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益阳花鼓戏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特征的探究

作 者: 杨波
导 师: 张兆南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益阳花豉戏 艺木风格 表演特征
分类号: J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益阳花鼓戏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特征,对于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戏种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深受益阳人们的喜爱,过年过节总离不开热闹的花鼓戏,它的内容多以大众化的民间故事为主,讲述劳动人们的生活,内容生动活泼,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欢快明朗,颇具生命力。本文深入研究了当地的民族民俗,以及花鼓戏的渊源与发展过程,并从实地出发,进行采风、录音、甚至学唱等,希望通过对益阳花鼓戏的研究,为中华名族的传统戏曲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文章一共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章,益阳花鼓戏的概况,从益阳花鼓戏的由来和益阳历史上的花鼓戏班着手,分析益阳花鼓戏的起源,然后从益阳花鼓戏的不断壮大以及美好未来,谈益阳花鼓戏的发展。第二章,益阳花鼓戏的艺术风格,该章也是本课题最重要的一章,它从益阳花鼓戏的取材,语言,唱腔上具体描述了益阳花鼓戏的艺术风格。第三章,益阳花鼓戏的审美特点,该章具体从益阳花鼓戏的视觉、听觉、喜剧特色展开论述。第四章,剧目分析,主要选取了益阳当地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花鼓戏唱段,嘎呀烧火和仙家送子展开分析。最后一章,是笔者通过在益阳采风等活动之后对益阳花鼓戏的几点思考,一共是三个方面,益阳花鼓戏面临的危机、益阳花鼓戏的发展对策、以及益阳花鼓戏的创新对策。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概括。益阳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中重要艺术流派,2008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继承和发扬益阳花鼓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娱乐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保存了我们中华名族的特色文化。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2
第一章 益阳花鼓戏的概况  12-21
  1.1 益阳花鼓戏的渊源  12-16
    1.1.1 益阳花鼓戏的来历  12-13
    1.1.2 益阳历史上的花鼓戏班  13-16
  1.2 益阳花鼓戏的现状  16-21
    1.2.1 益阳花鼓戏的不断壮大  16-19
    1.2.2 益阳花鼓戏的美好未来  19-21
第二章 益阳花鼓戏的艺术风格  21-30
  2.1 取材的艺术特征  21-23
    2.1.1 平凡的民间故事  21-22
    2.1.2 普通的人物形象  22-23
  2.2 语言的艺术特征  23-27
    2.2.1 舞台用语的地域性  24-25
    2.2.2 人物对白的方言化  25-26
    2.2.3 语意表达通俗易懂  26-27
  2.3 唱腔的艺术特征  27-30
    2.3.1 独特的唱腔设计  27-28
    2.3.2 结构的本土性  28
    2.3.3 男女的唱腔特点  28-30
第三章 益阳花鼓戏的表演特征  30-43
  3.1 鲜明的视觉效果  31-34
    3.1.1 花鼓演员一流的表演艺术  31-33
    3.1.2 花鼓演员特有的服饰妆容  33-34
  3.2 独特的听觉享受  34-37
    3.2.1 各具特色的旦、丑行腔  35-36
    3.2.2 民族风味浓厚的伴奏乐器  36-37
  3.3 夸张幽默的喜剧特色  37-43
    3.3.1 大胆的夸张手法  38-39
    3.3.2 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  39-40
    3.3.3 着重分析丑角的特点  40-43
第四章 剧目分析  43-49
  4.1 嘎呀烧火  43-46
    4.1.1 简单介绍  43-45
    4.1.2 谱例分析  45-46
  4.2 仙家送子  46-49
    4.2.1 简单介绍  46-47
    4.2.2 谱例分析  47-49
第五章 对益阳花鼓戏的几点思考  49-56
  5.1 益阳花鼓戏面临的危机  49-50
    5.1.1 演员的老龄化  49-50
  5.2 益阳花鼓戏团的发展对策  50-53
    5.2.1 花鼓戏进课堂  50-51
    5.2.2 政府鼓励政策  51-52
    5.2.3 加强对演员的培养与创新意识  52-53
  5.3 益阳花鼓戏的创新对策  53-56
    5.3.1 花鼓戏题材的创新  53-54
    5.3.2 益阳花鼓戏内容的创新  54
    5.3.3 创新性的改变演出形式  54-56
结语  56-57
参考文献  57-58
致谢  58-59

相似论文

  1. 论东路二人台的表演特征,J825
  2. 邯郸“街唱”艺术研究,J607
  3. 从歌剧《伤逝》看中国歌剧的发展,J822
  4. 朝鲜族“唱谈”研究,J825
  5. 元杂剧搽旦脚色研究,I207.37
  6.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J609.2
  7. 论歌剧《江姐》的音乐与表演特征,J617.2
  8. 建国以来的戏剧形态与表演艺术特征,J809.2
  9. 河南曲剧电视剧的产生与发展研究,J825
  10. 二人转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825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家和民间社会的关系探究-以苏州昆曲保护为例,J825
  12. 全福班研究,J825
  13. 明清苏州地区昆剧演出场所及文化生态研究,J825
  14.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J825
  15. 山东茂腔戏曲音乐发展研究,J825
  16. 河北梆子二六板式研究,J825
  17. 论东北二人转丑角艺术,J825
  18. 湘西南路阳戏研究,J825
  19. 中路安徽庐剧的传承与生存现状,J825
  20. 马金凤表演艺术与唱腔美学研究,J825
  21. 藏戏与古希腊悲剧的比较研究,J825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地方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