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研究

作 者: 任玉飞
导 师: 任阿娟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 着力点 基本前提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十七大到十八大,我党一直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视为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两化的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又是贯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更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势在必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不仅关乎着中国的前途、民众的幸福,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发扬、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政治认同感、确定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主要以当代的国内和国际局势为背景,运用文本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辩证分析法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推进工作进行研究,以中国化重理论,大众化重实践的角度为突破口,研究两化关系的融通性、互补性及其差异性,梳理脉络,得出规律性认识。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分析和探讨中国化和大众化在当代中国如何发展。论文的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方法和创新性。第二章对着力点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力点、大众化着力点的科学内涵进行阐述,有了概念的解析做基础,才能更好的展开理论的成型与创新,最后说明两化的融通性。只有对二者关系进行清楚的梳理,才能有益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掌握,有益于人民群众对世界的改造。第三章是回顾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都有哪些理论进展,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是值得借鉴的。还回顾了大众化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任务,主要是实践上的突破、成就,从实践中得出理论。第四章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进行分析,中国化着力点总结了之前的宝贵经验;大众化着力点主要从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的角度进行解析。第五章充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脉搏,并基于当代两化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推进两化的前提性问题。最后是结束语,整体概括论文核心思想,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推进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蓬勃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10-14
    1.1.1 研究的缘起  10-12
    1.1.2 当代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意义分析  12-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4-16
  1.3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16-17
    1.3.1 研究方法  16
    1.3.2 创新性  16-1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概述  17-25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的科学内涵  17-22
    2.1.1 着力点概念解析  17-18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力点的科学内涵  18-19
    2.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点的科学内涵  19-22
  2.2 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的融通性  22-25
    2.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主线和主导  22-23
    2.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理论的实践目的、现实要求、实现力量  23-24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统一于广大人民的实践中  24-2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不同时期的着力点  25-36
  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5-29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阶段着力点  25-26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阶段着力点  26-27
    3.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阶段着力点  27-28
    3.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四阶段着力点  28-29
  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29-32
    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点  29-30
    3.2.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  30-31
    3.2.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点  31-32
  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着力点表现  32-36
    3.3.1 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2-33
    3.3.2 坚定理论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3-34
    3.3.3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34-36
第四章 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着力点分析  36-45
  4.1 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  36-40
    4.1.1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6-37
    4.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37-38
    4.1.3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8-39
    4.1.4 通过历代共产党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再创造  39-40
  4.2 着力构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机制  40-45
    4.2.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着重于完善运行机制  40-41
    4.2.2 构建领导机关推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  41-42
    4.2.3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生活化为发展方向的理论传播机制  42-43
    4.2.4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过程的效果反馈机制  43-45
第五章 观照“当代着力点”明确“两化”的基本前提  45-50
  5.1 领导干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具有核心领导责任  45-47
    5.1.1 领导干部要做信仰的模范  46
    5.1.2 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模范  46
    5.1.3 领导干部要做实践的模范  46-47
  5.2 理论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  47-48
    5.2.1 理论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职责意识  47
    5.2.2 理论工作者应加强理论研究创新能力,提高理论素养  47-48
    5.2.3 理论工作者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实践能力  48
  5.3 人民群众要提高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48-50
    5.3.1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水平  49
    5.3.2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49-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2.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5.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6. 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G649.2
  7.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G649.2
  8.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B512.7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向度研究,D61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61
  11. 论《大众哲学》的“人情味”,B27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3.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研究,D61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有效方法研究-基于网络的视角,G641
  16. 《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B27
  17.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年),D232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A811
  19.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方法初探,A811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研究,D61
  21. 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中国化,A8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