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强化太极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参数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 者: 周祖刚
导 师: 金荣疆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关键词: 脑卒中 太极拳 太极步态 平衡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步态参数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康复的有效策略,观察强化太极步态训练联合电针及常规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的整体影响,通过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步宽和左右步长差)变化作为依据,以改善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目的,挖掘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康复价值。方法:将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常规组采用针刺和常规康复训练,强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太极步态强化训练,两组均于治疗前、康复3周后、6周前后分别采用FMA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步宽和左右步长差)、改良Barthel指数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CA)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和6周后FMA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值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太极步态强化训练组与常规康复组均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3周和6周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3周后,太极步态强化组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就显示出明显的优势。2.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和6周后对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步宽和左右步长差)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3后、治疗6周后强化组在步速、步宽、左右步长差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在康复治疗3周后,步长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周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太极步态在3周内对患者步长改善不明显,6周后才体现出明显优势。3.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和6周后,步行能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3周和6周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3周后,太极步态强化组提高步行能力分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结论:1.强化太极步态训练联合针刺和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参数有明显影响,可增加其步行速度、患侧步长,降低步宽和左右步长差。2.太极步态可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可作为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案。3.针刺和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加用强化太极步态训练方案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提高功能性步行能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Abstract  4-8
引言  8-12
  1 概述  8
  2 恢复步行能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  8-9
  3 正常步态和偏瘫步态的对比  9-10
  4 太极步态来源及特点  10
  5 太极步态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障碍的针对性  10-12
研究方案  12-24
  1 研究设计  12
  2 样本含量及分组  12
  3 随机化设计  12
  4 盲法  12
  5 研究对象  12-15
    5.1 病例来源  12
    5.2 诊断标准  12-13
    5.3 纳入标准  13-14
    5.4 受试者排除标准  14
    5.5 康复治疗终止标准  14
    5.6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及处理  14-15
  7 治疗方案  15-21
    7.1. 治疗原则  15
    7.2. 治疗方法  15-19
    7.3. 治疗流程  19
    7.4. 观察指标  19-21
  8 统计学检验  21
  9 质量控制  21-22
  10 异常情况的处理  22-23
  11 技术路线  23-24
结果  24-35
  1 病例完成情况  24
  2 治疗前基线分析  24-26
    2.1 治疗前两组FMA、BBS及Bathel评分比较  24-25
    2.2 两组治疗前步态参数比较  25-26
    2.3 两组在康复治疗前步行能力比较  26
  3 治疗结果  26-35
    3.1 两组训练前后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6-27
    3.2 两组训练前后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27-28
    3.3 两组训练前后对步行能力的影响  28-29
    3.4 两组训练前后对步态参数的影响  29-33
    3.5 两组训练前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3-35
讨论  35-49
  1 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  35-36
  2 脑卒中后步行功能康复机制与康复技术研究  36-38
    2.1 脑卒中后步行功能的康复机制  36-37
    2.2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37-38
  3 太极步态的来源及特点  38-40
    3.1 太极拳的特点  38
    3.2 太极拳的健身康复价值  38-39
    3.3 太极步态的特点  39-40
  4 太极步态的实质  40-45
    4.1 太极步态运动学分析  40-42
    4.2 太极步态中蕴含的运动控制理论  42-43
    4.3 太极步态中蕴含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运动模式  43
    4.4 太极步态中的开、闭链运动形式  43-45
  5 结果分析  45-46
    5.1 太极步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45
    5.2 太极步态强化训练对步态参数的影响  45-46
    5.3 太极步态强化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46
  6 本课题研究方案的选择  46-47
  7 结论  47
  8 本课题研究特色  47-48
  9 问题和展望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6
附件一 文献综述  56-66
  参考文献  63-66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66-68
附评定量表  68-71

相似论文

  1.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2. 脑卒中患者不同方式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743.3
  3.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4. 视觉干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控制及步行能力的影响,R743.3
  5. 太极拳运动促进长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852.11
  6. 湖北部分地区首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认知损害调查,R749.1
  7. 血清标志物对卒中后抑郁的预测机制及诊断作用研究,R743.3
  8. 基于结构方程的脑卒中运动功能神经机制建模研究,R318.0
  9. 太极拳在新疆全民健身运动中开展现状及前景研究,G852.11
  10. 太极拳运动对60-69岁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G852.11
  11. 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G852.11
  12. 项丛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R246
  13.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R246
  14. 眼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R246
  15. 太极拳运动与团体认知辅导的心理干预效果比较,G852.11
  16.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量和骨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G852.11
  17.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抑郁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G852.11
  18.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G852.11
  19. 太极拳锻炼的口述历史研究,G852.11
  20. 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赛事组织与传播研究,G852.11
  21. 对156例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平衡性研究,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