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丁书文教授治疗过早搏动的药物配伍特点及临床辨证规律探析

作 者: 蒋宁
导 师: 李晓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丁书文教授 心脏早搏 配伍特色 临床辨证
分类号: R2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近两年的临床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总结等步骤的实施,探讨丁书文教授治疗过早搏动的药物配伍特色临床辨证规律,分析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中蕴藏的新用途、新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主要方法:通过收集丁书文教授电子门诊病历,整理出2011年3月~2013年1月治疗效果显效或有效的早搏患者病例资料200份。(1)分析早搏的证型、临床证状及其关联的疾病发病的频率。(2)通过数据挖掘,在早搏治疗过程中常用中药频率及对使用率较高的中药根据其不同功用进行分类。(3)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研究治疗早搏常用中药之间的配伍特色。(4)治疗早搏中药之间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在丁书文教授门诊200份有效病历中,1、中医证型可分14类,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为:气阴两虚型(59%),心阴亏虚型(18.5%),气血瘀阻型(14.5%),心胆气虚型(13%),痰火扰心型(12.5%),肝肾阴虚型(8.5%),阴虚火旺型(6.5%),心肾两虚型(5.5%),脾肾两虚型(5%),痰瘀阻络型(2.5%),心阳不振型(1.5%),肝郁气滞型(1.5%),湿热扰心型(1%)、水气凌心型(0.5%)。2、常用中药116味,使用频率占前10位的中药为:黄芪(192,96%)、麦冬(188,94.0%)、生地(186,93.0%)、五味子(165,82.0%)、山萸肉(157,78.5%)、黄连(140,70.0%)、生甘草(129,64.5%)、青蒿(120,60.0%)、元胡(107,53.5%)、川芎(97,48.5%)。3、使用率较高的中药饮片根据其不同功用进行分类,共分为15类,分别为:(1).益气养阴类药、(2).清热解毒类药、(3).活血化瘀类药、(4).宁心安神类药、(5).化痰泄浊类药、(6).补益肝肾类药、(7).祛风解表类药、(8).行气止痛类药、(9).养血补血类药、(10).滋阴清热类药,(11).温阳通脉类药、(12).清热平肝类药、(13).清退虚热类药、(14).破血逐瘀类药、(15).消痰截疟类药。4、丁书文教授在治疗早搏时最常使用黄芪、麦冬、五味子这组药物,其次是生地、山萸肉这组具有滋阴凉血作用的药对,再次是元胡、川芎这组具有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的药对。5、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Enter法),得出以下结论:当患者出现胸闷、心烦、眠差等临床症状以及存在高血压病史或糖尿病病史的情况下,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法的几率增加。清热解毒凉血法是丁老师治疗早搏的又一新的发现。结论:丁书文教授在治疗心脏早搏时,黄芪、麦冬、五味子和生地、山茱萸最常使用,尤其是在气阴两虚证型时多出现;合并高血压病时多使用钩藤、天麻、葛根、泽泻、菊花、石决明、草决明、桑寄生、坤草等;合并糖尿病时多使用黄芪、麦冬、生地、葛根、山药、玄参等;合并高脂血症时多使用草决明、黄连、泽泻、菊花、水蛭、山楂等;合并心肌炎时多使用黄连、苦参、甘草、五味子、西洋参等。

全文目录


提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临床资料  10-21
  1 研究对象  10
  2 诊断标准  10-12
    2.1 中医诊断标准  10
    2.2 西医诊断标准  10-11
    2.3 相关疾病判断标准  11
    2.4 排除标准  11
    2.5 疗效判定标准  11-12
  3 研究方法  12-13
    3.1 病例选取及分组  12
    3.2 早搏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等资料  12-13
    3.3 统计方法  13
  4 研究结果  13-19
    4.1 临床基本资料分析  13-15
    4.2 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数、频率统计  15
    4.3 治疗早搏常用中药的配伍规律和功效分类  15-19
  5 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与早搏中医症候的方程回归分析  19-20
  6 早搏合并相关疾病时的用药特点:  20-21
小结  21-22
讨论  22-33
  1 早搏的历史源流  22-23
  2 早搏的病因病机  23-24
  3 心脏早搏的辩证分型探讨  24-25
  4 丁书文教授对早搏的治疗方法探析  25-27
  5 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常用中药探析  27-33
    5.1 黄芪  27-28
    5.2 麦冬  28
    5.3 生地  28-29
    5.4 五味子  29
    5.5 山萸肉  29-30
    5.6 黄连  30
    5.7 甘草  30-31
    5.8 青蒿  31
    5.9 元胡  31
    5.10 川芎  31-33
结语  33-35
参考文献  35-36
综述  36-50
  参考文献  48-50
致谢  50-51
详细摘要  51-57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中医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研究,R259
  2. 《金匮要略》耳鼻咽喉科辨证论治方法探析与临床,R276.1
  3. 2型糖尿病中医症状量化和分布与生存质量,理化检查的相关性研究,R259
  4. 急性缺血中风“阴阳类证”临床辨证思维模式的初建与评价,R255.2
  5. 闽台名医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陈春发院长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R289.1
  6. 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探索性研究,R259
  7. 闽台名医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陈修园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R289.1
  8. 黄连、枳实药对的配伍研究,R289.1
  9. 温经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R289.5
  10.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祛湿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
  11. 犀角地黄汤的文献研究,R289
  12. 排石溶石汤中金钱草不同剂量与疗效关系的观察,R289.1
  13.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建立及对六味地黄汤梓醇的实验研究,R289
  14. 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R289
  15. 四逆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R289.5
  16. 基于小柴胡汤不同配伍形式的四性研究,R289
  17. 赵氏脱疽汤治疗糖尿病足的探讨,R289
  18. 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探讨,R289.5
  19.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289.5
  2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小柴胡汤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289.1
  2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近10年运用规律及李赛美经验探讨,R28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方剂学 > 方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