生态工程空间配置的研究,S712
  14.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C912.81
  15.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研究,F291.3
  16. 外力推动下的变迁——一个藏区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研究,C912.8
  17. 基于RS/GIS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P208
  18. 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扩张机理研究,F293.2
  19. 教育设施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F224
  20.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F301
  21. 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