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敦煌文化对韩国三国时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作 者: 李洪
导 师: 王赞
学 校: 中国美术学院
专 业: 中国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 高句丽 古墓壁画 百济 山水纹砖 新罗 天马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
分类号: K879.4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常常对物质和精神世界产生疑问,对这种疑问的探索和研究是促使人们创造性思考的动力。带着这种冒险性精神的觉醒,促成了我对世界的反思。从这种情况来看,人类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中国,是使本人广阔的冒险精神觉醒的研究背景和导向。文明的基础,包括了很多要素,例如,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还有制度的基础等。现象的深入研究,也开启了我对韩、中文化了解的契机。本人论文的主线是敦煌文化对韩国三国时期区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的内容以韩国三国时代美术为主。特别是以韩国三国时代美术中几个永恒的主题与敦煌壁画题材采取比较的办法进行研究。首先,对高句丽美术现象的分析,通过高句丽古墓壁画的三个分期(初期、中期、后期)的特征与佛教美术传入的影响,以及墓室壁画内容的研究能体会当时生活风俗和人们平素的意愿等,为死者建造的空间来看他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信念与起源。其次是对百济美术部分中,百济武宁王陵出土品的纹样与山水纹砖以及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佛教要素等方面。再就是对新罗美术中,天马冢里出土的天马图特征研究与天马图周边的唐草纹的来源等方面。另外,文章中关于中国美术中的,大部分是敦煌莫高窟的例子,我又是为什么选择敦煌作为研究对象?最确当回应的就是在历史的潮流上一览无余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可以说它是让许多观众感动的活着的美术历史标本。所有去过敦煌旅行的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莫高窟的史迹价值,但它的价值若只是通过念书或者聆听绝对很难理解。如此,所有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几乎连接在一个特殊的外部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标出它们的时空位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三国时代的美术的不同样式是受到先进文化影响不断发展而变化。这种美术文化,就像从涓涓细流自然地汇聚到江河之中,最后相逢而形成海水一样的成长。如今,韩、中两国美术的交流与发展道路也正是在这文化如洪水的时代中生存,在美术潮流上相互融合而成长,前程宏大而壮美。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引言  8-12
  一、阿且山城与三国文化  9
  二、韩国三国时代美术分析与中国的关系  9-11
  三、墓葬美术的探源  11-12
第一章 高句丽古坟壁画分析  12-20
  第一节 高句丽文化发展与佛教传入  12-13
    一、高句丽绘画的发展  12
    二、高句丽的佛教传入  12-13
  第二节 高句丽古坟壁画的制作要素  13-20
    一、高句丽古坟壁画的概况  13-14
    二、古坟壁画制作办法与材料特征  14-18
    三、高句丽与南北朝墓葬美术比较  18-20
第二章 高句丽壁画的特征与分期  20-43
  第一节 高句丽初期壁画的分析  20-27
    一、安岳3号墓(公元357年)  21-25
    二、德兴里古墓(公元408年)  25-27
  第二节 高句丽中期壁画的分析  27-34
    一、双楹墓  28-30
    二、角觗墓  30-31
    三、舞踊墓  31-34
  第三节 舞踊墓《狩猎图》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狩猎图》比较  34-37
    一、高句丽古坟舞踊墓《狩猎图》  34
    二、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狩猎图》  34-37
    三、甘肃嘉峪关魏晋3号墓《狩猎图》  37
  第四节 高句丽后期壁画的分析  37-43
    一、集安四神墓  38-40
    二、真坡里1号墓  40-43
第三章 百济佛教美术与敦煌莫高窟美术  43-61
  第一节 百济美术样式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南朝样式比较  43-52
    一、百济熏陶到中国北朝服饰样式  43-45
    二、百济的佛教美术  45-47
    三、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佛教要素  47-52
  第二节 百济美术与莫高窟的纹样  52-56
    一、百济武宁王陵出土品的纹样  52-55
    二、百济的唐草文  55-56
  第三节 百济美术与中国绘画  56-61
    一、百济壁画遗址  56-57
    二、中国绘画  57-59
    三、百济的山水纹样砖  59-61
第四章 新罗的天马图  61-77
  第一节 新罗的文化与特征  61-67
    一、新罗的首都“庆州”  61-62
    二、麻立干的登场  62-63
    三、新罗工艺品是北方民族的影响  63-65
    四、胡人的文化  65-67
  第二节 新罗与中国天马图的象征  67-74
    一、天马的起源  67
    二、新罗绘画的发现  67-69
    三、新罗天马图与中国天马图的比较  69-74
  第三节 新罗佛像与敦煌莫高窟的佛像  74-77
    一、新罗佛教的收容  74-75
    二、皇龙寺金铜佛像  75
    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  75-77
结论  77-79
致谢  79-80
参考文献  80-83
注释  83-84

相似论文

  1. 高句丽五部历史研究,K289
  2. 高句丽服饰探析,K289
  3. 新罗区生猪发酵床配套技术初探,S828
  4.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民俗研究,K289
  5. 试论新罗译语及其历史作用,K312
  6. 敦煌莫高窟壁画禽鸟图像艺术风格及技法研究,K879.41
  7. 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原因及影响探析,K242
  8. 黑齿常之考论,K242
  9. 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中的人物风俗图特征研究,K879.41
  10. 唐代男服与韩国统一新罗男服比较研究,J53
  11. 九世纪中韩日三国外交制度比较,K242
  12. 试论百济与隋唐的政治关系,K241
  13. 百济遗民问题探析,K312
  14. 流入日本的百济、高句丽遗民研究,K313
  15. 高句丽迁都平壤问题研究,K312.31
  16. 三到六世纪高句丽外交策略的变化,K289
  17. 高句丽都城历史演变体系研究,K878
  18. 崔致远与九世纪后半期的唐罗关系,K312.2
  19. 论花郎道的演变及其特征,K312.2
  20. 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K312.3
  21. 高句丽“弓矢文化”初论,K2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美术考古 > 古绘画 > 壁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