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桑沟湾滤食性贝类碳、氮、磷、硅元素收支的季节变化研究

作 者: 牛亚丽
导 师: 吴常文
学 校: 浙江海洋学院
专 业: 海洋生物学
关键词: 桑沟湾 滤食性贝类 C、N、P、Si收支 稳定同位素
分类号: S96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2013年04月至2014年04月隔月测定虾夷扇贝、栉孔扇贝和长牡蛎三种滤食性贝类的生长,并用浮游植物网和浮游动物网拖网得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测得C、N稳定同位素比值,以得到三种滤食性贝类的食物来源。对四个季度的虾夷扇贝、栉孔扇贝和长牡蛎的C、N、P、Si元素收支进行了测定、分析,给出了在整个养殖周期的元素收支情况,分析了三种滤食性养殖贝类在桑沟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为明晰规模化养殖贝类的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①综述了滤食性贝类对养殖海域的影响,滤食性贝类通过过滤大量的海水完成摄食等生理活动,通过排泄和生物沉积等生理作用,对养殖海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②实验隔月取样,表明桑沟湾三种滤食性贝类的生长速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以壳高来计算,虾夷扇贝、栉孔扇贝和长牡蛎的生长速度平均为327um/d、123um/d和40.5um/d;不同季节,三种扇贝体内C、N、P、Si元素含量百分比差异不明显;性腺发育不明显。③于2013.10月份和12月份采用拖网的方法取得浮游生物样,结果表明桑沟湾养殖海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冬季大于秋季,养殖海域浅海3m内共鉴定13属20种,浮游植物种类在不同季节变化不大,但浮游植物的数量秋季明显大于冬季,以硅藻类为主;桑沟湾表层2.5m出现的浮游动物隶属5门10种,秋冬两季均是节肢动物门种类居多,浮游动物秋季种类明显多于冬季,但浮游动物总数则是冬季多于秋季,浮游植物是三种扇贝的主要食物来源,其食物贡献比例差异明显,扇贝的食物来源与养殖海区中颗粒有机质的来源有关,且与其养殖环境息息相关。④实验采用呼吸瓶法和生物沉积法测得三种滤食性贝类的摄食、代谢速率,虾夷扇贝、栉孔扇贝和长牡蛎的摄食率平均为0.453mg/h/ind、0.407mg/h/ind及0.278mg/h/ind;生物沉积率在秋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0.43mg/ind/d、45.89mg/ind/d及80.18mg/ind/d;而三种扇贝生物沉积物中各元素组成差异不大;同一季节测定的不同种贝的代谢速率不同,单位个体的代谢速率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排硅率各季节变化差异不大。三种贝类对POM的吸收率和吸收效率均与POM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三种贝类产生假粪的TPM阈值分别为19.56、16.44、17.76mg/L。⑤桑沟湾三种主要滤食性贝类的碳、氮、磷、硅元素收支计算对其元素的源汇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滤食性贝类在养殖过程中各个生理活动,包括摄食、呼吸、排泄及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对三种滤食性贝类的碳、氮、磷、硅元素收支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贝类在一个养殖周期内摄食的碳、氮、磷、硅有明显差异,栉孔扇贝对碳、氮、磷、硅的摄食量均大于虾夷扇贝和长牡蛎,通过呼吸、排泄、钙化等作用排出体外的碳所占比例分别为35.92%、43.36%及39.16%,通过排泄释放回水体的氮、磷百分比差异不大,分别为49.03%、54.49%及51.98%,30.00%、37.59%及34.43%,释放回水体的硅百分比长牡蛎(59.60%)明显大于栉孔扇贝(32.45%)和虾夷扇贝(36.87%);通过生物沉积沉积到海底的碳分别为:53.26%、38.09%及39.51%,氮为38.83%、26.23%、26.09%,磷为62.84%、45.55%、44.69%,硅栉孔扇贝(63.59%)和虾夷扇贝(52.51%)远大于长牡蛎(27.51%);通过收获成为可移出的碳汇为10.28%、18.55%及21.33%,移除的氮栉孔扇贝(12.14%)则小于虾夷扇贝(19.27%)和长牡蛎(21.93%),移除的磷栉孔扇贝(7.36%)则小于虾夷扇贝(16.86%)和长牡蛎(20.88%),移除的硅均较低分别为:13.39%、3.96%及10.61%。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4
第一章 贝类养殖对养殖海域的生态调控作用  14-22
  1.1 滤食性贝类摄食排泄及对环境的影响  14-16
  1.2 滤食性贝类生物沉积的生态环境效应  16-18
  1.3 C、N、P、Si 元素收支的研究  18-20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展望  20-22
第二章 桑沟湾三种滤食性贝类的生长及生物学特征  22-29
  2.1 前言  22
  2.2 桑沟湾三种滤食性类的长况研究  22-27
    2.2.1 实验方法  23-24
    2.2.2 结果  24-27
  2.3 讨论  27-29
第三章 三种滤食性贝类的食物来源分析——稳定同位素方法  29-41
  3.1 前言  29-31
  3.2 桑沟湾养殖海域浮游物的研究  31-36
    3.2.1 材料与方法  32
    3.2.2 结果  32-34
    3.2.3 讨论  34-36
  3.3 定同位技对桑沟湾三种滤食性类的食物来源分析  36-41
    3.3.1 材料与方法  36-37
    3.3.2 结果  37-40
    3.3.3 讨论  40-41
第四章 滤食性贝类 C、N、P、Si 元素收支  41-74
  4.1 概念模型  41-43
    4.1.1 颗粒物输入模块  42
    4.1.2 颗粒有机物内部转化循环模块  42
    4.1.3 有机物再溶出输出模块  42-43
  4.2 滤食性贝类的摄食、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季节变化  43-53
    4.2.1 前言  43-44
    4.2.2 桑沟湾滤食性类摄食、代谢等理活的现研究  44-53
      4.2.2.1 材料与方法  44-46
      4.2.2.2 结果  46-52
      4.2.2.3 分析与讨论  52-53
  4.3 浮颗粒物对三种滤食性类摄食理的影响  53-59
    4.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4-55
    4.3.2 结果  55-57
    4.3.3 分析与讨论  57-59
  4.4 桑沟湾三种滤食性类 C、N、P、Si 元的现研究  59-74
    4.4.1 前言  59-61
    4.4.2 材料与方法  61
    4.4.3 结果  61-74
参考文献  74-78
致谢  78-7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9

