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防噪耳塞降噪效果频谱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 顾缨缨
导 师: 梅勇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噪声 耳塞 降噪效果 声衰减 真耳听阈衰减法
分类号: R1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某钢铁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及噪声防护管理基本现状,掌握工作场所噪声水平;评估噪声作业人员接噪水平及听力健康情况;对防噪耳塞进行科学选型,研究18种防噪耳塞降噪效果的频谱特性,为不同噪声水平作业场所个性化配用防噪耳塞;确定合理、有效防噪对策和建议,制定个性化方案,以消除减轻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为企业做好噪声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对某钢铁公司工作场所噪声监测分析:调查噪声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分、噪声设备布局;标记各工作岗位位置,预测量判定噪声源的性质特点及噪声变化规律;观察人员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根据GBZ/T189.8-2007《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进行布点和测量。噪声监测用频谱声级计,测量前需要用声级计发生器进行校准,测量时设置A计权、“S(慢)档”取等效声级LAeq;依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析评估。2.开展作业工人听力测试与评定:拟定作业人员健康体检表,包括职业接触史;内科常规检查中注意甲状腺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耳科检查主要是粗听力、外耳和鼓膜的检查;纯音听阈测听、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清ALT(谷丙转氨酶)等实验室检查。根据GBZ188-2006噪声作业体检规范,对各研究对象的左、右耳进行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共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测试结果按照GB7582-87《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要求进行年龄与性别修正。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依据GBZ49-2007,WHOGB249-2002听力损失标准,从而判定工作人员听力损伤程度。3.18种防噪耳塞的降噪效果测量:根据《护听器的选择指南》从市场选购国内外的防噪耳塞;按照GBT7584.1—2004《声学护听器》声衰减测量的主观方法对选购的18种防噪耳塞进行检测:正常听力受试人员16人,年龄在18~26岁,平均年龄为(22.7±1.8)岁,男10人,女6人;采用1/3倍频程窄带噪声,中心频谱为125Hz~8000Hz,采用真耳听阈衰减法(REAT)的声场测试方法,每位受试人员分别测试18种耳塞,16位受试者左右耳均分别对18种耳塞进行9种频率测试,每种频率测试2次(佩戴耳塞前后),每人共测试648次,总计测试10368次,得到18种防噪耳塞的频谱声衰减平均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别,并绘制各类耳塞倍频带声压级衰减效果图,根据聚类分析将18种耳塞分成A、B、C、D4类,比较评价各类耳塞的频谱声衰减值;对比某钢铁公司工作场所监测的倍频带声压级,根据噪声作业工人听损现状,采用GB-T7584.2—1999《声学护听器第2部分戴护听器时有效的A计权声压级估算》方法,为各岗位作业人员配选合适的防噪耳塞,制定噪声作业人员的耳塞个性化配用方案,给国内钢铁行业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在调查所取得的55个作业点的噪声平均监测数据中,噪声强度≥85dB(A)的点为31个,占56.36%。操作室的噪声强度集中在70~75dB(A)的范围内,超标个数为15个,超标率为93.75%。在声压级≥70dB(A)作业点中,随着噪声强度的逐渐升高,其作业点所占的比例呈急剧下降趋势。同一车间内不同岗位的频谱声压级存在差异,不同岗位间的噪声有高频和低频之分。2.对1697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听力检查,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噪声暴露时间的积累,听力损失越严重。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级随频率增高而呈现递增趋势,在频率为6000Hz时达到最高,属于高频听损。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作业人员语频、高频损失发生率从工龄低于5年,10~20年,20~30年,5~10年,30~40年以及高于40年的变化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且听力损失的轻、中、重程度发生率也分别出现逐渐增加趋势。在语频、高频损失中,轻度损失均占有最高比例。大样本条件下,听力损失情况与性别存在联系。3.每种耳塞的声衰减值在不同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低频到高频呈缓慢上升趋势,且18种耳塞频谱声衰减效果不全相等(P<0.01)。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8种耳塞分为A、B、C、D4类,其中A、B、C3类耳塞降噪效果均符合BSEN352-2-2002欧盟标准;D类耳塞声衰减值只有在8kHz上达到欧盟标准。与我国标准GB5893.1-86比较,18种耳塞达标率为61%,A类耳塞全部符合国家标准;B类中有4种耳塞在4kHz上的声衰减值不达标;C类耳塞只有在0.5kHz频率上的声衰减值达标;D类耳塞不达标。18种国内外耳塞与GB5893.1-86标准的符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达标率为61%。对4类耳塞的频谱降噪值平均值采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类耳塞频谱声衰减值有差异,降噪效果不全相等(F=12.066,P<0.01);耳塞频谱降噪效果按A、B、C、D依次递减。对A、B2类耳塞的9种频率逐一进行两两检验,在1~8kHz范围内,A、B类耳塞平均频谱声衰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类耳塞具有最佳降噪性能。结论1.噪声作业点危害程度主要集中于80~94dB(A)之间,该厂噪声危害程度仍较为严重;且尚有很大部分操作室隔音效果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中精密加工室噪声应小干70dB(A)的要求,隔声效果不佳,尚待改善条件。