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调查研究

作 者: 罗平
导 师: 张震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彭州市 耕地保护 农民地位 主体缺位 耕地资源
分类号: F323.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农村土地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村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势头也有增无减。近年来,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剧,我国也逐渐意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我国从立法,政策等方面加强了耕地保护的力度,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耕地保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找到最行之有效耕地保护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找到方法给政府决策作参考,这也是政府实行公共管理,研究政府行为的耕地保护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角度对农民在耕地保护政策中的地位与耕地保护利益分享的地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得农户真正成为耕地保护的主人。在耕地保护中,只有农户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使农户拥有耕地的更多利益,农户才会更加自觉的对耕地进行保护。所以,研究耕地保护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探索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对农民主体缺位研究对耕地保护的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说明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外耕地保护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我国农地保护的主体行为及在保护中农户的地位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第三部分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多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农户在耕地保护中没有完全的耕地产权,农民耕地保护中的收益权缺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权缺失,导致彭州市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缺位。第四部分根据以上一些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耕地保护策略,针对提高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提出的对策建议。本章针对我国耕地保护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完善耕地保护政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意义  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1.2.1 国外研究  13-14
    1.2.2 国内研究  14-16
    1.2.3 观点评述  16
  1.3 概念厘定  16-19
    1.3.1 农民主体缺位  16-17
    1.3.2 耕地保护  17-18
    1.3.3 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18-19
    1.3.4 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原因  19
  1.4 理论基础  19-21
    1.4.1 外部性理论  19
    1.4.2 公共服务理论  19-20
    1.4.3 公共选择理论  20-21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22
    1.5.1 研究思路  21
    1.5.2 研究方法  21-22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2-23
    1.6.1 本文的创新点  22
    1.6.2 本文不足  22-23
第二章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调查情况与设计  23-29
  2.1 彭州市耕地保护概况  23-24
    2.1.1 耕地保护现状  23
    2.1.2 耕地保护政策  23-24
  2.2 调查设计  24-25
    2.2.1 耕地保护中农民产权缺失  24-25
    2.2.2 耕地保护中农民收益权缺失  25
    2.2.3 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权缺失  25
  2.3 调查研究宗旨  25-27
    2.3.1 发掘存在的问题  26
    2.3.2 分析问题的原因  26-27
    2.3.3 寻求解决的措施  27
  2.4 调查对象  27-28
    2.4.1 成都市政府  27
    2.4.2 彭州市政府  27
    2.4.3 彭州市农民  27-28
  2.5 调查方式  28-29
    2.5.1 走访调查  28
    2.5.2 问卷调查  28-29
第三章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地位缺位调查结果与分析  29-47
  3.1 数据汇总  29-30
    3.1.1 走访调查  29
    3.1.2 问卷调查  29
    3.1.3 抽样与统计分析  29-30
  3.2 数据分析  30-40
    3.2.1 走访数据  30-33
    3.2.2 问卷数据  33-40
  3.3 原因分析  40-45
    3.3.1 耕地保护中耕地产权缺失  40-43
    3.3.2 耕地保护中农民收益权缺失  43-45
    3.3.3 耕地保护中农民缺乏耕地保护参与权  45
  3.4 调查结论  45-47
第四章 提高彭州市农民耕地保护的主体地位  47-51
  4.1 完善彭州市耕地保护体系,激励地方政府耕地保护  47
    4.1.1 建完善耕地保护的奖惩措施  47
    4.1.2 建立完善的土地监督制度  47
  4.2 完善农民的耕地产权  47-48
  4.3 提高农民耕地保护利益的收益权  48-49
    4.3.1 建立合理的耕地利益分配机制  48-49
    4.3.2 制定激励措施  49
  4.4 完善彭州市农民耕地保护的参与权  49-51
    4.4.1 促进农地流转,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49
    4.4.2 建立农户土地政策参与政策  49-50
    4.4.3 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  50-51
第五章 结束语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7
附录  57-61

相似论文

  1. 土地开发整理案例研究,F301
  2. 基于GIS的耕地保护辅助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3. 安阳市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F301.21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桃江县耕地保护研究,F301.21
  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F323.211
  6. 于都县耕地资源变化及其保护研究,F323.211
  7. 陇南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F323.211
  8. 西部地区耕地保护法治化研究,D922.32
  9. 黄岩区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F323.211
  10. 基于WebGIS的河南省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1.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中的不足及完善对策,F301
  12. 基于资源价值的耕地补偿标准分析,F301
  13. 基于水生态安全的武威市耕地保有量测算研究,F323.211
  14. 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资源保护研究,F323.211
  15.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F323.211
  16. 农业区域统筹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4
  17. 陕西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F323.211
  18. 湖南省芷江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S28
  19. 沿河县耕地保护研究,F301.2
  20. 地方耕地保护的途径研究,F323.211
  21.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F323.2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 土地、耕地资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