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作 者: 李玉姣
导 师: 杨存昌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刘熙载 书法 美学思想
分类号: J2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晚清学者刘熙载勤奋好学,通读古文经典,在文化充斥、时局动荡的晚清实为难能可贵,可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而对其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备深入,故本篇论文就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刘熙载出生耕读之家,传统的农耕方式给予了其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同时刘熙载又通读道家、佛家经典,形成了以“和”为核心,融于自然、顿悟的独特的美学思想。刘熙载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结合具体实例,援引名家点评,考察细致深入,这在当时都是极为宝贵的,也对后世的书法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上述对刘熙载思想渊源的探寻,本文从书法本质、书体、书家、创作技巧、批评鉴赏五个方面对其书法美学思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考察,与目前囿于书法领域的研究不同,本文着重考察了书法本质中“书意”循法方为“书象”的辩证逻辑关系;书体的演变中对“唐隶”的重视;书家的传承中对过渡阶段的书家的重视;创作技巧中用笔、结字气力平衡的把握以及落笔之前对“书意”的积累的强调;批评鉴赏中对南北书论的互证等。这些书法美学思想都是以“和”为核心思想来架构的,也是本篇论文着重考察和研究的。通过深入探究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独特特征也就跃然纸上了,本文从书法的发展史观、书法的形式意味观和书法的审美范畴观三个视角加以论述,除了目前对刘熙载公认的辩证思想外,本文着重分析了的书法发展史观中刘熙载对唐隶的继承与超越的推崇,书家中对李阳冰的推崇与自二王以来欧虞褚薛并称的否认;书法形式意味观中篆书与草书的“书意”互通;辩证的书法审美范畴中对形神问题中“他神”与“我神”与“书意”以及“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的内在关系等等。通过系统深入研究了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内容和特征,本文对其价值与局限做了简要评价,分析了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中“书如其人”与“人之累书”的内涵,因囿于儒家思想的禁锢而对王献之高超的书法技艺持不置可否的态度等等。

全文目录


目录  4-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绪论  10-14
  一、 本论文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10
  二、 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综述  10-12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4
第一章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渊源  14-22
  第一节 以“和”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14-17
    一、 儒家思想在清代的概况  14-15
    二、 刘熙载与儒家思想  15-16
    三、 儒家思想在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表现  16-17
  第二节 “无欲而静”的道家思想  17-20
    一、 道家思想在清代的概况  17
    二、 刘熙载与道家思想  17-18
    三、 道家思想在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表现  18-20
  第三节 “明离暗合”的佛家思想  20-22
    一、 佛家思想在清代的概况  20
    二、 刘熙载与佛家思想  20
    三、 佛家思想在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表现  20-22
第二章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2-44
  第一节 “书意”与“书象”——书法本质论  22-24
    一、 “书意”与“书象”  23
    二、 “书意”循“法”方为“书象”  23-24
  第二节 “祥而静”与“简而动”——书体论  24-31
    一、 篆、分、正(楷)论  25-28
    二、 行、草论  28-30
    三、 唐隶论  30-31
  第三节 “笔性墨情”与“人之性情”——书家论  31-37
    一、 汉代、晋代书家论  32-33
    二、 隋唐书家论  33-36
    三、 五代与宋书家论  36-37
  第四节 “用笔”与“结字”——书法的创作技巧论  37-40
    一、 用笔论  37-39
    二、 结字论  39-40
  第五节 “书之累人”与“人之累书”——书法的批评鉴赏论  40-44
    一、 汉碑、北朝书论  41
    二、 南朝书论  41-44
第三章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特征  44-56
  第一节 “对待旁通”的书法发展史观  44-48
    一、 书体传承与互通  45-46
    二、 书家之师承和渊源  46-48
  第二节 “意法相成”的形式意味观  48-52
    一、 篆书之尚婉而通  49-50
    二、 草书之寓静于动  50-52
  第三节 “工与不工”的书法审美范畴观  52-56
    一、 意与法  53-54
    二、 形与神  54-56
第四章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56-64
  第一节 “写字者,写志也”——中国古代书论的总结  56-58
  第二节 “(书)体宜纯一”——儒家思想的禁锢与恪守  58-64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9-70
致谢  70-71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3.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4. 《文心雕龙》总论及创作论美学思想管窥,I206.2
  5. 欧阳询、颜真卿楷书造形与空间之研究,J292.1
  6. 书法禅论,J292.1
  7. 书法实践的文化观照,J292.1
  8. 嵇康《琴赋》之“声无哀乐”解读,J601
  9. 小学书法教学研究,J292.1-4
  10. 书法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292.1
  11. 论青主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605
  12. 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J292.1
  13. 论书法在数字时代的有效传播,J292.1
  14. 书法的设计性与设计的书法元素,J292.1
  15. 书法艺术在环境陶艺中的运用研究,J527
  16. 两周金文书法浅探,J292.1
  17. 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J527
  18. 宋代僧人书法初探,J292.1
  19. 唐代书法教育研究,J292.1
  20.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书法元素,J292.1
  21.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I207.22

中图分类: > 艺术 > 书法、篆刻 > 中国书法、篆刻 > 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