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末民初州县的“官方调处”

作 者: 郑彦格
导 师: 曾代伟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史学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基层 纠纷 官方 调处
分类号: D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古代社会的调处制度源远流长,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代官员对基层纠纷的处理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但通过对调处运用制度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调处在实践中的运行,以及调处原则的成熟、完善的过程,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面分析和研究清代的调处制度打下基础。涉官以后的调处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征,但其在解决民间纠纷,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任何的制度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运行的规律,调处作为中国古代一项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本文拟以清末民初时期史料《塔景亭案牍》为研究对象,文中涉及当时江苏句容县大量诉讼案件,以其中主要诉讼案件的判词为切入点,来分析当时基层社会的司法状况,研究基层的纷争是如何解决的。在清末民初这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随着社会变革的的大趋势,基层的司法在当时也出现了相对混乱的局面。本文主要是以案件是否进入诉讼程序为依据,来分析州县受理案件后,诉讼内纠纷调解的特点及其大量存在的原因。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清末民初史料,通过对清代民事“官方调处”案件的界定,分析清代涉官后民事调处案件的特点,以此来考证清末民初时期民事纠纷解决调处机制,并分析这种调处方式盛行的原因。本文主要采用了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方法、归纳法、举例的方法,以及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其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来完成。正文共分为四部分,其基本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涉诉后州县官的“调处”概述。本章主要阐述了“调处”概念的由来及对“调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塔景亭案牍》中的州县官的“官方调处”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对《塔景亭案牍》中“官方调处”调处方式、调解主体及调处结果进行分析。本部分可以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塔景亭案牍》中调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第二节论述了《塔景亭案牍》中涉及的“官方调处”的调解主体,比如涉官后所涉及的调处主体有县官、董长、中人等。第三节是关于《塔景亭案牍》中“调处”的结果,有的两造双方服从调处结果,县令作出判决,还有的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调处,一再上告等。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塔景亭案牍》中“官方调处”的处理原则。其中第一节是关于《塔景亭案牍》“官方调处”的处理原则,处理原则主要包括让当事人免伤族谊,以族谊为重,睦族为先,“不许兴讼”,“息讼”等一系列原则。第四部分:《塔景亭案牍》中“官方调处”原因分析。主要是对官方调处”的原因进行分析,即人们常说的“熟人社会”,以及人们厌讼惧讼的心态,都是这种调处方式盛行的原因,并且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古代社会礼法体制的结果。清代官方调处方式在清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清代案件审理中广泛应用。清代州县官往往倾向于采用诉讼内调解方式来结案,但实际上并未使其成为一种官方书面形式制度,而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出于习惯的做法。根据《塔景亭案牍》这一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时期,州县官在受理案件后,往往大量采用诉内调解方式结案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4
一、《塔景亭案牍》中诉后州县官的“调处”概述  14-17
  (一) “调处”概念的由来及概念界定  14-16
  (二) 《塔景亭案牍》中的州县官的“调处”阐述  16-17
二、《塔景亭案牍》中官方权力下放所及的调处方式及所涉调解主体  17-31
  (一) 调处方式  17-26
    1. 州县官直接调处,调判结合  17-18
    2. “官批民调”  18-21
    3. 对“呈词”前已经调解(包括族议)的,在清末民初社会也存在不同形态  21-22
    4. 诉后判决当事人自己反思,(有些还加派差役协同秉公而断),促成两造自行和解,调后直接销案  22-24
    5. 在民国初期,审判厅初设,州县官先行受理后,调处是首选。而刑案原则上一般交由审判厅,民案能调则调,不能调的交审判厅处理  24-26
  (二) 《塔景亭案牍》中涉及的“官方调处”的调解主体  26-30
    1. 州县官  26-27
    2. 耆董、董事  27-28
    3. 族长  28-29
    4. 士绅、保甲和中人  29-30
  (三) 《塔景亭案牍》中“调处”的结果  30-31
    1. 两造服从调处结果,县令作出判决  30
    2. 不服调处,且一再上告  30-31
三、《塔景亭案牍》“官方调处”的处理原则  31-35
  (一) 让当事人免伤族谊,以族谊为重,睦族为先  31-32
  (二) “不许兴讼”、“息讼”  32-34
  (三) 一旦有诉讼,通常利用“熟人”的力量来压制  34-35
四、《塔景亭案牍》“官方调处”的原因分析  35-38
  (一) “官方调处”与“熟人社会”  35-36
  (二) 厌讼惧讼的法律心态  36
  (三) “官方调处”的根本原因是礼法体制  36-38
结语  38-40
致谢  40-41
参考文献  41-42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基层部队人员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TP311.52
  3. 民主化视阈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422.6
  4.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5. 新时期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267
  6. 我国官方思想库影响政府决策研究,D630
  7.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8. 清末民初女装装饰工艺研究,TS941.2
  9. 基层公务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D630.3
  10. 基层公务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630.3
  11. 环境司法实证研究,D925
  12. 论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D926
  13. 我国涉诉信访研究,D926.2
  14.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D926
  15. 安徽省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D926
  16. 我国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之完善研究,D923.8
  17. 宁夏法院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D923.6
  18. 由“天价头”案重新审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923.8
  19. 和谐司法语境下涉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研究,D926
  20. 国际私法中知识产权纠纷管辖权研究,D997
  21. 武侠小说中“义”观念从清末到民初的变迁,I207.4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中国法制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