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王菊
导 师: 徐勇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卫生高职 新生 心理健康 SCL-90 UPI EPQ 影响因素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招生批次的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他们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相比,在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他们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自卑心理。高职新生进入新的环境后,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何迅速使自己尽快适应现实,主动地接受几年大学生活的挑战,是每位高职学生都要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了解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人格特征,及时而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以便早期发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不良心理倾向;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目的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有所了解,同时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早期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2210名新生,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网络测评。研究结果1.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状况SCL-90测评结果显示,在有效测试的2121人中,有心理困扰的学生1208人,占60.73%;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学生170人,占8.02%。在各因子总检出率(因子分≥2)中,以强迫症状最明显,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第三是焦虑,其他依次是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其他、精神病性、躯体化。与全国常模相比,卫生高职院校新生九项因子分、总均分、阳性项目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极其显著(P<0.01);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4项因子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3项因子分均高于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I测评结果显示,第一、二、三类检出率分别为20.74%、27.86%、51.39%。女生高于男生;父亲无业高于有职业者;家庭经济条件差着高于家庭经济条件好者;有家族既往病史者高于无家族既往病史者;有重大病史者高于无重大病史者;单亲家庭高于父母不在身边和在父母身边成长者;与父母关系有隔阂者高于关系一般、良好、亲密者;6岁前寄养在别人家者高于在父母长辈身边成长者;近期有重大生活变故者高于无重大生活变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母亲职业、对卫生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Q测评结果显示,卫生高职院校新生男生在E、P、L量表均分上与大中学生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E、L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在E、N、P、L量表均分上与16-19周岁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E、L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N、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女生在E、N、P、L量表均分上与大中学生常模和16-19周岁常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E、L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N、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常模。2.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经济条件、家族既往病史、重大疾病史、成长状况、与父母关系、6岁前生活情况和近期重大生活变故,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3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卫生高职院校新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自我完善、人际关系、情感和经济等几方面。4.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本次调查显示我院新生心理健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环境和社会的原因。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可能由多种因素构成,既有自身内部的、主观的原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外部的、客观的原因,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结论与建议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检出率较高,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自身因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及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促进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协调发展。学校积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新生心理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心理氛围;有针对性的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增强独立自主性;引导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校园新生活;加强关怀,重视贫困群体新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新生心理健康素质;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缓解新生心理困惑。新生自我调节,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尽快适应新环境;积极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重新定位,主动适应高职学习生活;积极自我调节,合理宣泄情绪;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多方协作,加强新生危机事件的预警干预机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前言  13-15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5-22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2-49
  1 一般情况  22
  2 SCL-90测试结果分析  22-33
    2.1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22-24
    2.2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SCL-90测量结果与全国常模、大学生常模的比较  24-25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25-32
    2.4 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32-33
  3 UPI测试结果分析  33-43
    3.1 卫生高职新生UPI总体情况  33-34
    3.2 不同人口学特征卫生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34-39
    3.3 UPI关键项目和辅助项目选择情况  39-40
    3.4 UPI心理症状倾向情况  40-43
    3.5 UPI项目选择频数分布情况  43
  4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分析  43-45
    4.1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EPQ测量结果与常模比较  43-44
    4.2 卫生高职院校不同性别新生各量表分数比较  44
    4.3 卫生高职院校是否独生子女新生各量表分数比较  44-45
    4.4 卫生高职院校四种性格新生各量表T分比较  45
  5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45-49
    5.1 EPQ四种性格新生SCL-90 10因子比较  45-46
    5.2 UPI三类性格新生SCL-90 10因子比较  46-47
    5.3 UPI三类新生EPQ分数比较  47
    5.4 有无轻生意念新生SCL-90、EPQ分数比较  47-49
第四章 讨论  49-66
  1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状况  49-51
  2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51-55
  3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55-58
  4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58-61
  5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61-66
参考文献  66-69
综述  69-88
  参考文献  84-88
附录  88-98
致谢  98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3.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4.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5.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7.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8.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0.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1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2.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4.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5.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B844.2
  16.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7. 杭州市室内典型VOCs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X51
  18.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19.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20.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的探索,G444
  21. 构建区域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系统的实践研究,G4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