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奥尔罕·帕慕克研究

作 者: 张虎
导 师: 王志耕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帕慕克 世俗化改革 土耳其妇女 苏非主义 呼愁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正本清源、填补疏漏,以学术争辩的方式展开自己的批评与诠释,对帕慕克做一个综合性的专题研究。首先,针对以帕慕克与土耳其之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学批评的缺席,本文试从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伊斯兰主义、土耳其妇女、少数族裔四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帕慕克对土耳其近百年历史的矛盾态度,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同情性认知,对本土妇女生存境遇的关注,对土耳其少数族裔政策的批判。这四方面基本涵盖了现代土耳其发展史上的主要问题。之后,本文将帕慕克批评中文化杂合派与文化冲突派的论争引入这一研究领域,指明学界对“多余”的主人公与“媚俗”的爱情叙事的误读——其实,它们才是帕慕克文化观的核心部分。最后,结合对帕慕克的“故乡”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论述,揭示帕慕克小说中“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忘怀政治,皈依爱情。其次是对帕慕克的写作文化渊源的探求。帕慕克的写作主要有两个文化源头,一是苏非神秘主义,一是后现代主义。这导致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分两派,在这两派的论述中,存在诸多论战与困惑。本文试图在这两种观点间寻找契合点,因为在帕慕克的身上二者是融合为一的,并剔除其中的过度诠释,彰显帕氏文本中最鲜明的苏非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特征,即“苏非化的主人公”与“不确定性”。所谓苏非化的主人公,指的是从《白色城堡》到《雪》,帕慕克的主人公皆源自一个人物原型——苏非,这表现在他们的弃世、缄默、痴情、认知自我、追寻真主、爱安拉等言行特征中,而不确定性指的是,帕氏文本的情节、主题、人物皆具有不确定性,这最终根源于土耳其文化与身份的不确定性。缝合苏非派与后现代派的研究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分析《黑书》中的卡利普与帕慕克、博尔赫斯的比较研究入手,希望能呈现出一个在艺术形式上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帕慕克形象。再者,实际上目前帕慕克的批评研究已走入一个瓶颈阶段。国内外学界围绕文化杂合、苏非主义、呼愁等问题反复论述,难以论述出什么新意。但是,30多年来,帕慕克的写作在不断地变化,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思想艺术价值。那么,它们是什么?这是现有批评框架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选取了《白色城堡》、《黑书》、《新人生》、《我的名字叫红》等七部作品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唐·库比特、列斐伏尔等人的思想理论,从情节、人物、结构等不同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在这些新理论、新视角的观照下,对一些学术疏漏加以弥补,如对《新人生》与神秘道三段论关系的阐释;对一些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提出质疑与论辩,如对《我的名字叫红》中“橄榄”形象的重读;对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另一种新的解答,如对《黑书》文体定位的讨论;对一些未被发现的亮点与价值加以揭示,如对《伊斯坦布尔——记忆与城市》的空间权力批评和对《纯真博物馆》中“物”的关注。这是帕慕克作品的一只万花筒。它将澄清目前帕慕克研究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并为今后的帕慕克评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最后,本文将解析帕慕克创作中更为核心的几个问题,它们不仅贯穿于帕慕克的一生创作与所有作品中,而且是与本文每一章节的研究关联、互补的。它们是帕慕克写作的自传性、帕慕克的文艺理论、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研究、艺术风格或“呼愁”。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问题,但皆未能得到清晰有效的诠释。弗洛伊德说,作品是作家装饰过的白日梦。每一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自传性写作,帕慕克也不例外,他将自己的阅历、思考与性格气质赋予笔下的主人公,将他的父母、祖父母与生活现实搬入小说中。但目前关注这一问题的人非常少。与此相似的是对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本文试以《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的比较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开疆拓土。2009年,帕慕克在哈佛大学做诺顿演讲后,他的文艺理论成为一个新问题。介于学界尚未展开对它的研究,本文试初探之。最后不得不论述的是帕慕克的写作风格,虽然关于它的论述已经层层叠叠,但要问呼愁转化为帕慕克诗学形态的独特性在哪里,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本文试从帕慕克的个人气质、诗学表征、文化渊源、历史与时代内涵等方面分析呼愁,回答“呼愁何以成为一种呼愁”这一批评难题。总之,本论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帕慕克研究体系。它既是对以往帕慕克研究的一个批评性总结,同时,也将为今后的评论与研究提供一个系统、详实的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引言  14-42
  第一节 文化杂合与文化冲突  17-23
  第二节 苏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23-28
  第三节 “呼愁”风格、英译与跨学科研究  28-34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34-35
  第五节 奥尔罕·帕慕克研究:一个综合性的专题研究  35-42
第一章 文化批评:现代土耳其的兴起、文化论争与伊斯坦布尔  42-137
  第一节 帕慕克、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  44-62
    一、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  45-47
    二、批判之笔:“欧奴”、反伊斯兰、精英主义与粗暴化倾向  47-54
    三、帕慕克对凯末尔的英雄化书写  54-62
  第二节 帕慕克与伊斯兰主义  62-77
    一、帕慕克与伊斯兰主义  63-66
    二、帕慕克的伊斯兰主义者:妙医师、努斯莱特与神蓝  66-71