相似论文

  1. 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4
  2.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中国林蛙陆生食物链研究,Q958
  3. 西双版纳绞杀植物—斜叶榕Ficus tinctoria的水分利用方式研究,Q948
  4. 不同海水养殖模式对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S931.3
  5. 桑沟湾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环境影响评价,S931.3
  6. 双壳贝类滤食对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S917.4
  7. 蛋白激发子PeaT1激发拟南芥早期信号反应及差异蛋白的研究,S432.2
  8. 串联~(18)O同位素标记应用于定量糖蛋白质组研究,Q51
  9. 土壤碳库对外源有机物料输入的响应,S154
  10. 四川黄龙沟钙华沉积溪流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研究,P342
  11. 新疆精河县七兴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P618.4
  12. 基于电喷雾质谱(ESI-MS)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对糖类物质进行相对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Q53
  13. 拟无枝酸菌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转化途径及工艺研究,TQ463
  14. 地下水中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P641.3
  15. 样品处理方式对水生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及其对食物网研究的启示,Q958.8
  16. 稳定同位素内标微透析技术在经皮给药系统PK-PD模型中的应用,R96
  17. 红树林生境异质性对蟹的种类、生物量及食物来源的影响,Q958
  18. 重庆奉节地区古土壤剖面反映的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P532
  19. 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与质谱分析的蛋白质定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Q51-33
  20. 尼古丁药动学中的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研究,R96
  21. 滤食性贝类对浅海养殖系统生源要素动态的影响,S968.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贝类养殖 > 各种贝的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