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道德经历与公我意识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作 者: 丁哲希
导 师: 李晔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不道德经历 不道德行为 公我意识
分类号: B8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往研究多以不道德行为单独作为前因变量或是结果变量进行研究,然而,新近对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研究多关注其动态性,即过去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对之后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动态的视角考察了个体的不道德经历,即过去做过的不道德行为对之后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此外,以往研究指出了公我意识与不道德行为之间可能的联系。本研究同时考察了公我意识与不道德经历的交互作用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公我意识状态下个体的不道德经历对不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一采用情境故事法,探究个体之前做过的不道德行为,即个体的不道德经历对个体未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回忆法与自我意识量表,考察不道德经历与特质性的公我意识对个体未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三采用行为想象法与内隐启动法,同样旨在考察不道德经历与状态性的公我意识对个体未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以巩固研究二的结果。结果表明,个体的不道德经历影响其之后的不道德行为,有不道德经历的个体未来的不道德行为显著地多于没有不道德经历的个体;个体的公我意识影响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公我意识高的个体的不道德行为显著地少于公我意识低的个体;公我意识与不道德经历的交互作用对不道德行为有影响,即有不道德经历的个体只有在公我意识低时,其不道德行为才会显著增加;而有不道德经历的个体在公我意识高时,其不道德行为会显著地减少。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引言  10-13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3 研究目的  12-13
2 文献综述  13-28
  2.1 不道德经历  13-19
    2.1.1 不道德经历与自我  13-15
    2.1.2 不道德经历与情绪  15-16
    2.1.3 不道德经历与认知  16-19
    2.1.4 不道德经历与行为  19
  2.2 公我意识  19-25
    2.2.1 概念  19
    2.2.2 公我意识与行为  19-23
    2.2.3 公我意识与道德行为  23-24
    2.2.4 公我意识与不道德行为  24-25
  2.3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及问题提出  25-26
  2.4 研究设计及假设  26-27
  2.5 研究方案流程图  27-28
3 研究一 不道德经历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28-32
  3.1 研究目的  28
  3.2 研究假设  28
  3.3 研究方法  28-29
    3.3.1 被试  28
    3.3.2 实验设计  28
    3.3.3 实验材料和程序  28-29
  3.4 结果与分析  29-30
    3.4.1 自变量操纵有效性检验  29-30
    3.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30
    3.4.3 卡方检验结果  30
  3.5 讨论  30-32
4 研究二 不道德经历与特质性公我意识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32-36
  4.1 研究目的  32
  4.2 研究假设  32
  4.3 研究方法  32-33
    4.3.1 被试  32
    4.3.2 实验设计  32-33
    4.3.3 实验材料和程序  33
  4.4 结果与分析  33-35
    4.4.1 自变量操纵有效性检验  33
    4.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33-34
    4.4.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4-35
  4.5 讨论  35-36
5 研究三 不道德经历与情境性公我意识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36-40
  5.1 研究目的  36
  5.2 研究假设  36
  5.3 研究方法  36-37
    5.3.1 被试  36
    5.3.2 实验设计  36
    5.3.3 实验材料和程序  36-37
  5.4 结果与分析  37-39
    5.4.1 自变量操纵有效性检验  37
    5.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37-38
    5.4.3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38-39
  5.5 讨论  39-40
6 总讨论  40-44
  6.1 不道德经历与不道德行为  40
  6.2 公我意识与不道德行为  40-41
  6.3 不道德经历与公我意识的交互作用  41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41-44
7 总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52
附录  52-59
  附录1 研究一问卷  52-54
  附录2 研究二问卷  54-57
  附录3 研究三问卷  57-59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59-60
后记  60

相似论文

  1.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G711
  2. 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B82
  3. 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G621
  4. 从《傲慢与偏见》和《劝导》看奥斯丁女性主义之古朴表现与发展,I561.074
  5. 记者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G214
  6. 审美道德表象训练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G621
  7. 对希腊公投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H052
  8.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G641
  9. 回族学生民族道德行为检视与治理-以云南回族为例,G751
  10. 生态伦理的经济分析,B82-05
  11. 我国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行为研究,G803
  12.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3. 初中生道德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1
  14. 揭发积极态度与揭发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15. 父母言行对幼儿不道德行为纠正的个案研究,G611
  16. 新形势下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以山西省三所法院为例,D926.2
  17.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探究,D432.62
  18. 道德情景下内隐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B82-054
  19. 顾客不道德行为下的酒店员工情绪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法,F272.92
  20. 学校不道德行为问题研究,G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