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宁地区钟磬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作 者: 汪沐溪
导 师: 贺志凌
学 校: 沈阳音乐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辽宁地区   形制 文化内涵
分类号: K87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是“金石之乐”的代表,其使用标志着中国礼乐制度的建立。它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内涵,对于真实的反映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极具价值。辽宁地区是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名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其名起始较晚,该名1929年民国时才有,但这一地区自夏商时期就已是幽州、营州之重地。其地域历代往复更迭,但都不属于正宗“中原”之地,所以主体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从已知的辽宁钟磬出土实物和相关材料看,与中原钟磬为同一衣钵,但是明显滞后于同时期中原的同类乐器,在其细部有明显的燕属遗风。在为数不多的辽宁地区钟类乐器中,卤簿钟(北宋)与大晟南吕钟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历史特点、乐制及铸造技术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笔者通过对钟体各部细节信息的梳理、辨析,运用比较法,总结其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以所在历史背景为前提,依据相关文献及实物资料,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内涵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编磬、编钟,为清代早、中期重要的宫廷遗物,彰显了皇家威仪之象,为我们研究清代钟磬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辽宁目前发现的出土石磬均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系统,如:水泉、北票、喀喇沁旗等遗址出土的文物,均具有相似的特征。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商文化的祖源之一,它继承了红山文化的传统,保持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又汲取周邻地区的先进文明,较早地进入到了国家文明社会。成为燕山南北地区在夏商时期文明成就的典范。本文主要以辽宁地区的钟磬乐器为研究对象,就其形制数据、纹饰铭文、功能、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墓葬文化的探究,运用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及音乐文献学相互佐证,进而勾勒出辽宁地区钟磬文化的基本特征,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以及与其它地域之间的音乐文化差异。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引言  7-8
第一章 研究现状(2000 年——2011 年)  8-12
  第一节 钟的研究  8-9
  第二节 磬的研究  9-10
  第三节 钟磬引发的礼乐研究  10-12
第二章 “辽宁地区”“钟”、“磬”历史文化解析  12-16
  第一节 辽宁的历史地理界定  12
  第二节 钟磬历史及文化  12-14
  第三节 辽宁地区的钟磬文化  14-16
第三章 辽宁地区钟类遗存及音乐考古学分析  16-57
  第一节 辽宁地区的铜铃  16-25
    一、 辽宁抚顺莲花堡铜铃(4 件)  16-17
    二、 辽宁西丰西岔沟汉墓铃(1 件)  17-18
    三、 葫芦岛乌金塘铜铃(2 件)  18-19
    四、 阜新县四家子辽墓铜铃(1 件)  19-20
    五、 建平县大拉罕沟銮铃(2 件)  20-21
    六、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车马铃(1 件)  21
    七、 北票县三燕文化小铜钟及三环铃(2 件)  21-22
    八、 大连旅顺大潘家村西汉墓铃(1 件)  22-23
    九、 朝阳姑营子辽代铜铃(13 件)  23-24
    十、 与同时期其他铜铃的比较  24-25
  第二节 凌源县三官甸编钟  25-31
    一、 凌源的历史地理界定  25-26
    二、 遗址文化  26
    三、 器物形态  26-27
    四、 与同时期典型编钟的比较分析  27-31
  第三节 大晟南吕编钟  31-49
    一、 大晟钟历史背景  31-33
    二、 器物形态  33-35
    三、 与同时期典型大晟钟的比较分析  35-49
  第四节 辽宁省博物馆藏卤簿钟  49-55
    一、 “卤簿”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49-50
    二、 器物形态  50-54
    三、 卤簿钟的文化内涵及负载文化  54-55
  第五节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编钟  55-57
    一、 历史背景  55
    二、 器物形态  55-56
    三、 文化内涵分析  56-57
第四章 辽宁地区磬类遗存及音乐考古学分析  57-69
  第一节 建昌县二道湾子乡特磬  57-58
    一、 建昌的历史地理界定  57-58
    二、 器物形态  58
    三、 磬的音乐考古学分析  58
  第二节 建平县水泉特磬  58-60
    一、 遗址文化  59
    二、 器物形态  59-60
    三、 磬的音乐考古学分析  60
  第三节 北票特磬  60-61
    一、 遗址文化  60
    二、 器物形态  60-61
    三、 磬的音乐考古学分析  61
  第四节 内蒙古喀喇沁旗特磬  61-62
    一、 喀喇沁旗的历史地理界定  61
    二、 遗址文化  61-62
    三、 器物形态  62
    四、 磬的音乐考古学分析  62
  第五节 与辽宁出土磬同(近)时期的其他特磬的比较分析  62-67
    一、 辽宁地区特磬之间的比较  62-63
    二、 与河南偃师二里头特磬的比较  63
    三、 与河南安阳武官村特磬的比较  63
    四、 与河南安阳小屯村北洹水南岸特磬的比较  63-64
    五、 与河南安阳殷墟西区特磬的比较  64
    六、 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特磬的比较  64
    七、 与山西夏县东下冯特磬的比较  64-65
    八、 与山西阳城灵泉寺特磬的比较  65
    九、 与山西灵石旌介特磬的比较  65
    十、 与平陆前庄特磬的比较  65-66
    十一、与陕西蓝田怀真坊特磬的比较  66
    十二、与河北藁城台西村特磬的比较  66-67
  第六节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编磬  67-69
    一、 历史背景  67
    二、 器物形态  67-68
    三、 文化内涵分析  68-69
结语  69-71
参考文献  71-75
图目录  75-78
附件  78-88

相似论文

  1.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2. 云烟高端品牌个性化文化内涵研究,F273.2
  3. 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动态及其受交配和钟基因沉默的影响,S433.4
  4. 苏钟猪TLR4基因多态性及编码区C1027A功能分析,S828
  5.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考察,H136
  6. 基于良渚文化的设计实践与应用研究,K876.8
  7. 钟云舫《振振堂诗稿》研究,I207.22
  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教学,H195
  9. 家蚕TIME-EA4进化及昼夜节律生物钟基因的克隆、进化和反馈环路研究,Q78
  10. 梳篦装饰艺术转型初探,J525
  11. 汉代“七”体研究,I206.2
  12. 汉语中“左”“右”的认知解释,H15
  13. 宋代禽言诗研究,I207.22
  14. 张爱玲小说服饰的文化意蕴,I207.42
  15. 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J605
  16. “传统春晚”意蕴的消退,G229.2
  17. 遗址博物馆建筑与遗址研究,TU242.5
  18. 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研究,I712.074
  19. 浅析明代理学影响下的复制木刻版画,J217
  20. 上博楚竹書《凡物流形》研究,B223
  21. 城市地价对用地规模的时间尺度效应研究-以石家庄市五区为例,F293.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各种用品器物 > 音乐文物、戏剧文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