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教育哲学视域中的死亡观教育

作 者: 迟西琴
导 师: 杨桂华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死亡观教育 教育哲学 存在主义 教学建构 死亡知识
分类号: G40-0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死亡观教育,是一门以死亡为主题而进行相关教学的专门学科。这一独特的教育学科从其在美国诞生以来,便向全世界范围辐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目前的死亡观教育,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死亡观教育的知识内容缺乏周到的整合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本文根据当代死亡观教育的困境主张将死亡观教育纳入教育哲学的视域,并以教育哲学指导死亡观教育:从教育哲学视域出发,讨论死亡观教育的教学建构死亡知识构成问题,为解决死亡观教育的困境提供思路。文章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关于死亡观教育基本问题的阐释。文章首先通过叙述死亡的意涵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死亡禁忌,引出死亡观教育问题,并详细解释了死亡观教育的定义与内容;随后,从马克思“人学”的宏观角度出发对死亡观教育的深层价值进行全面剖析,认为死亡观教育在关怀人类生命、促进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启示国家福利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在简要阐述中外死亡观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目前死亡观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开展过程中于知识问题与教学实践上所遇到的普遍困境,同时,还就死亡观教育在中国遭遇的特定困境做出了说明:人们对死亡观教育缺乏认同感,导致学校教育对死亡观教育的重视不够,死亡观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极为缓慢。第二部分针对死亡观教育在国际上的普遍困境与在我国的特定困境,讨论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死亡观教育何以可能。教育哲学是由哲学与教育学这两门学科交叉衍生而成的一门独立学科。本文具体阐述了教育哲学的如下优越性:理论深刻性与实践导向性的结合、信念指向性以及时代超越性,肯定了其在解决死亡观教育困境问题中的积极意义。同时,本文主张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去讨论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死亡观教育,并详细阐述做出这种主张的原因:存在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与死亡观教育目的之契合、存在主义“人的向度”之教育理念对死亡观教育的有效性、存在主义视角对中国情境的适应性。另外,第二部分还就本文的立场给予了澄清,指出:首先,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也有其理论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用扬弃的观点加以考量;其次,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以“人的社会生命价值”处理死亡问题、克服死亡恐惧,是开展死亡观教育的最根本立论基础,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讨论死亡观中的教学困境与知识问题困境,不能脱离这一最根本的立论基础。第三部分讨论了死亡观教育中的教学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现有死亡观教育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问题上存在的不足,随后,主张建立一种关于死亡观教育的新型教育主体间的交往策略与新型的教学操作策略。认为,新型交往策略主要表现为: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地位、建立对话式的交往关系、唤醒个体的责任意识、关注师生交往的信任基础、形成交往关系中的关怀特质。新型的教学操作策略则主要表现为:提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与照顾差异、开启任务驱动教学法。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教学过程中的死亡认知原则导向问题,认为死亡观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原则应包括:重心定位于向死而生的生存世界、建立对多元死亡文化观念的尊重原则、确立主流死亡认知与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境。其中,“重心定位于向死而生的生存世界”这一原则,不仅表达了与死亡观教育的根本立论基础之契合,还表现出与中国情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探讨了死亡观教育中的知识问题。本文主张,应建立一种合理的死亡观教育知识观,以克服目前死亡观教育在知识问题上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功能与知识体系散乱化这两点不足。认为,这种合理知识观的核心内容主要为:一、打造全面化的死亡知识,为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机会;二、明确人文死亡知识的主体地位;三、从“人类学”的视角打通死亡知识间的关联与对话;四、以融入学生生活世界为导向,打破死亡知识的单向灌输。同时,在死亡知识的具体内容上,本文强调加强对死亡哲学知识的凸显,这不仅是在存在主义的启示中得出的结论,更与死亡哲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与功能有关,进而,本文展开了对死亡哲学知识所具有的特点与功能的讨论,亦阐明了其与死亡观教育根本立论基础的契合。最后,本文还探讨了死亡知识中的重要现实主题,即自杀与临终关怀,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解。将教育哲学运用到死亡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讨论现有死亡观教育的不足,这是对死亡观教育展开的一次开创性尝试。故此,本研究所作的仅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但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上看,这亦将为死亡观教育研究开辟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5
第一章 引言  15-21
  一、 选题意义  15-16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16-19
  三、 基本思路  19-21
第二章 突破死亡禁区:死亡观教育主要问题论说  21-49
  第一节 死亡观教育的提出  21-31
    一、 死亡的意涵与禁忌  21-26
      (一) 死亡的意涵  21-23
      (二) 现实生活的死亡禁忌  23-26
    二、 死亡观教育的定义与内容  26-31
      (一) 死亡观教育的定义:关怀—预防—价值的三维意蕴  27-29
      (二) 死亡观教育的内容:认识—情感—信念—行为层面的整体关联  29-31
  第二节 从马克思“人学”的宏观角度看死亡观教育的全面价值  31-40
    一、 人类生命之安顿  31-34
      (一) 于自然生命的关照  32
      (二) 于精神生命的抚慰  32-33
      (三) 于社会生命的关怀  33-34
    二、 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  34-37
      (一) 促进社会公德建设  34-35
      (二)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35-36
      (三) 推动家庭美德建设  36-37
    三、 国家福利发展之启示  37-40
      (一) 对慈善事业的带动  37-38
      (二) 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深省  38-40
  第三节 死亡观教育的开展与困境  40-49
    一、 开展死亡观教育的必要性  40-42
      (一) 社会死亡问题的突出  40-41
      (二) 公众死亡知识的匮乏  41
