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细菌性病原鉴定

作 者: 唐名艳
导 师: 费荣梅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扬子鳄 血液学 扬子鳄卵 变形杆菌
分类号: S94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对于扬子鳄的健康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从未被报道过。对来自安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ARCCAR)冬眠深期和后期三种年龄段(成年体、亚成年体、幼体)扬子鳄的血液各30份,进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在冬眠深期,血清生化指标胆固醇、尿酸、球蛋白浓度在三种年龄段扬子鳄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扬子鳄的血清生化指标受年龄段的影响。三种年龄段扬子鳄的一些血液学指标值(血栓细胞数,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百分比)和血清生化指标值(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钙离子)在两冬眠阶段差异显著(p<0.05),表明扬子鳄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受冬眠阶段的影响。在冬眠后期,亚成年体和幼体尿酸、球蛋白浓度,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01)以及钙磷比率、白蛋白浓度的显著下降p<0.001),据此推测在人工冬眠环境下亚成年体和幼体的肾脏可能受到了损伤。二、扬子鳄卵在人工孵化时,胚胎易在早期出现死亡。本实验对扬子鳄卵源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探寻扬子鳄胚胎易在早期出现死亡与细菌病原的关联,做一些前期工作。从ARCCAR采集28枚死胚,16枚未受精卵,4份雏鳄刚出壳时的羊水进行细菌分离鉴定。28枚死胚有26枚带菌。死胚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肠杆菌(Enterobacter)、气单胞菌(Aeromonas)、变形杆菌(Proteus)、克雷伯菌(Klebsi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57.1%(16/28)、28.5%(8/28)、28.5%(8/28)、21.4%(6/28)、21.4%(6/28)、10.7%(3/28)、10.7%(3/28)。16枚未受精卵带菌率100%。变形杆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在未受精卵中的带菌率分别为43.75%(7/16)、37.5%(6/16)、25%(4/16)、12.5%(2/16)、6.25%(1/16),嗜麦寡养单胞菌、克雷伯菌、泛菌(Pantoea)、沙雷氏菌(Serratia)在未受精卵中的带菌率均为18.75%(3/16)。4份羊水带菌率100%,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克雷伯菌在羊水中带菌率分别为100%(4/4),50%(2/4),25%(1/4),25%(1/4)。假单胞菌或气单胞菌在死胚中的带菌率为78.6%(22/28),未受精卵中为18.75%(3/16),羊水中未分离到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三、从病死幼鳄的肾脏、直肠、血液,成年鳄的病变卵巢和肺分离鉴定出7株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分离自死胚和未受精卵中的10株变形杆菌,均鉴定为普通变形杆菌。本实验对17株普通变形杆菌进行毒力测定,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ERIC-PCR)和外膜蛋白分型,药敏实验。菌株XX2、XS2、XS1、WL16、 WL9、SP1、SP11、SP13对小鼠的LD50(CFU/mL)分别为2.5×106、5.0×106、5.0×106、1×109、6.8×108、5.5×108、6.8×108、5.5×108。 ERIC-PCR能扩增出2至6个大小在100bp到3000bp之间的条带,把17株变形杆菌分成4大群和6小类。外膜蛋白SDS-PAGE显示出3至6个大小在20kD到130kD之间的条带,把17株变形杆菌分成5大群和7小类。两种分型方法均体现较好的分型能力,但没有相关性,均不能将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分开。17株菌株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唑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为100%,对羧苄青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也较高,分别为41.1%、58.8%、70.5%;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诺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6%、11.7%、11.7%、11.7%、5.8%、5.8%。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0-30
  第一章 扬子鳄简介及研究进展  10-18
    1 扬子鳄分类及生活习性  10-11
    2 野生分布和保护措施  11
    3 人工饲养和繁殖  11-13
    4 扬子鳄的研究现状  13-14
      4.1 细菌疾病的研究  13-14
      4.2 血液学方面的研究  14
    5 人工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15
    参考文献  15-18
  第二章 变形杆菌的研究进展  18-30
    1 变形杆菌的分类地位  18
    2 变形杆菌的生物特性  18-19
    3 变形杆菌的致病性  19-20
      3.1 对人的致病性  19-20
      3.2 对动物的致病性  20
    4 变形杆菌的毒力因子  20-25
      4.1 尿素酶  20-21
      4.2 溶血素  21-22
      4.3 IgA和IgG溶蛋白酶  22-23
      4.4 菌毛  23
      4.5 鞭毛与“迁徙”生长  23-24
      4.6 抗吞噬作用  24-25
    参考文献  25-30
第二篇 试验研究  30-94
  第三章 冬眠深期和后期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值检测  30-48
    摘要  30-31
    1 材料与方法  31-33
      1.1 实验动物  31
      1.2 血样采集及处理  31
      1.3 仪器及主要试剂  31-32
      1.4 血细胞计数  32
      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32-33
      1.6 血清生化测定  33
      1.7 数据分析  33
    2 结果  33-41
      2.1 体长体重  33-34
      2.2 血细胞形态  34-37
      2.3 血液学指标测定  37
      2.4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37-41
    3 讨论  41-44
    参考文献  44-46
    ABSTRACT  46-48
  第四章 扬子鳄卵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48-72
    摘要  48-49
    1 材料与方法  49-52
      1.1 样品采集  49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9
      1.3 细菌的分离纯化  49-50
      1.4 细菌的鉴定  50-52
      1.5 对死胚、羊水、未受精卵中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  52
    2 结果  52-68
      2.1 分离菌株初步分类  52-56
      2.2 16S rDNA全长序列扩增  56-58
      2.3 测序结果及序列比对分析  58
      2.4 生化鉴定  58-63
      2.5 对死胚、羊水、未受精卵中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  63-68
    3 讨论  68-70
    参考文献  70-71
    ABSTRACT  71-72
  第五章 扬子鳄源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分析  72-94
    摘要  72
    1 材料与方法  72-77
      1.1 样品采集  72-73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73
      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73
      1.4 细菌的鉴定  73-75
      1.5 分离菌株对小鼠致病性试验  75-76
      1.6 药敏实验  76
      1.7 ERIC-PCR指纹图谱  76
      1.8 外膜蛋白(OMP)图谱分析  76-77
    2 结果  77-89
      2.1 鳄体源分离菌株形态及培养特性  77-78
      2.2 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  78-79
      2.3 种特异性双重PCR  79-80
      2.4 小鼠致病性试验  80-82
      2.5 药敏实验结果  82-83
      2.6 ERIC-PCR图谱分析  83-85
      2.7 外膜蛋白(OMP)图谱分析  85-89
    3 讨论  89-91
    参考文献  91-92
    ABSTRACT  92-94
全文总结  94-96
附录  96-106
致谢  106

