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关系研究

作 者: 郭晋豫
导 师: 韩志红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环境公益 起诉主体 起诉关系
分类号: D9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应该以环境公益保护为基本着眼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设计中的每一部分的考量都要围绕环境公益的有效保护进行。而不是为了制度设计的方便而摒弃其宗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便是建立在对传统民事诉讼制度某些条件性规定改良的基础上,以便达到高效保护环境公益的目的。这种对传统民事诉讼制度的改良也必须是确定的、可行的,并且能在改良后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框架内,对环境公益起到高效的保护。在本着上述宗旨的指导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改的民诉法增加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的修改标志着公益诉讼机制正式进入立法。但我国修改后的《民诉法》对启动公益诉讼的主体规定不甚完善,这直接导致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无法对环境公益进行高效的维护。因此,中国应当明确并建立大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告体系,明确原告主体范围,既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明确检察院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内的角色,即起到督促和支持起诉的作用。在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主体的范围的同时,与之并行的是如何理解和协调各主体之间的起诉关系。“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诉讼请求和救济体系都是沿着传统民事诉讼制度的框架展开,私权的请求和保护亦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所以在处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各原告主体的起诉关系时,不应当忽略私益诉讼的作用,起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简单的用一刀切式的思维进行排序,而是应当不同情况不同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分为四大部分:有关机关、有关组织和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起诉关系以及最后的结论。在“有关机关”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益诉讼制度原告主体范围中“有关机关”的界定,有关机关包括哪些机关?是否包括了在司法实务中包含具有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和具有相应职能的行政机关?在“有关组织和公民”部分,主要是针对非政府性的环保组织加以论述,并且参考外国公民诉讼制度,提出公民应当和相关组织并行列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告主体范围中。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起诉关系”部分,通过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主体范围的梳理、论述多元化起诉主体的冲突现象,理顺各个起诉主体之间的起诉关系以及起诉条件,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起诉模式进行微探。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梳理。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实践过程中、以及国外经典案例加以入手和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的情形与理论的背离和混乱,提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主体范围规定的模式;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各国的立法例,进而提出在我国特殊的适用情形下所应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教训;文献分析法法主要是通过我国近年来学者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所持的观点进行统计和梳理,进而分析其不合理之处,找到不足之处,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经验笔者将运用以上研究方法,对文章提出的观点和内容加以论证并做出解答、给予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s  6-9
引言  9-10
1. 有关机关  10-23
  1.1 环保机关  12-15
    1.1.1 作为原告的必要性  12-14
    1.1.2 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  14-15
  1.2 检察机关  15-23
    1.2.1 学界观点  15-18
    1.2.2 检察机关不应成为原告  18-22
    1.2.3 检察机关介入诉讼的条件  22-23
2. 有关组织和公民  23-38
  2.1 有关组织  23-29
    2.1.1 环保非政府组织  25-27
    2.1.2 环保非政府组织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限制  27-28
    2.1.3 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完善  28-29
  2.2 公民个人  29-38
    2.2.1 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合理性  32-34
    2.2.2 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可行性  34-38
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起诉关系  38-45
  3.1 多元化起诉主体的冲突  38-39
  3.2. 解决机制——合理安排诉讼主体起诉顺序  39-45
    3.2.1 起诉主体关系的理论基础  39-41
    3.2.2 起诉关系  41-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2. 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2.68
  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X820.3
  4. 环境公益诉讼研究,D925
  5. 论我国环境法的区域控制原则,D922.68
  6.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922.68
  7. 企业国有资产法主体体系研究,F123.7
  8. 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研究,D925.1
  9.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D925.3
  10.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X820.3
  11. 公益诉讼研究,D925
  12. 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922.68
  13. 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主体问题研究,D925.3
  14.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922.6
  15. 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925.1
  16. 公益诉讼研究,D925
  17. 都市壁画的公共性,J218.6
  18.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D922.6
  19.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925.1
  20. 基于生态视觉的户外公益广告研究,J524.3
  2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研究,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