    三、“穆斯林愤怒的根源”  71-77
  第三节 土耳其妇女史:从谢库瑞到卡迪菲  77-100
    一、谢库瑞与奥斯曼传统妇女  78-80
    二、法蒂玛——被改革的一代  80-83
    三、“共和国的女儿”  83-86
    四、属下境遇1:贞洁观  86-90
    五、属下境遇2:教育、工作与暴力问题  90-92
    六、头巾女孩——文化交锋的牺牲品  92-96
    七、卡迪菲之路  96-100
  第四节 少数族裔叙事  100-123
    一、基督徒、斯拉夫人——帝国的“齐米”  101-103
    二、艾斯特——帕慕克笔下唯一一个生动鲜活的少数族裔形象  103-107
    三、亚美尼亚人  107-113
    四、库尔德人  113-119
    五、希腊人  119-123
  第五节 文化冲突、文化杂合与“多余”的主人公  123-129
    一、文化冲突 & 文化杂合  123-124
    二、帕慕克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与结构  124-127
    三、“媚俗”、“多余”的主人公与“新象征”的本义  127-129
  第六节 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  129-137
    一、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  129-131
    二、帕慕克的小说与伊斯坦布尔  131-134
    三、伊斯坦布尔——“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  134-137
第二章 文化探源:神秘主义 & 后现代  137-187
  第一节 帕慕克的小说与苏非神秘主义  139-162
    一、帕慕克与苏非主义  139-144
    二、帕慕克的“苏非”:从《白色城堡》到《雪》  144-152
    三、身份之谜——《黑书》中卡利普的人物形象探析  152-162
  第二节 帕慕克的小说与欧美文学、后现代主义  162-187
    一、帕慕克与欧美文学、后现代主义  162-170
    二、帕慕克创作的不确定性  170-180
    三、帕慕克与博尔赫斯三题  180-187
第三章 文本与文论:库比特、神秘道、空间权力……延异诗学  187-259
  第一节 《白色城堡》的身份重构  189-200
    一、身份幻象  191-193
    二、无意识自我  193-196
    三、双重身份  196-200
  第二节 “没有人永远是自己”——《黑书》再解读  200-213
    一、后现代神秘主义:喻体的失落  201-205
    二、身份与“呼愁”:本体的失落  205-208
    三、“没有人永远是自己”  208-213
  第三节 《新人生》与“神秘道”三段论  213-224
    一、《新人生》的论争与“爱”的传统  213-216
    二、“神秘道”三段论  216-217
    三、忧伤的“沉思冥想”  217-219
    四、“朝圣之旅”的苦行  219-221
    五、“自我死亡”与“人主合一  221-224
  第四节 为《我的名字叫红》中的“橄榄”一辩  224-233
    一、橄榄是谁  224-226
    二、两位死者  226-228
    三、橄榄之路  228-229
    四、橄榄之死  229-231
    五、橄榄之色  231-233
  第五节 《伊斯坦布尔——记忆与城市》的空间权力分析  233-242
    一、走向空间批评  233-234
    二、伊斯坦布尔的权力之战:话语空间、日常空间与建筑空间  234-239
    三、后帝国主义  239-242
  第六节 反讽叙事、德里达与《雪》之论争  242-251
    一、反讽:土耳其的“同”与“异”  242-245
    二、文化冲突与互文诗学  245-248
    三、“每个人都有一片代表自己生命的雪花”——帕慕克的“延异”诗学  248-251
  第七节《纯真博物馆》中的“物”与爱情  251-259
    一、“物”世界  251-253
    二、科隆包、耳坠与芙颂的抗争  253-256
    三、博物馆与凯末尔的幸福  256-259
第四章 边缘问题:自传、文论、比较研究与“呼愁”风格  259-314
  第一节 帕慕克写作的自传性  261-273
    一、自画像与白日梦  261-264
    二、“黑玫瑰”、中产阶级生活与家族史  264-268
    三、思想国与精神世界  268-273
  第二节 帕慕克、文学理论及其他  273-290
    一、阅读小说的9个步骤  273-276
    二、小说的“真”与“假”  276-278
    三、人物、情节与时间  278-281
    四、诗、画与物  281-285
    五、小说的“中心”  285-290
  第三节 《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的比较研究  290-298
    一、土耳其与俄罗斯  290-292
    二、《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  292-294
    三、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294-298
  第四节 “呼愁”——论帕慕克写作的艺术风格  298-314
    一、帕慕克与“呼愁”  298-301
    二、小说与“呼愁”:独特的诗学意蕴  301-303
    三、“呼愁”的文化之源:奥斯曼与西方  303-306
    四、“呼愁”的历史、时代缘由:帝国之忧  306-309
    五、“呼愁”何以成为一种“呼愁”  309-314
结语  314-317
参考文献  317-328
致谢  328-329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29-330

相似论文

  1. 分裂·冲突·迷惘,I374.074
  2.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苏非主义超然性,I561.074
  3. 从《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看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I374
  4. 身份界定与文化融合,I374.074
  5. 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意识,I374.074
  6. 伊朗礼萨·汗世俗化改革探析,K373.5
  7. 伏尔加——乌拉尔地区伊斯兰文化特色及形成原因探析,K503
  8. 在混乱的世界中寻求完整自我,I712
  9. 阿帕克和卓麻扎研究,B969
  10. 别样的忧伤,I37
  11. 《我的名字叫红》不可靠叙事者研究,I374
  12. 波斯苏非主义研究,B968
  13. 论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情结,I374.074
  14. 别样的爱恋—帕慕克的爱情书写研究,I374.06
  15. 在空间诗学视野下的帕慕克小说,I374.074
  16. 《我的名字叫红》欲望意蕴分析,I374.074
  17. 《我的名字叫红》的文化研究,I374.074
  18. 《我的名字叫红》空间叙事研究,I374.074
  19. 论《白色城堡》中的叙事艺术,I374.074
  20. 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K3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