相似论文

  1. 鸡奇异变形杆菌和沙门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及扩散机制,S858.31
  2. 长期献血对男性献血者血型天然抗体、一般健康状况及有关血液学指标的影响,R446.6
  3. 冠突散囊菌接种发酵茯砖茶的初步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TS272
  4. 鳄鱼形态面面观,Q954
  5. 放归扬子鳄的家域、野外可见率及洞穴的位置选择,S863
  6. 双氯芬酸钠对家禽的毒性作用研究,S859.79
  7. 半滑舌鳎和塞内加尔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S917.4
  8. 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378
  9.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及其栓剂的研制,S859.79
  10. 镉对南方鲇血液学指标和造血器官的影响,X174
  11. 犬子宫内膜炎早期血液学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S858.292
  12. 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毒性研究,S943
  1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细菌培养对脓肿位置的临床意义,R657.15
  1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普通变形杆菌的研究,TS207.4
  15. 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MDR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R346
  16. 早发肝癌、胃癌和肺癌临床实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15个STR位点的关联,R735.2;R734.2
  17. 奶粉中奇异变形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TS252.51
  18. 食源性变形杆菌属PCR检测方法的研究,TS201.3
  19. 安徽野生扬子鳄生境现状及饲养种群繁殖力分析,S865.32
  20. 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体温行为调节,S966.5
  21. 扬子鳄胚胎消化系统内分泌细胞发生的免疫组化研究,Q4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