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急性脑梗死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 者: 王胜文
导 师: 孙平辉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留置导管 给药途径 首过效应
分类号: R74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种突发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方面,除了要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即“鸡尾酒疗法”,还应关注药物发挥作用的途径。住院患者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应用。静脉给药是传统的给药途径,方便直接、创伤小,药物主要通过肝脏、肾脏代谢,并受到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严重影响,进入大脑实质病灶处的药量有限。而经动脉注入相应的药物,脑内病灶处则可达到较高浓度,生物利用度高,产生脑部“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FPE)”,并可减轻药物对全身的不良作用,有人将这一给药方式称为经动脉局部给药。脑梗死经动脉途径给药最常见的是超急性期动脉血管内介入溶栓,基础研究及临床报道较多。但经动脉留置导管于病灶处,局部应用纤溶、改善微循环及脑保护剂的报道较少。在脑梗死的治疗上,途径决定了药物到达靶部位前是否经过了代谢、再分布,也就决定了靶部位的药物浓度,继而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故临床疗效的好坏也受到影响。在许多基础及临床领域,人们正在积极地研究如何局部用药及其效果。本课题选入急性脑梗死患者131例,对比急性脑梗死经动脉导管给药1次,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3天、7天及单纯静脉用药4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关化验指标(PLT、APTT、PT、FIB、BUN、CRE、ALT)、体内炎性因子(IL-1β、hs-CRP、TNF-α)的影响,分析动脉留置导管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体内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最佳给药途径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介入科被诊断为首次发病12-72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口服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药物,脑水肿病人适当应用20%甘露醇治疗)。各组每日均给予纤溶酶200u、舒血宁注射液20ml、依达拉奉30mg。2.实验分组本实验共分为4组:①对照组共32例,静脉给药组;②处理组1共32例,早期经动脉导管超选给药1次,此后每日同对照组静脉给药;③处理组2共35例,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3天,3天后拔管,继续同对照组静脉给药;④处理组3共32例,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7天,7天后拔管,继续同对照组静脉给药。总疗程均为14天。3.疗效观察通过对比各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对上述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4.安全性观察治疗过程中每日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测患者PLT、APTT、PT、FIB、BUN、CRE、ALT以及头部MRI、心电图。随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5.炎性因子监测通过检测第7、14天时各组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探讨各组治疗方法对体内炎性反应的影响。结果:1.通过对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各个处理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处理组2和处理组3疗效相当,但疗效均优于处理组1。2.各组患者治疗前后PLT、PT、APTT、FIB、BUN、CRE、ALT均未见明显变化。但处理组2的35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局部加压后未特殊处理;处理组3的32例患者中2例发热、2例局部血肿,对症治疗后均未特殊处理;对照组和处理组3中各出现1例病情加重。3.各组治疗方法中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炎性因子减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处理组3较处理组2TNF-α、hs-CRP、IL-1β水平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对比观察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知,各处理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处理组2和处理组3疗效最佳,但处理组3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增加。2.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及常规化验指标(PLT、PT、APTT、FIB、BUN、CRE、ALT)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留置导管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的。通过观察各组间炎性因子(IL-1β、hs-CRP、TNF-α,监测治疗第0天、第7天、第14天数值)变化,各个处理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处理组3中IL-1β、hs-CRP、TNF-α较处理组2略升高,提示合理时间内(留置导管3天)的动脉留置导管安全且不增加机体炎性反应。处理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危及生命并发症。3.动脉留置导管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中处理组2是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4
第1章 前言  14-22
  1 药物治疗  15-18
    1.1 静脉溶栓治疗  15
    1.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5-16
    1.3 抗凝治疗  16
    1.4 降纤治疗  16
    1.5 中药治疗  16-17
    1.6 脑保护治疗(NPT)  17-18
  2 经动脉介入治疗  18-22
    2.1 动脉超选溶栓治疗  18
    2.2 微导管捣碎动脉溶栓  18-19
    2.3 支架置入治疗  19
    2.4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19
    2.5 介入取栓治疗  19-22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2-27
  2.1 研究对象  22-23
    2.1.1 一般资料  22
    2.1.2 入选标准  22
    2.1.3 排除标准  22-23
  2.2 方法  23-26
    2.2.1 治疗方法  23-24
    2.2.2 疗效判定  24
    2.2.3 安全性评价  24
    2.2.4 炎性因子检测  24-26
  2.3 统计学分析  26-27
第3章 结果  27-33
  3.1 各组患者自然情况  27-28
  3.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比较  28
  3.3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  28-30
    3.3.1 治疗后 IL-1β变化  28-29
    3.3.2 治疗后 hs-CRP 变化  29
    3.3.3 治疗后 TNF-α变化  29-30
  3.4 安全性分析  30-33
第4章 讨论  33-39
第5章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7
附录  47-50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R743.33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3. 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R743.3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300的临床研究,R749.1
  5. 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R743.33
  6. DTI及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对比研究,R743.3
  7.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联素、内皮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R285
  8. 老年女性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R749.1
  9.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系统评价,R277.7
  10. 抗氧化剂硫辛酸在豚鼠内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对急性声损伤后听觉相关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R96
  11.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脑淋巴引流途径研究,R743.3
  12. LPA、ox-LDL与急性脑梗死类型及其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R743.3
  13.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Meta分析,R743.3
  14.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及fMRI研究,R743.33
  15. 高尿酸血症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R743.3
  16. 200例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R277.7
  17.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泌相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R246
  18.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调脂效应与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的关系,R743.33
  19. 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R743.3
  20.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负荷量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R743.33
  21.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临床研究,R246.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脑栓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