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作 者: 刘金玲
导 师: 宋焕新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第四媒体 政治社会化 大众传媒 政治传播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培养符合具有某一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普遍政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持续地通过传播来维护这种政治体系或者是革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相比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效果。传统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描述新兴的互联网,自此网络媒体以“第四媒体”的身份跃上大众传媒舞台,以前所未有的体验传播方式,给信息传播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冲击。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政治信息的获得与交流、拓宽了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成为了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其角色和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信息传播过程,还介入了社会个体的内化过程乃至整个政治体系态度的形成过程,将触角伸入到了更多看不见的角落。细化到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第四媒体在传递政治信息的同时影响了政治议程设置,实现了多层次政治沟通和更为全面的政治舆论监督。在政治传播中,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得以广泛发挥,在传承政治文化、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确立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格以及进行政治教育培训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第四媒体独特传播方式的优势背后还隐藏着很多技术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信息安全隐患;多元信息对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冲击;言论表达的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把握舆论导向的难度;公众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政治态度差异被逐渐拉大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第四媒体发挥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因此应当在技术完善、法制建设、道德引导、公民意识培育等各方面齐抓并举,加强对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本文以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为分析重点,运用政治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有效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分析第四媒体现存问题及管理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第四媒体更好实现其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适宜选择。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一、基本概念界定  8-13
  (一) 政治社会化  8-10
  (二) 大众传媒  10-13
    1.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11-12
    2. 第四媒体的出现  12-13
二、第四媒体及其政治社会化功能  13-24
  (一)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  13-18
    1.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  13-15
    2. 第四媒体带来的传播变革  15-18
  (二) 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18-24
    1. 传承政治文化  18-20
    2. 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  20-21
    3. 确立政治态度  21-22
    4. 塑造政治人格  22-23
    5. 进行政治教育培训  23-24
三、我国第四媒体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27
  (一) 政治文化及政治价值观受到冲击  24-25
  (二) 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5
  (三) 言论表达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  25-26
  (四) 数字鸿沟导致政治态度差异  26-27
四、充分发挥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  27-33
  (一) 全面推进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传播优势  27-28
    1. 加快互联网普及速度,缩小"数字鸿沟"  27
    2. 推动第四媒体产业化进程,满足政治社会化需要  27-28
  (二) 加强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提高信息安全  28-29
    1. 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  28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28-29
  (三) "以德治网"与"以法治网"相结合,为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环境  29-31
    1. 加强对网络道德的正面引导  29-30
    2. 加强对网络的法制管理  30-31
  (四) 推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高度重视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  31
  (五) 培育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时代新型的精神文明  31-33
结语  33-34
参考文献  34-35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5-36
致谢  36

相似论文

  1.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2.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3. 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山西农民政治社会化研究,D422.6
  4.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5. 农村精英转化的政治传播策略,G206
  6. 论大众传媒时代的晋商文化传播,F729
  7. 大众传媒对草根慈善组织发展的作用,D632.9
  8. 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9. 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作用,G206.3
  10. 大众传媒教化功能研究,G206.3
  11. 电视与乡村社会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变迭研究,C912.82
  12. 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研究,D61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231
  14. 关于上海城市改造的新闻生产分析,G212
  15. 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J523.5
  16. 从心理语境看影视剧片名的翻译,H059
  17. 民众与司法公正,D916
  18. 网络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G206
  19.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研究,G641
  20. 延续的边缘化:政治传播中的女性主义研究,C913.68
  21.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的建构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