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USP18对干扰素α和干扰素λ抗病毒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作 者: 朱战涛
导 师: 周俊英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干扰素-α 干扰素-λ JAK-STAT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R 抗黏病毒蛋白A
分类号: R97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 B,CHB)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IFN与核苷(酸)类似物相比具有疗程短、停换药方便等优势;在慢性丙型病毒肝炎治疗中,IFN联合利巴韦林还是其标准治疗方案。虽然目前已有数十种干扰素被发现,然而在中国仅有隶属于Ⅰ型干扰素的IFN-α应用到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但是,在此治疗过程中仅有30%-40%CHB患者能达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约有60%的患者对其治疗应答不佳;而且有50%-60%的基因1型CHC患者无法得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Virological Response,SVR)。与此同时,由于IFN-α的诸多副作用,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因为严重的副反应而终止治疗。近期研究发现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18,USP18)是IFN-α疗效的重要影响因子,并且进一步研究证实USP18是IFN-α治疗效果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IFN-λ是最新发现的一类新型干扰素,隶属于Ⅲ型干扰素;与IFN-α类似它也是通过激活JAK-STAT(Janus activated kinase-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并调控一系列抗病毒蛋白如: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R(PKR)和抗黏病毒蛋白(mixovirus resistanceprotein A,MxA)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最新体外研究发现在IFN-α应答不佳的细胞中IFN-λ仍然可以发挥抗病毒作用。关于USP18在IFN-α的抗病毒通路中的研究进展很多,但对于其在IFN-λ的抗病毒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影响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USP18对IFN-α和IFN-λ抗病毒信号通路的不同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苏Huh-7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的高糖DMEM培养基在5%CO2,37℃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分为空白对照组、IFN-α实验组和IFN-λ实验组。1IFN-α实验组给予IFN-α2a(20IU/ml),IFN-λ实验组给予IFN-λ1(10ng/ml)进行刺激,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并加入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6h,12h,24h,48h后收细胞。2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并加入无菌生理盐水,IFN-α实验组给予IFN-α2a(20IU/ml),IFN-λ实验组给予IFN-λ1(10ng/ml)进行刺激12小时,然后三组细胞用预冷的PBS缓冲液漂洗三遍后重新置入新鲜的无干扰素培养基中培养16h,然后分别再次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α2a(20IU/ml)和IFN-λ1(10ng/ml)刺激12h后收细胞。3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并加入无菌生理盐水,IFN-α实验组给予IFN-α2a(20IU/ml),IFN-λ实验组给予IFN-λ1(10ng/ml)进行刺激12小时,然后三组细胞用预冷的PBS缓冲液漂洗三遍后重新置入新鲜的无干扰素培养基中培养16h,然后再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λ1(10ng/ml)和IFN-α2a(20IU/ml)刺激12h后收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RT-qPCR)法检测Huh-7细胞USP18、STAT1、PKR和MxA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USP18、P-STAT1、STAT1、PKR及Mx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不同干扰素刺激时间(6h,12h,24h,48h)各组Huh-7细胞指标的变化:1.1各组细胞USP18的表达变化:随着干扰素刺激时间的延长,IFN-α实验组和IFN-λ实验组Huh-7细胞内USP18mRNA的表达增加,但IFN-α组比IFN-λ组增加更为明显且在24h、48h USP18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IFN-λ组(5.33±0.47VS4.60±0.42,5.41±0.46VS4.76±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IFN-α组和IFN-λ组细胞的USP18mRNA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干扰素刺激时间的延长,IFN-α组和IFN-λ组Huh-7细胞内USP18蛋白的表达也开始增加,IFN-α组比IFN-λ组增加更明显且在48h时USP18蛋白的升高明显大于IFN-λ组(1.61±0.04VS1.4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不同刺激时间各组细胞STAT1、PKR和MxA的表达变化以及STAT1磷酸化蛋白的变化:1.2.1随着干扰素刺激时间的延长,IFN-α组和IFN-λ组Huh-7细胞内STAT1、PKR和MxA mRNA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刺激12h时IFN-α组STAT1、PKR和MxA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明显高于IFN-λ组(5.61±0.44VS4.84±0.33,5.42±0.37VS4.68±0.15,3.82±0.35VS3.2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后,IFN-α组的STAT1、PKR和MxA mRNA表达水平呈现降低趋势,而IFN-λ组的表达继续上升并在24h时达到高峰,并且高于IFN-α组(5.30±0.15VS5.95±0.37,4.81±0.43VS5.81±0.40,3.37±0.46VS4.63±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此后两组的STAT1、PKR和MxA mRNA表达开始下降,但48h IFN-λ组仍高于IFN-α组。各组Huh-7细胞STAT1、PKR和MxA蛋白水平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类似。1.2.2随着干扰素刺激时间的延长,IFN-α组和IFN-λ组Huh-7细胞内STAT1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呈现上升趋势。