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用证诈骗罪中的主观目的研究

作 者: 兰波
导 师: 单民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信用证 信用证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司法推定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用证诈骗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衍生的。为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国际贸易中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严厉打击信用证诈骗行为,各国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在其刑法典中增设了“信用证诈骗罪”。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经济贸易更显频繁、对外贸易总量也逐年攀升,信用证以其便捷、有效、安全等优势迅速成为国际贸易当事者“青睐”的一种结算支付方式。但部分犯罪分子利用信用证制度与生俱来的“缺陷”,实施诈骗行为,给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以及相关的银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同时影响了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良好形象。有鉴于此,我国刑法第第一百九十五条专门就信用证诈骗罪做了相应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两高”也就信用证诈骗罪具体适用法律中出现的问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司法解释。而信用证诈骗中,长期困扰司法部门的一大难题就在于如何理解、认识以及认定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该问题做深入研究,以其对今后的信用证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有所裨益。本文分三部分就信用证诈骗罪中的主观目的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笔者就信用证制度的运作流程做相应介绍,并以此为基点探析信用证诈骗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就信用证诈骗罪的概念做了相应界定,并从犯罪构成要件论的角度就信用证诈骗罪的特征做了深入剖析;文章第二部分重点就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展开全面讨论。针对学界目前存在的非法占有目的完全不要说、部分不要说以及变相不要说等不要说的主张,笔者一一进行了分析与检讨,论证了其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全面论证了构成信用证诈骗罪必须要求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文章第三部分不仅深化了信用证诈骗罪主观方面“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就如何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认定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在此问题上,笔者提倡刑事司法推定在证明行为人主观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上的意义及其运用,并具体就刑事司法推定的条件与规则做了相应探究。文章最后就典型案例中如何运用刑事司法推定做了示例性分析。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梁丽案研究,D924.3
  2. UCP600下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F740.4
  3. 信用证交易中议付行追索权的法律问题研究,F740.4
  4.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D924.3
  5. 贸易结算中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及对策,F740.4
  6. 信用证欺诈例外法律制度研究,D996.2;F740.4
  7. 信用证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8. 备用信用证应用及其风险研究,F740.4
  9. 信用证单据纠纷法律问题研究,F740.4
  10.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法律问题研究,D996.1
  11. 论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D924.3
  12. 在纷繁的经济变革中慎重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思考,D924.3
  13.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F740.4
  14.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F740.4
  15. 信用证软条款及支付方式变化问题研究,F740.4
  16.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7. 盗用行为的定性研究,D924.3
  18. 论刑事推定,D925.2
  19. 骗取贷款罪研究,D924.3
  20. 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D924.3
  21. 论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