各车间内不同岗位的声压级在不同频率上是不同的。工人佩戴同种防噪耳塞后达到的防噪效果是有差异的。2.作业人员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多为高频损伤,且该厂听力损失率总体呈现随工龄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3.18种耳塞的降噪值各不相同,且每种防噪耳塞在0.125Hz-8Hz这9种频率上的降噪值也存在差异。由聚类分析所得的A、B、C、D4类耳塞中,A类耳塞频谱声衰减效果达标情况良好,高频声衰减效果在4类耳塞中最佳,可推荐使用。耳塞的材质、形状可能是影响耳塞频谱声衰减值的主要因素。4.根据某钢铁企业工作场所声压级的频谱特征,参考该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听损水平,将A类3M311-1250、3M1100、3M318-1005、3M1110、3M312-1250、橙色33钟形和柠檬色33子弹型7种耳塞给工人选用。5.与欧盟标准比较,我国标准中缺少8kHz标准值,建议我国在制定耳塞评价标准时,考虑增加频谱范围。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某钢铁公司工作场所噪声监测分析  13-18
  1 对象与方法  13-14
    1.1 对象  13-14
    1.2 方法  14
    1.3 评价依据及标准  14
  2 结果  14-16
    2.1 现场噪声作业点监测结果  14
    2.2 现场操作室监测结果  14-15
    2.3 噪声作业现场频谱监测结果  15-16
  3 讨论  16-18
第二部分 某钢铁公司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测试与评定  18-24
  1 对象与方法  18-20
    1.1 对象  18
    1.2 方法  18-20
  2 结果  20-22
    2.1 不同工龄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  20-21
    2.2 不同工龄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程度  21
    2.3 该钢铁厂不同性别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  21-22
  3 讨论  22-24
第三部分 18种耳塞声衰减值频谱特性的研究及应用  24-40
  1 材料与方法  25-27
    1.1 测试声衰减值方法依据标准  25
    1.2 耳塞声衰减值测量  25-27
      1.2.1 受试对象选择  25
      1.2.2 测试条件  25
      1.2.3 测试人员实验前培训  25
      1.2.4 给测试音条件控制  25-26
      1.2.5 正式测试  26
      1.2.6 听力图绘制  26
      1.2.7 对象和方法  26-27
      1.2.8 统计学处理  27
  2 结果  27-33
    2.1 不同型号耳塞的声衰减值比较  27-29
    2.2 聚类分析  29
    2.3 声衰减值与国内外标准比较  29-32
    2.4 4类耳塞降噪效果比较  32-33
  3 讨论  33-40
    3.1 A、B、C、D4类耳塞防护效果比较  33
    3.2 现场噪声作业人员耳塞个性化配用方案  33-39
      3.2.1 现场作业人员佩戴4类耳塞后的实际降噪效果标准  33-34
      3.2.2 防噪耳塞95%保护率的假设保护值结果  34
      3.2.3 现场各工种岗位作业人员佩戴耳塞后有效接触的声压级估算结果-25  34-36
      3.2.4 A、B类耳塞防护后的声压级比较  36
      3.2.5 岗位噪声频谱与耳塞衰减值频谱相对应  36
      3.2.6 耳塞佩戴效果优化调整  36
      3.2.7 耳塞正确有效佩戴  36-38
      3.2.8 现场值必须小于耳塞防护后最高声压级  38-39
      3.2.9 个性化耳塞配用原则  39
    3.3 根据匹配原则为该企业选择最佳的防噪耳塞  39
    3.4 建议增加国标的频谱范围  39-40
参考文献  40-43
综述 防噪耳塞特性及其检测评价方法  43-50
  参考文献  48-50
硕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基于数字滤波技术的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TM359.4
  2. 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TJ765
  3. 基于DSP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4. 基于运动目标轨迹分析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TP277
  5. 某火箭发射系统发射过程人员安全性研究,TJ7
  6. 形态学联想记忆抗噪声的研究,TN911.4
  7. 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小波识别及心理声学参数评价研究,TK421.6
  8. 交换耦合双能级量子点的全计数统计,O488
  9. 边耦合T型量子点系统的全计数统计研究,O469
  10. 耦合双量子点系统的电子动力学及输运特性,O471.1
  11. 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增强的实验改进,O431.2
  12. 基于均一图像质量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个体化管电流调制的研究,R816.2
  13. 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静态特性理论研究,TN722
  14. 选择标注分层流形学习算法研究,TP181
  15. 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算法的研究,TP391.41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7. 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及其仿真研究,TP391.41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噪声主动控制研究,TP183
  19. 抑制开关磁阻电机振动和噪声方法的研究,TM352
  20. 应用于图像处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的研究,TP391.41
  21. 基于Split-Bregman方法的乘性噪声去除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劳动卫生 > 职业性疾病预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