      (三) 个体发展的需要  41-42
    二、 国内外死亡观教育的开展  42-45
      (一) 国外死亡观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42-44
      (二) 我国死亡观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44-45
    三、 死亡观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45-49
      (一) 死亡观教育的知识内容缺乏周到的整合  45-47
      (二) 死亡观教育的教学实践缺乏方法论指导  47
      (三) 死亡观教育在中国的特定困境  47-49
第三章 教育哲学视域中的死亡观教育何以可能  49-72
  第一节 教育哲学与死亡观教育  49-58
    一、 教育与哲学  49-53
      (一) 教育科学源于哲学  49-50
      (二) 教育本身需要哲学  50-53
    二、 教育哲学的优越性  53-55
      (一) 理论深刻性与实践导向性的结合  53
      (二) 实践反思中的信念指向性  53-54
      (三) 时代超越性  54-55
    三、 教育哲学对死亡观教育困境的深层把握  55-58
      (一) 教育哲学对死亡观教育知识内容的整合  55-57
      (二) 教育哲学对死亡观教育实践的指导  57-58
  第二节 哲学视角的寻找:存在主义与死亡观教育的精神共鸣  58-72
    一、 作为一种危机哲学的存在主义  58-61
      (一) 存在主义的产生背景  58-60
      (二)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60-61
    二、 场域的契合:存在主义视角的确立  61-67
      (一) 存在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与死亡观教育目的之契合  61-63
      (二) 存在主义“人的向度”之教育理念对死亡观教育的有效性  63-65
      (三) 存在主义视角对中国情境的适应性  65-67
    三、 立场澄清  67-72
      (一)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评价  67-68
      (二) 扬弃精神下的存在主义发挥  68-69
      (三) 死亡观教育的根本立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人的社会生命”  69-72
第四章 死亡观教育的教学建构  72-104
  第一节 死亡观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关系  72-82
    一、 传统教师权威下的师生关系与存在主义师生观  72-76
      (一) 对传统教师权威下师生关系的反思  72-74
      (二) 存在主义师生观  74-76
    二、 死亡观教育主体间的交往策略  76-82
      (一) 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地位  76-77
      (二) 建立对话式的交往关系  77-78
      (三) 唤醒个体的责任意识  78-79
      (四) 关注师生交往的信任基础  79-80
      (五) 形成交往关系中的关怀特质  80-82
  第二节 存在主义在教学方法中的启示  82-90
    一、 存在主义教学法  82-84
      (一) 启发式教学  82-83
      (二) 个别化教学  83
      (三) 重视活动课程  83-84
    二、 死亡观教育的教学操作  84-90
      (一)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相结合  85-87
      (二) 因材施教与照顾差异  87-88
      (三) 开启任务驱动教学  88-90
  第三节 死亡认知的原则导向  90-104
    一、 存在主义对死亡认知的终极目的  90-96
      (一) 生与死的对峙与和解:以死观生的意义转向  90-93
      (二) 人的必死性与人的自由:死亡面向下的自由  93-94
      (三) 个体性原则释义:生与死的主体反思  94-96
    二、 死亡观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原则  96-104
      (一) 重心定位于向死而生的生存世界  96-99
      (二) 建立对多元死亡文化观念的尊重原则  99-102
      (三) 确立主流死亡认知与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境  102-104
第五章 死亡观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104-138
  第一节 存在主义知识观的应用  104-113
    一、 死亡观教育在知识问题上的缺陷  104-106
      (一) 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功能  104-105
      (二) 死亡知识系统的散乱状态  105-106
    二、 死亡观教育的知识观  106-113
      (一) 存在主义知识观  106-108
      (二) 死亡观教育中的合理知识观  108-113
  第二节 死亡哲学知识的凸显  113-126
    一、 死亡是哲学的“最高问题”  113-114
    二、 死亡是哲学的永恒主题  114-122
      (一) 先秦儒家的“死亡搁置”  115-117
      (二) 希腊三贤关于死的意志  117-120
      (三) 马克思的死亡哲学  120-122
    三、 死亡哲学的功能  122-126
      (一) 哲学思维促使个人死亡态度的自觉  122-123
      (二) 哲学的慰藉  123-124
      (三) 死亡哲学与生命价值  124-125
      (四) 死亡哲学与生活理想  125-126
  第三节 存在主义对自杀与临终关怀的启示  126-138
    一、 自杀  126-132
      (一) 荒谬的世界与自杀原因  127-129
      (二) 自杀与自由  129-132
    二、 从死亡心理到临终关怀  132-138
      (一) 临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  132-133
      (二) 临终关怀概述  133-135
      (三) 临终关怀的伦理疑虑  135-138
第六章 结语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46
致谢  146-148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48-149

相似论文

  1.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2.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3. 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B82
  4. 灵魂的失明与再生,I552.074
  5. 吴俊升教育哲学思想研究,G40
  6. 雨王汉德森:生存价值的执着追求者,I712.074
  7.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喜福会》,I712.074
  8. 论《八月之光》的存在主义特征,I712.074
  9. 荀子教育哲学的理论建构及其现实诉求,G40-09
  10. 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G40-02
  11.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意识,I712.074
  12. 《诺斯托罗莫》的存在主义解读,I561.074
  13. 颜元教育哲学研究,G40-092
  14.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个体境遇解读,J905
  15.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意义,J60-4
  16. 萨特“文学介入说”思想评述,I565
  17. 《海浪》:“存在”与“消逝”的双重变奏,I561
  18. 寻找存在的意义,I712
  19. 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转变,D091.6
  20. 论池田大作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B82-092
  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62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