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问题研究

作 者: 江若
导 师: 刘丽琼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之后,国内学术界就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自2007年至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日渐深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路径、意义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理论论证。然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点和看法。笔者发现,在这些观点和看法当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并且,这些误区还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存在了一些问题。由于这些误区和问题的存在,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有所折扣,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因此,笔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这一命题,以期能有一个科学的“观”来统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思想依据。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和发展。能否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于科学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实现长远发展所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含义和基本要素;其次,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举措。本文的观点对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8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7-9
    一、选题缘由  7-8
    二、研究意义  8-9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评价  9-13
    一、国内研究现状  9-12
    二、国外研究现状  12-13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5
    一、研究内容  13-14
    二、创新之处  14-15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8
    一、研究思路  15-16
    二、研究方法  16-18
第一章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18-32
  第一节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含义  18-20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内涵  18-19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性质  19-20
  第二节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基本要素  20-32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内涵  21-2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路径  24-28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意义  28-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32-4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认识上的误区  32-36
    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理解上的误区  32-34
    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上的误区  34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上的误区  34-35
    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理解上的误区  35-3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6-40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36-37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7-38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38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8-40
  第三节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必要性  40-45
    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40-42
    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  42-45
第三章 如何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  45-59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45-49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45-46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46-47
    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47-48
    四、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48-49
  第二节 树立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49-53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49-50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具体的受众相适应  50-51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科学有效的路径相契合  51-53
  第三节 树立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  53-55
    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性及其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  53-54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54-55
  第四节 树立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创新意识  55-59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  55-56
    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56-57
    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  57-59
结语  59-60
参考文献  60-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3-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双足机器人快速步行动力学研究,TP242.6
  2.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3.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5.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6.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10.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11.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3.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5.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16.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8.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19. 地方性知识研究,N02
  20. 随机时变系统的精确能观性和离散时间随机时不变系统的弱稳定性,O231
  21. 农村80后已婚妇女生育观研究,C924.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