IFN-α组的STAT1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FN-λ组,并且在刺激12h时IFN-α组STAT1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明显高于IFN-λ组(1.19±0.02VS0.6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IFN-α组STAT1磷酸化蛋白表达开始下降,IFN-λ组的表达继续上升并在24h时达到高峰,并且高于IFN-α组(0.71±0.01VS1.2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细胞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α2a(20IU/ml)、IFN-λ1(10ng/ml)进行刺激12h后更换无干扰素的新鲜培养基培养16h后再次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α2a(20IU/ml)、IFN-λ1(10ng/ml)刺激12h后细胞各个指标的变化。2.1各指标mRNA表达的变化:IFN-α组的USP18mRNA表达高于IFN-λ组(4.04±0.39VS3.2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组STAT1、PKR、MxA的mRNA表达均低于IFN-λ组(4.71±0.28VS6.54±0.26,3.71±0.25VS5.41±0.32,2.91±0.23VS4.3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IFN-α组的USP18蛋白表达高于IFN-λ组(1.93±0.15VS1.8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组STAT1、P-STAT1、PKR、MxA的蛋白表达均低于IFN-λ组分别为(1.13±0.16VS1.61±0.17,1.12±0.18VS1.49±0.15,1.31±0.13VS1.91±0.16,1.09±0.19VS1.5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三组细胞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α2a(20IU/ml)、IFN-λ1(10ng/ml)进行刺激12h后更换无干扰素的新鲜培养基培养16h后再给予无菌生理盐水、IFN-λ1(10ng/ml)、IFN-α2a(20IU/ml)刺激12h后细胞各个指标的变化。3.1各指标mRNA表达的变化:IFN-α组的USP18mRNA表达与IFN-λ组(3.54±0.28VS3.46±0.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α组STAT1、PKR和MxA的mRNA表达低于IFN-λ组(5.69±0.22VS5.81±0.33,4.31±0.20VS4.76±0.26,3.49±0.27VS3.8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2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IFN-α组USP18蛋白表达低于IFN-λ组(1.76±0.16VS1.9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P-STAT1表达无差异(1.29±0.15VS1.30±0.19,P>0.05)。IFN-α组PKR、MxA蛋白表达低于IFN-λ组(1.40±0.10VS1.49±0.14,1.23±0.11VS1.4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在Huh-7细胞内IFN-λ的抗病毒信号转导不受USP18的影响。2在对IFN-α刺激不敏感的Hun-7细胞中IFN-λ仍能激活抗病毒信号通路,促进抗病毒蛋白的生成。3IFN-α刺激Huh-7细胞后抗病毒蛋白生成迅速,但消退速度也快;而IFN-λ刺激后抗病毒蛋白的生成相对缓慢,但持续的时间更加的持久。4重复使用IFN-α刺激Huh-7细胞后USP18水平明显升高,抗病毒蛋白生成减少。5重复使用IFN-λ刺激Huh-7细胞USP18的升高不明显,抗病毒蛋白生成未见减少。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76例尖锐湿疣临床疗效研究,R752.53
  2.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肾纤维化JAK/STAT信号途径的干预作用,R285.5
  3. 细胞因子活化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疗效观察以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R733.71
  4. 氧化苦参碱对STAT1,3/PIAS1,3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表达的影响,R692.6
  5. 鸡干扰素α、γ在昆虫细胞中的共表达,S831
  6. 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纯化工艺研究,R914
  7. 不同血清HBeAg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R512.62
  8. 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TGF-β1介导的大鼠肾脏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R692
  9. γ干扰素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系膜细胞内脂质沉积,R593.242
  10. 程序性细胞凋亡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研究,R512.62
  11. 干扰素α-2a纯化工艺中液相层析的研究,Q51
  12. IL-28B在实验性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R563.9
  13. SOCS-1对糖尿病肾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R692
  14. JAK/STAT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联合DDP对子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R737.33
  15. PEG IFN-α-2a治疗CHB病毒动力学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R512.62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C末端IgG抗体与干扰素早期疗效的相关性,R512.62
  17. 干扰素α聚乳酸乙醇酸微球的研究,R94
  1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新探索,R733.72
  19. JAK/STATs信号转导通路在阿霉素肾脏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研究及苦参碱对STAT3的影响,R285.5
  20. 斑点叉尾鮰干扰素α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初探,S943
  21. 猫干扰素FeIFN-ω和FeIFN-α的克隆、表达和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S85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品 > 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 > 抗病毒药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